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父母和孩子的看点不一样,父母要懂家长会背后孩子的心理

文:黑豆老末儿

近日安徽阜阳,一男孩坐在27楼的平台,手持水果刀光着脚坐在楼外的平台上,情绪低落、一言不发,吓坏了无数人,究其原因,是家长答应了孩子参加家长会,却没有参加。孩子心里的情绪没法疏解,伤心无助之下欲要做一解脱。

当然这个孩子现在平安无事了。这事最后是警察叔叔摆平的。民警叔叔告诉孩子让父母写下保证书,下次一定参加家长会,这才说的孩子回心转意,回到了家中。

这是一个“留守”儿童,他要的不仅仅是家长守信,参加已答应参加的家长会。

家长会,父母和孩子的看点不一样,父母要懂家长会背后孩子的心理

图片来自网络


家长对孩子不轻诺,答应的事情就要尽可能做到。

表面看起来,这个事情是家长答应了孩子参加家长会,但是家长言而无信,让孩子大大地失望,因为父母的不守信而失望。

这从一般家长的角度来说看似是小事,孩子吗?不就参加个家长会吗,也没有多大用。家长有事一时走不开,也没有办法,这是很多家长的惯常借口,看似很有理。老末儿很多次参加孩子的家长会也看到个别孩子的家长没有参加,理由是有事太忙、没时间或者忘记了。

还有什么事情比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更重要呢?

工作不满意可以换,衣服旧了可以买新的,物品不喜欢了可以舍弃,而孩子呢?我们不满意的时候可以换吗?可以舍弃吗?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孩子一生下来就和父母之间建立了唯一的不可更改的亲情关系。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事业。

对于自己孩子的家长会,我不希望错过任何一次,尤其是小学生的家长会,家长能不能参加、如何参加,甚至穿什么衣服参加都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我们反对攀比,但是在一个群体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比量,这是很正常的,小学生心中也有一个比量,谁的家长没有参加家长会?谁的家长看着和蔼可亲?谁的家长吊儿郎当?这些印象在每个家长心中会有一个比量,在孩子心里也有一杆秤,尤其敏感的孩子很在意。

所以家长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家长答应孩子的活动一定要放在第一位。曾子杀猪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的。

家长会,父母和孩子的看点不一样,父母要懂家长会背后孩子的心理


信任是亲子关系的坚实基础。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此时,有的家长会为了让孩子听话,随口许诺孩子,等孩子要求兑现的时候,家长又反悔了,这样就给孩子留下了一个记忆:妈妈(爸爸)说话不算数。

在和一个幼儿园小朋友做活动的时候,有个小男生曾气愤地告诉我,“我爸爸老说话不算数,我都不爱理他了!”

家长在孩子心中树立起一个“说话不算数”形象,等以后家长再说什么的时候,孩子也会在心中打一个问号。《狼来了》不仅仅是家长讲给小孩听的一个故事,也是家长自己要反省的一个警示。

家长的轻诺无信也会在以后对孩子的教育中增加难度。

诚实是一种美德,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对自己诚实,可是轻诺无信也会造成孩子的不诚实。

家长会,父母和孩子的看点不一样,父母要懂家长会背后孩子的心理

图片来自网络


孩子要的不仅仅是家长守信,而是家长的那份爱。

每到春节后,就看到很多孩子面临家长的外出,产生一种极端的反应,为什么会如此呢?

孩子小的时候是心理最需要父母的时候,而此时家长却有一种坚定的认识:我要出去努力挣钱,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于是乎把儿女托付给老人或者亲朋好友,或者把孩子放在寄宿制学校,周末让他人照管,这就有了留守儿童一说。我身边就经常遇到这样的父母,对他们的理由我不认同,但我也改变不了他们,只能是无语。

孩子渴望的是父母的陪伴和爱,并不是时时刻刻的陪伴;父母想给的是更为富裕的物质生活,物质生活是人生存必须的物质基础。这二者在很多家长那里就出现了一种矛盾,于是乎就有不少家长抱怨:我不可能一手抱娃,一手搬砖!

其实搬砖和抱娃并不是绝对的冲突,只不过家长也习惯了自己的舒适圈,不想改变罢了。

家长会,父母和孩子的看点不一样,父母要懂家长会背后孩子的心理


我曾认识的一个家长,说是孩子上初中就把孩子送到老家给舅舅照顾,自己的工作实在走不开,这边的工作干的很顺手,挣钱也挺多,辞掉了实在可惜,这就是她的理由。

我要说的是娃必须抱,砖也必须搬,尽管我知道背着娃搬砖的家长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很难。又抱娃又搬砖的生活,在余华的《活着》一书中有二喜背着苦根出苦力的情节,有富贵一人照顾苦根谋生活的画面,都是那么地戳人泪点。但我还是要说,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我们养育自己的一个孩子,今生也只有这一次,如果今天我们错过了抱娃,也许明天你想抱也无从抱了。所以娃需要抱抱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把砖放下,娃可以自己走的时候我们再搬砖也不迟。在现在的社会,少搬几块砖饿不死人的,如果该抱娃的时候你还选择搬砖,你的搬砖将毫无意义。

还记得2018年12月2日,湖南沅江的那个案子吗?12岁男孩吴某因不满母亲管教严厉,朝母亲砍了二十几刀,事后还振振有词地说,“我杀的是我妈,又不是别人!”这个孩子小时候被爸妈留给了老人,缺少的是爸爸妈妈及时的“抱抱”,没有幼年、童年时期“抱抱”中建立的信赖,在青春期到来时的严格管教岂不是错上加错!

每个青春期的个案,倒推回去,都是童年乃至幼年种下的因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发酵,在某个导火索的引燃下爆发的。

家长会,父母和孩子的看点不一样,父母要懂家长会背后孩子的心理

孩子小时,家长对孩子爱的适当表达是对孩子青春期问题的预防,如果此时认为孩子还小,不用很上心,那么青春期你再想对孩子上心时,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无能为力;孩子出问题的时候,家长会更加感觉到心力交瘁,回天无力。这就如疾病,我们平时注意饮食、作息,养生,就会减少未来很多疾病的发生,很多年轻人仗着年轻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往往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倒下不起,此时已经是悔之晚矣。孩子成长中不发生事情是最好的事情,一旦发生事情,很可能毁掉的不只是孩子一个人,还有一个家庭甚至多个家庭!

最后,老末儿真诚地说一句:

在孩子小时,该抱抱 的时候就抱抱吧,答应孩子的事情就尽全力去做吧,也许这会创造一个奇迹!看《中国机长》了吗,机长刘传健答应晚上回家给女儿过生日,就这一个信念——晚上回家给女儿过生日,挽救了一百多人的生命,创造了一个奇迹!(当然这个奇迹是大伙一起创造的,但机长在这个团队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这没有任何疑问)

·

欢迎大家关注“快乐庭院”,以便及时看到更多有关亲子问题的相关内容,通过案例和大家一起分享、做思想的碰撞,共同学习家庭教育内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各抒己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家长会   末儿   父母   孩子   机长   物质生活   上心   青春期   守信   家长   说话   事情   心中   奇迹   理由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