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身边发生的死亡悲剧,家长怎么和自己孩子做好爱的链接?

文:黑豆老末儿

“吴斌他们这一代人,处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是隐私前所未有缺失的一代,他们很容易没有安全感。这时家人的信任,就是他们在面对冷酷的互联网时最后的堡垒。即使那个真正的偷窥者永远都找不到,但父母的信任,会让他无所畏惧;即使在外面无法阻挡流言蜚语,但家仍会让他觉得安全温暖,让他能够自由自在地呼吸。

这是作家夏予川的《大数据时代 . 电子文身》的开篇话。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这么一个消息:

我们家老大班级一个孩子,因为昨天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不太好,可能是家长训孩子了,孩子从自己家21楼跳下来了,这个事情对我们家孩子触动特别大,她今天心情烦躁,我想和她聊聊,她也不愿意和我聊!

面对孩子身边发生的死亡悲剧,家长怎么和自己孩子做好爱的链接?

看到这个消息,我心里一阵阵发冷,一时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我们总以为这样的事情距离我们很遥远,可殊不知什么时候就在我们身边发生了,平时是那么熟悉的人,怎么也想不到,可就是发生了!

就如前一阵子,一个妈妈说,我们一直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会得抑郁症,可瞧了医生,确诊了,这个事情给我们的打击太大了!

孩子的一跳,最痛苦的人是孩子的爸爸妈妈,是深爱他的家人;这个事情的发生,引起的震动由家庭到学校,再到很多同学的家庭,就如一次地震的发生,震波不断地向周围波及!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群友和孩子聊这件事的反馈:

昨天晚上,我家孩子睡觉前躺在床上给我说:她以前感觉跳楼这种事情离她很遥远,没有想到事情在她身边就发生了!刚开始他们班有人说这事,她还说,“你们怎么乱说话啊,小心老师听到了训你们!”后来她知道是真的事情后,特别震惊,她说那个同学和她妈妈肯定亲子关系不好,和她妈妈之间有一堵墙,有问题也不敢给她妈妈说,害怕她妈妈训她。

我问她,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做呢?她说我这次成绩也不好,你们也没有打我骂我,我担心什么害怕什么啊!

那一刻,我心里特别感恩学习了家庭教育,让孩子知道我爱她高于一切!让她敢于敞开心扉给我说说她的心里话

面对孩子身边发生的死亡悲剧,家长怎么和自己孩子做好爱的链接?

是的,如果亲子关系不好,我们和孩子之间会隔一堵墙。一堵墙,就挡住了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彼此看见。于是我们看不见孩子的努力和孩子做到的地方,更无从得知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当然,孩子也看不见我们对他的爱,因为看不见彼此的存在,感受不到彼此的肯定和爱,感受不到爸爸妈妈爱的温暖,在他遇到自己无法突破的困难时,他哪里有力量去战胜呢?

这让我想起上一周参加的孩子的家长会,原本老师是最看重孩子成绩的,因为孩子们的成绩和老师的饭碗有着紧密关系的,可是我从多位老师那里感受到的却是另外一个意思:孩子们的成绩很重要,因为成绩和升学直接有关!可是还有比成绩更重要的内容,比如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人际关系,孩子的学习能力等,这些和孩子这个人直接有关!

那么孩子的自信心从哪里来?

孩子的人际关系从哪里来?

孩子的学习能力又从哪里来?

这才是我们做家长的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面对孩子身边发生的死亡悲剧,家长怎么和自己孩子做好爱的链接?


知识是工具,我们拥有了一大把工具,即使车载斗量,但是我们仅仅是要拥有这些工具,还需要学会使用这些工具。

孩子们不仅需要掌握知识,还需要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这是能力的培养,学习知识本身也是一种学习的能力。不是很多家长想当然地认为只有学习好这些功课,有一个好成绩就可以的。

我们如果愿意静下来好好想一下,就会明白,在心平气和感觉很好的时候,我们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加显著。而心平气和感觉很好,往往是我们在和自己、或者身边人或者身边事物相处关系融洽的时候才可以拥有的感觉,这种人际关系也是一种能力,同时也是能专注于学习的一个更好的心理基础。

我们还可以觉察一下,如果我们习惯于认为自己不幸不行,我们往往更容易忽视一些机会,同时遇到事情会先在心里怕了!

相反,如果我们心理平和,甚至是心里经常是喜悦的,我们就更容易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美,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好奇心或者是得到挑战机会的小兴奋,我们就会更加主动地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好去迎接这次挑战,这个时候,我们更容易被幸福青睐。

这是一个人的自信心决定的。

面对孩子身边发生的死亡悲剧,家长怎么和自己孩子做好爱的链接?

一个孩子的自信心、人际关系的相处能力、学习能力都是从小在日常中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家庭和父母的正向关爱是培养孩子这些品质的最好土壤!

我们再回到开头的案例中,那个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孩子,选择了跳楼,最后促使他这一跳的是什么因素?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毫无疑问,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正是对生活充满好奇和热情的年龄,他却选择了拥抱死亡,我相信他在心理上是需要一个漫长过程的。他内心看不到光、感受不到温暖,冷到极点,让他所有的希望破灭到了绝望,才可能会选择这一步!

逝者已逝,一个家由此是转向更为悲惨?还是由此开始一个转机?

逝者已逝,孩子的父母由此陷入痛苦的深渊?还是由此开始悲痛之后的反思?

这决定于父母本人。

面对孩子身边发生的死亡悲剧,家长怎么和自己孩子做好爱的链接?

为人父母,我们眼中看到的和心中所想的是否一致?

我们要的是孩子的成绩和顺从呢?还是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活生生的有幸福能力的人呢?

弄明白了我们的想法,接下来的言行都是围绕我们的想法展开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身边   孩子   逝者   自信心   人际关系   悲剧   想法   家长   事情   父母   成绩   能力   发生   妈妈   感觉   老师   链接   工具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