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6岁女童到京二车追尾,三条人命警醒家长,教育须重视这一点

文:黑豆老末儿

7月13日,宁夏的三个小孩,6岁的女孩和亲戚家的两个小哥哥,12岁的苏某一、8岁的苏某二一起玩耍,6岁的小女孩从木架子上跌落昏迷,12岁的苏某一因为害怕女孩醒过来告诉家长,自己受责罚,就用一木板把小女孩直接打死了。

这个消息看得人不寒而栗!

12岁的孩子为了逃避自己受到责罚,选择了这么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是哪里出了问题?

很多人在看过这个消息之后会产生一个疑问:什么样的责罚教育,能让12岁的孩子,在小妹妹受伤之后不去救护,而是先考虑自己怎么逃避被责罚而下重手的?

从宁6岁女童到京二车追尾,三条人命警醒家长,教育须重视这一点

7月16日凌晨3点多,北京朝阳南四环外环主路十八里店南桥西侧,22岁的戚某驾驶无号牌轮式自行机械车,由西向东行驶,被后面一辆白色小客车追尾,追尾事故导致了白色小客车的司机和乘客身亡。

追尾事故每天都有发生,一般不至于死人,这起事故原本也可以避免死人的。由于追尾之后,前车司机戚某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先打电话给交警等划分责任(两车追尾,后车全责,但是戚某忘记了人命关天),而不是先挪车救出困在车中的人,致使后车着火车内人员被烧死。当然戚某也因为涉嫌过失致人死亡被刑拘。

看视频,火起前、火起时,火势熊熊时,戚某一直在打电话,任凭路人喊他挪车,他都无动于衷,而是很淡漠地继续通话。

这个视频看得人气愤填膺,看完,久久心情难平:

人,22岁,怎么就如此无视他人生命?

这是怎么了?

一个成年人,面对两个生命,怎么还只想着洗清楚自己身上的责任?

这种自我利益高于他人生命的认识是怎么形成的?

从宁6岁女童到京二车追尾,三条人命警醒家长,教育须重视这一点

这两个事情让我又想起一个老话题:生命的教育。

生命的教育不仅是自我生命的重视和敬畏,也应该包括对他人生命的重视和敬畏!

这两起事故,我看不到当事人对生命的敬畏感!感觉到的就是他们极端的自我、膨胀的自我,自我的利益高于他人生命。这是一种对生命的冷漠!

很多人会说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与其说是社会问题,我认为不如说这是人心教育的缺失,是文明的后退,这是给禽兽穿上了人的皮囊!

也许有人生性残忍,但是对于一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来说,我想这样的事情发生也指定是缺失了人性的教育,致使自私自利的小我超越了一切,这才导致了人的冷漠和残忍!

有的家长说:教育三四岁的孩子时,他就生气地对大人喊“我打死你!”

“死”为何物?

小孩子想不到那么多,可是家长应该想到的!

从宁6岁女童到京二车追尾,三条人命警醒家长,教育须重视这一点

反观这几年网络上看到的一些极端事件:

有五六个儿女的老人被饿死;

十几岁的孩子弑杀亲人或师长;

名牌大学生弑母藏尸;

博士生因为一点口角就致同学于死地;

······

这样的事情还不值得我们深深反思吗?

每看到一次这样的报道,我的心就忍不住地哀叹:德行教育的缺失,人性教育的缺失!

管子曾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现在物质生活不再紧缺,人的荣辱感、生命敬畏意识却极端地匮乏!

从宁6岁女童到京二车追尾,三条人命警醒家长,教育须重视这一点

这又要说到我们的教育。一直以来,学校的教育一直提倡的是德智体美劳,德一直位居首位。而德行建立的根本并不在学校,而是在于家庭的熏陶。我国古代教育中早已经提到了胎教的意义,现代西方教育心理学上也提出了三岁之前,孩子在父母和家庭的影响下已经建立了自己一个内部的基础认知架构。

我国传统教育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仁为首,西方教育提出的一个“爱”人,在孩子教育方面可谓是异曲同工。可是为什么这类残忍的事件还时有发生?

社会固然有责任,可社会无法帮个人完全解决孩子精神价值体系的教育;学校也固然是应该有对生命教育的承担,可学校也无法从孩子出生就开始这方面的熏染,唯有家庭、唯有家长,才是最直接导致这种德行缺失的直接责任人!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所以家长和个人也理所应当是直接的责任承担者。

从宁6岁女童到京二车追尾,三条人命警醒家长,教育须重视这一点

反观这个22岁的戚某,无视熊熊大火中的两条生命,无视路人的提醒。这就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看过视频后大声说:“这就是直接杀人呀!”

无视他人也就是无视自己,戚某必定要为他的行为承担该有的责任!人的意识观念不是一时形成的。戚某这种把个人利益高于他人生命的意识不是当时才有的,而是有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如果他就是在这种推卸责任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那么此时他的家庭也理所应当承担这种来自多个方面的谴责,包括自己内心的!

反观这个12岁的苏某一,为了逃避自己受到责罚,出手把小妹妹往死里打的行为,是不是也是因为平时家长的责罚在他心理产生了一种恐惧感或者反感?是不是平时的责罚无法让他信服或者过于严苛?这都需要他的家人去反思去校正自己对孩子的教育。

从宁6岁女童到京二车追尾,三条人命警醒家长,教育须重视这一点

总结语:

什么是教育?

教育就是通过育其心灵从而教孩子好好做人,

什么是家庭教育?

就是家长通过家人的言行身教育其心灵,从而教孩子好好为人行事。

逝者已逝,生者也在自己人生中留下了磨灭不掉的痕迹!看着熊熊大火中挣扎的生命,看着那稚嫩的双手举起的木板砸向那幼小的孩子,你是仅限于痛惜吗?是不是需要更深一步地思考?不仅是为他人,也是为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家长   这一点   理所应当   社会问题   女童   德行   敬畏   人命   缺失   残忍   事故   重视   意识   事情   自我   生命   孩子   家庭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