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小时候不会说不的妈妈,青春期才真的是家长的一场噩梦

在孩子小时候不会说不的妈妈,青春期才真的是家长的一场噩梦

培养孩子学会自律,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如果不把精力用在孩子身上,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得可怜,就无法深入了解他们的需要,并找到教育他们的正确方式。我们根本不愿去调查问题的本质,也不考虑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算适合。父母习惯用严厉的体罚教训孩子,本质上不是教育,而是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气和不满。

聪明的父母就愿意花时间了解孩子,对症下药地教育孩子。他们会用恰当的敦促、鼓励和表扬,以及必要的警告和责备,来巧妙地引导孩子的发展方向,教他们学习自律。他们会认真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从孩子做功课、撒谎、欺骗、逃避责任等行为中,及时发现问题,他们也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在对孩子的管教上,什么时候该表扬,什么时候该批评。可以断言,父母的爱,决定着家庭教育的优劣,父母付出的努力越大,孩子就越会意识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价值。

在孩子小时候不会说不的妈妈,青春期才真的是家长的一场噩梦


每天很多青春期辍学的孩子家长来咨询,他们真的很苦恼,有的家长甚至都开始有很重的焦虑和抑郁了,很多妈妈被折磨的苦不堪言。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他就坚持自己的一套理论,父母的话就像耳旁风一样,他根本不在乎,他只在乎我马上能玩上手机。如果不给他玩,就开始软磨硬泡,最后手机一定会到手,因为父母的精力是有限的,孩子的精力是旺盛的,最后父母心软,孩子如愿以偿。可是孩子玩上手机就开始不撒手,一直到父母和孩子斗争,有的甚至争斗升级,有言语攻击变成肢体互动,最后以父母失败而收场。在这是很多孩子还会说,我恨你们,早晚我会杀死你们。

父母最伤心的也是这句话,在父母的心中自己把孩子看的比自己生命都重要,可是孩子为什么会恨自己,为什么只是为了玩就扬言要杀死父母,所以冲突最后都变成了相互伤害。我们都知道,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推迟满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可是孩子们为什么不能推迟满足感呢?长时间的咨询中观察应该是这两种情况。

在孩子小时候不会说不的妈妈,青春期才真的是家长的一场噩梦

一、自己从小在父母那里没有得到满足的孩子当她成了父母之后,就会无限度的满足孩子,从来不会推迟孩子的满足感,孩子要什么,父母马上就给买,有时候甚至孩子还没有要,父母已经给孩子买好了。我自己没有被满足过,我的痛苦就会变成对孩子的溺爱,我不允许自己对孩子说不,因为当初自己被父母说很多的不伤害着自己的脆弱的心,所以决不允许自己对孩子说不,可是父母在物质上能够满足孩子,在精神上孩子的匮乏父母就无能为力。

特别是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方面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另一方面对孩子又要求非常苛刻,父母觉得自己现在有能力了,自己的父母很普通都把自己培养成才了,那么此刻的自己如此优秀,我更有能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完美的人,所以他才会处处要求孩子,对孩子的问题极度挑剔。因为父母觉得自己不完美,希望自己的孩子完美,因为自己内心有负面想法,有担心和恐惧,那他就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正能量坚强无惧的孩子。

在孩子小时候不会说不的妈妈,青春期才真的是家长的一场噩梦

可是最后往往事与愿违,因为总是在否定中长大的孩子,自己就会出现低价值感,有的孩子在小的时候都是很听话,很优秀的孩子,在各个方面包括学习方面都是严要求自己的。他一直想证明自己是出类拔萃的,因为在父母的否定中长大,她总是想让自己得到父母的肯定。可是父母的成长中都是被否定才长大的,没有被肯定的父母也不会肯定自己的孩子。有人会疑问为什么妈妈从来没有被肯定过,会没有问题呢,孩子怎么就会出问题了。因为在妈妈那个时代整个社会没有这么焦虑紧张,那时候家里面父母对孩子要求少,学校的老师对学生压力小,所以即使没有被肯定,过去那代人也没有谁有心理疾病。

二、还有一种家长是这样的,虽然自己经济条件都很好,可是她偏偏要穷养孩子,对孩子有一种过度的苛刻。第一种是无限度的满足,第二种就是从来不满足。这样的孩子在家庭中也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孩子要东西父母总是推迟,甚至是无限期的推迟。你不要着忙玩,等你上大学的在好好玩,你要什么都给你买。

你现在小学,你要学习为主,不要和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玩,不要和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玩,你才初中不要着急穿名牌,不要和你班同学比,你要和他们比学习。高中多么的主要,你不能谈恋爱,不能看手机,这些都当误你考大学。等你上了大学在恋爱我一定支持,你的任务就是学习,妈妈这样教育没问题。问题是家长一直没有满足孩子的需求,所以很多在这个时期出现辍学或者心理问题的孩子就开始狮子大张口,你不给我买手机我就不学习了,你不给我买名牌衣服和鞋子我就不上学了。有的甚至不再吃家长做的饭菜,自己喜欢什么就要外卖吃。

这样才给家长吓一跳,我那个听话文明有修养的孩子哪去了,现在在学校和老师对着干,在家里和父母冲突。完全否定了父母的付出,只看到了父母的控制和对他的不好,父母剥夺了她的成长中的吃喝玩乐,现在我不再推迟自己的满足感,我就想马上吃喝玩乐,明天没有太阳,因为今天我都活够了。

在孩子小时候不会说不的妈妈,青春期才真的是家长的一场噩梦


说到这很多家长就困惑了,到底是应该马上满足孩子,还是推迟满足孩子呢?实际上操作起来确实很难,推迟满足感的含义是推迟,不是不给。很多家长认为我不给孩子他喜欢的东西是推迟满足感,是自律。这样才是问题,而且我们要跟孩子反复说不,很多家长说上几遍就开始烦了,马上就不愿意说了,你拿个手机去玩去吧,我很烦了。这样的家长处理问题就是简单化,因为很难有原则,看我的孩子可怜巴巴的,我怎么舍得拒绝呢。

同时很多家长觉得说不带有威胁性,即使大人都怕别人说不来拒绝,所以很多讨好类型的妈妈们也不允许自己说不,即使对自己的孩子。一个妈妈不能有效的说出不,最后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会变得目中无人,放荡不羁,孩子的自负感没有得到有效疏导,她就会和父母冲突。很多家长说不时候都是带着很多情绪,有的甚至带着犹豫和霸道的口气,不能心平气和的说出来,孩子没有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同时自己也失去尊严,所以他才会心生怨恨和叛逆。能够不带情绪表达的父母是很难做的,可是父母要学会不带情绪的表达不,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觉得这个拒绝是有价值的,不是负面的,否则每一个不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好,自己被否定,那么他就会反感,当他反感的时候,你的不就没有了效果。所以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时心平气和的给孩子讲道理,即使当时没效果,过后反复和孩子沟通,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如果你当妈妈,你的孩子在有些场合不遵守时间,你会怎么做,孩子在思考中就学会了理解妈妈,然后慢慢的你的指令就会见效,一个孩子形成规矩慢慢就会越来越自律,越来越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越来越会成长。所以很多人说,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距,其实是父母和父母之间的差距,因为父母的养育方式,决定孩子的思考方式,怎样说不要你自己去体悟去实践,因为最了解你孩子的一定是你。

三清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签约作者,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心中,没有谁是不正常的,没有谁是病的,心变世界就变。三清老师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你,喜欢老师的文章,可以关注我私信我。(欢迎有爱好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写作者投稿,同时欢迎有能力的同行合作)

在孩子小时候不会说不的妈妈,青春期才真的是家长的一场噩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家长   妈妈   孩子   满足感   青春期   噩梦   小时候   精力   冲突   情绪   痛苦   不好   父母   心中   老师   方式   时间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