作业慢、成绩差、手机控、太逆反,遇到问题家长要自问三个为什么

文:黑豆老末儿

10月27日,广东韶关,一个15岁的初中生,因为手机控不写作业,奶奶说她也不听,奶奶气急之下把手机夺过来摔在了地上,孩子冲动之下就奔自家水井跳了下去!

幸运的是孩子被及时打捞上来没有大碍。

智能手机和网络加速了信息的传播,每天只要我们想看,这类的事件是充斥网络,中外皆有,家长充满了焦虑。

焦虑情绪弥漫在不分地区的中小学家庭、家长群中!

作业慢、成绩差、手机控、太逆反,遇到问题家长要自问三个为什么

开学已经两月有余,从初开学的焦躁,家长刚刚进入一个情绪平稳期,期中考试卷把家长这根弦又给拉紧了,他们为孩子的考试或成绩而皱紧了眉头。

考试前,小学家长辅导作业的“鸡飞狗跳”情景剧不断上演,初中生家长的中考心结,高三家长的高考紧张,这些尽管不是每一个家长都有的,但面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忧虑充满了心间。

适当的焦虑是促使人用心的一副好药,可是过度的焦虑则是一种非正常状态,也会带来很不好的效果,犹如一些有毒性的中药,如藏红花、巴豆、砒霜等。

有一个妈妈,有两个儿子,一个初中学霸,一个高中学霸。妈妈却还是一直纠结于孩子成绩的排名是不是第一。大儿子考了全省第一上了大学,妈妈又纠结于儿子大学的考试,在妈妈的这种极度控制下,儿子扛不住了,大三时精神分裂,后来自杀了。小儿子虽然没有像哥哥一样选择自杀,却在妈妈的高度压力下进入了自闭状态(这是一个网友亲戚家发生的事情)。

这类的事情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也在各地家庭中上演着。

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再也不能这么过!可又苦于不知怎么能从这种焦虑中解脱出来?

作业慢、成绩差、手机控、太逆反,遇到问题家长要自问三个为什么

老末儿一直关注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尤其近几年一直关注孩子们的家庭教育问题,对于焦虑,也经历过、经历着,也深深地思考过,到现在有一种醍醐灌顶的认识:

适当的焦虑会是学习、进步的动力,过度的焦虑则是有极大杀伤力的家庭感情杀手。怎么把焦虑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了。

管控,把这种焦虑管控在适当的范围内,一定要从两方面来努力,一是方法,二是观念意识。这篇文字,我们从方法上去探讨一下:

三思而后行:

一思:确认这是谁的事情?孩子的还是我的,还是别人的?

视情教育的赵丽泓老师在一次讲座中分享,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家长要学会问:这件事情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还是我(家长)的事情?或者是老天的事情?

这三问帮助家长考虑清楚了问题的归属,那么自然就会有解决问题的方向了。

就拿开头的案例来说:

孩子的作业是谁的事情?

孩子的事情。(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就不必过多地忧虑。)

手机管理是谁的事情?

(此时)是家长和孩子共管的事情(共管就需要达成一致意见共同遵守)。

所以奶奶情急之下夺孩子的手机摔在地上这种举动很容易激起矛盾产生冲动,因为奶奶的行为是个人冲动之下的行为,不是达成的一致意见,这才导致孙女的跳井,这也给后期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作业慢、成绩差、手机控、太逆反,遇到问题家长要自问三个为什么

二思:我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时候亲子之间的沟通不畅,有两种原因所致:

一是思考不同频;

二是方式互不认可。

在矛盾产生、争吵的时候,争吵的双方很少去考虑目的是什么?也许吵着吵着把吵架的原因是什么都给忘记了,等到冷静下来,才发现这架是白吵了,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

就拿家长看过孩子的试卷发现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争吵而言,家长是因为看见孩子试卷上不满意的分数,孩子可能是因为家长的不理解而生气,这样亲子之间的争吵很情绪化,并没有理清各自的目的。仔细想来家长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能慎重对待考试,把成绩提高上去,孩子也想把成绩提高上去,这次不理想,希望能得到家长的鼓励和理解,希望能从家长这里得到一些正能量和真正有帮助的东西。

但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想法不在同一频道。

家长和孩子的目的本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因为亲子之间不同频,家长给出了孩子不需要的内容,而家长还坚守在自己的频道上,这样频道不同的内容怎么能沟通顺畅?

作业慢、成绩差、手机控、太逆反,遇到问题家长要自问三个为什么

三思,我怎么做才会达成目的或者接近目的?

在搞清楚了前边的两个问题之后,这第三思才有真正的意义。

我们再回到开头的案例中,奶奶看到孙女手机控,清楚了孙女手机管理应该是自己和孩子共同的事情,既然孙女自己已经不能好好管理好自己的手机,那对手机的管理,就需要奶奶孩子孩子有效地管理起来,从孩子手中夺过手机并摔在地上,这不是对手机的有效管理,只能说是一种情绪中的破坏。

遇到这样的事情,家长最好是先想好一定之规,和孩子保持好理智的关系,进行理智的沟通。

现在手机在她手中,家长就耐心等。家长可以等孩子把手机放下的时候自己把手机收起来(记住,不是抢,而是等机会),之后再平静地认真地告诉她:手机只是工具,不能让它影响到学习,既然影响到学习了,那咱们就要好好商量该如何使用它了,此时就要给孩子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并给出不能按要求做到的惩罚措施,由自己做监督者。这不是不信任,而是为了以后孩子能自己做好手机的主人。

把上述的意思清楚无误地告诉孩子,直到他接受或者商量达成一致可行的意见,手机才可以给他使用。

这第三“思”,思的就是自己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达成该达成的目的?在这个案例中,思的就是家长给出“一定之规”,家长让孩子遵守“一定之规”的方法。

作业慢、成绩差、手机控、太逆反,遇到问题家长要自问三个为什么

上述这“三思”,想清楚了,然后才去行,这叫“三思而后行”。

不过“行”的过程并不像理论中的那么顺利,这是一定的,所以在过程中,家长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能被孩子的软硬功夫把“规”给破了。这种坚持的过程有一个说法叫:温和而友善地坚持。

我自己在女儿初中三年关于手机的使用管理过程中,不管她如何地生气或者委屈,我多次重复的一句话就是:“妈妈现在管你的手机是为了以后不管你的手机。”

作业慢、成绩差、手机控、太逆反,遇到问题家长要自问三个为什么

在遇到问题、发生冲突或者情绪 要失控时,我们需要用“三思”来给我们的情绪降温,用“三思”来帮助我们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但是要想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仅仅有这“三思”的方法是无法做到的,方法只是一种技巧,或者说工具,要想让工具发挥到更好的作用,还需要使用工具的人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大的能力。这也是我要讲的家长化解焦虑的另一个最重要内容——观念意识,具体怎么样的观念意识才能把“三思”的方法用到更好?具体怎么样才能拥有跟上时代的观念意识呢?我们在下一篇文章中具体解读!

欢迎关注“快乐庭院”,陪你以一起学习家庭教育,一起走过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磕磕绊绊!我们相亲相爱一家人,只有一个心愿:利人利己利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作业   末儿   家长   成绩   目的   手机   孙女   焦虑   奶奶   情绪   意识   事情   妈妈   孩子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