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孩子的5种行为,忽视孩子居首!快看看你占几个?

看着孩子,看到自己,孩子的样子,是父母最真实的反映。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常常包含了很多家长自己未完成的梦。

很多父母都会讲:

“就是因为我们做不到,才希望你做到啊。”

这样的话,家长讲起来轻飘飘,孩子听起来沉甸甸。

其实,如果家长认真想一下,就会发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有多难,才变成遗憾。

现如今,却要求孩子轻而易举的做到,着实是强人所难。

以下,是朗读君为大家总结的最毁孩子的5种行为,希望各位家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忽视孩子,让孩子没安全感

豆瓣高分《被忽视的孩子》一书引发很多人的共鸣:

毁孩子的5种行为,忽视孩子居首!快看看你占几个?

很多网友表示,自己从小就被家长忽视,很没安全感,稍微有人在意自己的感受,都会觉得“感恩戴德”。

但同时,自己又没有很强的同理心,不能很好地体会别人的感受,内心很是矛盾。

其实,有这样的感受,都是因为童年没有被好好在意,被父母所忽视。

毁孩子的5种行为,忽视孩子居首!快看看你占几个?

很多家长在孩子表达情绪的时候,不理不睬,这其实已经构成了“家庭隐形冷暴力”。

冷暴力的伤害甚至比打骂孩子的伤害还要深,这种影响是一生的,是不可逆的。

孩子长期生活在冷暴力的环境里,就会慢慢没有同理心,长大后也会冷漠应对家长。

就像一位家长和孩子跨越十年的对话:

孩子:“妈妈,我今天在学校学画小动物,你看我画的怎么样?”

妈妈:“哦。”

十年后,妈妈:“孩子,你看妈妈最近好辛苦,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你看看是不是很整洁?”

孩子:“嗯。”

人有表达欲的时候,是还心怀希望的时候。

当孩子对家长渐渐不抱希望,就不会再有表达和倾听的欲望。

孩子和大人的对话,也就会越来越简洁:嗯、哦、啊、是……

毁孩子的5种行为,忽视孩子居首!快看看你占几个?

很多家长听到孩子和自己这样说话,都会大发雷霆,觉得孩子不尊重自己,但家长有没有想过,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也没尊重过孩子。

常常忽视孩子,却又想被孩子捧着?

《论语》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家长也许能将这句话运用在同辈身上,却很少能如此对待孩子。

其实,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也需要家长的回应,家长切不可端着“父母”的架子,忽视孩子。

久而久之,孩子不仅没有安全感,也会远离父母。

2.光说不做,让孩子不能信服

周杰伦作为一代人的青春,变成了酷酷的奶爸。

他的酷体现在作为一名父亲的“说到做到”。

昆凌在节目中表示,自己觉得孩子已经睡着了,便不必遵守约定,还给孩子吃冰激凌,但周杰伦坚持,要做“说到做到”的父亲,答应了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他的行为也得到了昆凌的理解和支持:

相比让孩子不吃冰激凌来说,有个说到做到的父亲更重要吧。”

青春不散场,陪伴不缺席。

很多孩子在收到家长过多“空头支票”的时候,都开始对家长产生了信任危机。

陪伴一次次缺失,爱意一点点流失。

俗话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家长与孩子的疏远,也是在光说不做的次次叠加下发生的。

家长要想孩子听进去自己的话,也要做到答应孩子的事情,否则,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家长终将失掉孩子的信任。

信任防线一旦崩塌,家长和孩子之间的隔阂也会越来越大。

“说到”和“做到”是两件事,家长能做到,孩子才信服。

3.控制欲强,让孩子变得叛逆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做过一项研究,结果显示:

“儿童时期被父母过多限制行为、干涉隐私的人,长大后幸福指数较低。”

但很多家长却毫不在意,依旧限制和干涉孩子的自由。

在控制欲强的家长眼中,孩子的幸福感是什么?

是孩子活成家长想要的样子。

现实中,控制欲强的家长给孩子卧室装监控的行为,屡见不鲜。

孩子们的反应也不尽相同,下面这位孩子选择直接报警。

毁孩子的5种行为,忽视孩子居首!快看看你占几个?

就像很多网友热评所说:

“家长并没有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觉得孩子就该任由自己摆布”。

毁孩子的5种行为,忽视孩子居首!快看看你占几个?

毁孩子的5种行为,忽视孩子居首!快看看你占几个?

父亲的一句:

“你有多少隐私?”

让网友们炸开了锅。

父亲的这句话,潜意识里觉得孩子没有任何隐私可言,孩子是依附于自己的。

控制欲强的家长,就是这样让孩子觉得不被尊重

无独有偶,甚至有的孩子,因为此举,离家出走。

毁孩子的5种行为,忽视孩子居首!快看看你占几个?

从这两个例子,我们都可以看出,孩子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反抗家长的控制。

其实,就像民警对家长的告诫:

小孩也有隐私和自由。

只想控制孩子的这种想法和做法,会让孩子变得叛逆,《以家人之名》中的齐明月便是如此。

齐明月的妈妈堪称控制欲强家长的代表:包括明月的交友和衣食住行,她都要干涉才行。

在这样环境中长大,原本是乖乖女的明月,在人生大考上做出了叛逆的举动:

她选择少填一张答题卡。便是她叛逆的方式,也是伤害自己的方式。


俗话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她有多无奈,才选择这条路。

控制欲强的家长,以爱的名义把孩子困在自己建造的城堡里,一切都看似美好,但一旦孩子向往自由的心觉醒了,这一切终将会被打破。

就像明月说的:“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孩子会长大,总有“失控”的一天,这时才是控制欲强的家长最崩溃的时刻。

父母们,给孩子一点空间吧!

4.一味溺爱,让孩子自私暴躁

知乎网友就自己的亲身经历给讲述了她的困惑:

溺爱的孩子,自私惯了,怎么办呢?

毁孩子的5种行为,忽视孩子居首!快看看你占几个?

“小公主”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被溺爱的危害:自私、自卑、脾气大、自负……

她在饱受这种性格的折磨后,选择上网求助。

《古文观止》上说:“宠子未有不骄,骄子未有不败。”

被溺爱的子女没有不骄横的,骄横的子女没有不败坏的。

溺爱,终究会让孩子精神溺亡,无法控制情绪的孩子,是没有办法正常生活的。

很多溺爱孩子的家长,如果能早点意识到自己的误区,给孩子更多成长的空间,让孩子学会自立,孩子便不必经历这些。

毁孩子的5种行为,忽视孩子居首!快看看你占几个?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教会孩子独立,让孩子有一往无前的勇气,既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又不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家长一时溺爱,孩子一生波折。

想必,这也不会是家长的初心吧?

5.打击挖苦,让孩子自卑抑郁

“用功,假用功。”

“啥都不会,笨蛋一个。”

“自己没本事被欺负,哭什么哭。”

“连这都做不到,我要你干什么。”

“你看看别人,你怎么就什么都不如别人。”

……

刺耳的话,刺穿的是孩子爱家长的心。

当家长老打击挖苦孩子,孩子会变得自卑,越来越不相信自己。

《少年说》中一女孩对妈妈说:“自己也很努力了,为什么你就是看不到。”

妈妈回答道:“我知道我一直在打击你,因为不打击你就会有点飘。”

一听妈妈这么说,女儿哭诉道:“你们一直打击我,我就会认为自己很差。”

其实,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认为家长的打击对自己来说,有害无益,甚至让自己苦恼时,家长便不该再继续打压孩子。

但有的家长深陷“只有打击,你才会变好”的想法中,无法自拔,难以沟通。

试想,如果家长可以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倾听孩子的心声,小女孩还会委屈的“控诉”吗?

殷庆功说:

“要是每一个孩子的诗情画意都能得到人们的欣赏鼓励,从而获得健康的成长,那么,世界将不愁成为一个富于诗情画意的世界。”

傅园慧曾在节目中吐露,父母从小就告诉她:

“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你是天才。”

毁孩子的5种行为,忽视孩子居首!快看看你占几个?

“这个听起来挺傻的,但是当你遇到很多困难的时候,别人都不相信你的时候,或者攻击你的时候,这三句话就会成为你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也正是家长的鼓励和赞赏,让傅园慧披荆斩棘,一举成名。

家长也是从孩子过来的,体会过孩子的心境,明明小时候最讨厌那类家长,长大后,自己却变成了最讨厌的自己。

成为什么样的家长,选择权在家长自己手上,只要家长有想改变的心,慢慢理解孩子,鼓励孩子,孩子就会越来越自信。

一个道理:打击让孩子自卑,鼓励让孩子自信。

父母也是在有了孩子之后,才变成父母。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对自己的总结。

没有人想成为“坏父母”,但却容易好心办坏事。

毁孩子的5种行为,忽视孩子居首!快看看你占几个?

其实,孩子就是世界上的另一个你,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多摸索,多总结,孩子也会感受到家长的爱,

相亲相爱一家人,不是说说而已。

各位家长,要行动起来,家才会是最温暖的的港湾!

来源:朗读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齐明   孩子   都会   骄横   说到做到   溺爱   叛逆   自卑   明月   父亲   隐私   家长   父母   妈妈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