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清华放暑假,来拿两枚奥运金牌,父母的教育秘密曝光

这几天,在看东京奥运会,

每当看到中国奥运健儿夺冠瞬间,

心中总是热血澎湃。


尤其是看到00后们勇夺金牌、为国争光时,

在为她们感到荣耀之际,也不禁会想,

这样优秀的孩子背后,

站着怎样优秀的父母?


永远相信那句话:

每个横空出世的孩子背后,

都有父母的奋力托举。


不信,你看:



01

发现孩子的天赋,尊重孩子的兴趣




奥运场上,被两个00后美少女惊艳到了,

她们是女子双人10米台跳水的金牌获得者——

17岁的张家齐16岁的陈芋汐


趁着清华放暑假,来拿两枚奥运金牌,父母的教育秘密曝光


连解说员都惊呼:“下饺子的水花都比这大!”


趁着清华放暑假,来拿两枚奥运金牌,父母的教育秘密曝光



张家齐走上跳水的路,是因为自己太淘气,

每天在床上乱蹦乱跳,把弹簧都蹦断了,

妈妈一看,这孩子精力忒旺盛,

于是将她送到一家体操俱乐部,

并希望以此发泄她过剩的能量。


张家齐却因为小短胳膊小短手,惨遭“退货”。

妈妈不死心,

转而将她送到国家体育总局的跳水俱乐部,

张家齐欢喜得很,玩疯了。

没想到,最后她竟然真的“成了”。


趁着清华放暑假,来拿两枚奥运金牌,父母的教育秘密曝光


把孩子“好动”的特点发展成独特的天赋,

如今看来,张家齐妈妈当年的决策相当英明啊!


陈芋汐则出生于体育世家,

父亲陈健,是体育运动学校的体操教练,

母亲董春华,是上海体育学院的副教授。


3岁时,陈芋汐看了2008年奥运会,

她说自己的梦想就是要去参加奥运会。

父亲发现这孩子对体育很感兴趣,

也想让她通过锻炼改变体弱体质。

于是就开始让她练习体操。

练了没多久,

陈芋汐被跳水界的前辈史美琴发掘,

由体操改为跳水。


趁着清华放暑假,来拿两枚奥运金牌,父母的教育秘密曝光


父母知道搞体育有多辛苦,出成绩有多难,

本来想劝女儿走学习的路线,

可是陈芋汐很喜欢,坚持要学体育,

父母决定尊重女儿的选择。

不仅是口头上的尊重,

为了方便孩子在上海游泳馆训练跳水,

他们特地把家搬到了游泳馆旁边。


陈芋汐逐渐走上竞技体育之路,

天赋+实力,让她曾自信地表示:

“我肯定是第二个吴敏霞。”


趁着清华放暑假,来拿两枚奥运金牌,父母的教育秘密曝光


如今,她和偶像之间的距离,

正在一点点拉近。


今天的荣耀,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帮助。


父母是她的领路人,

发现她的天赋,将她带进体育的大门;

父母更是她的坚强后盾,

尊重她的意愿,竭尽所能将她高高托举。

趁着清华放暑假,来拿两枚奥运金牌,父母的教育秘密曝光



02

从兴趣到坚持,关键时刻还得父母推一把




有一个独揽两金的21岁姑娘杨倩刷屏了,

在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

她拿下奥运首金;

在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赛中,

她与搭档杨皓然为中国代表团斩获第九金。

“指甲越粉,拿枪越稳,

发卡嫩黄,赛场称王”,

趁着清华放暑假,来拿两枚奥运金牌,父母的教育秘密曝光


这个比赛时冷面如霜,

领奖时卖萌比心的姑娘,

还有另一个让人惊艳的身份——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在校大学生,

这是趁着暑假拿了个奥运双料冠军啊!


杨倩出生于宁波姜山镇,

父母都是普通人。

她的确从小就有射击天赋,

在村里的庙会上:

“她用气枪打气球,打一个中一个,

得来的洋娃娃全都送给村里的小朋友。”

趁着清华放暑假,来拿两枚奥运金牌,父母的教育秘密曝光


这份天赋,在她11岁四年级时,

被前来寻觅储备队员的虞利华发现,

并将她选入射击队:

“她有一双有神的眼睛,令我印象深刻。


当时,

杨倩笔直地站着,

在一众东张西望甚至东歪西扭的同学中,

显得格外沉稳和突出。


父母比较犹豫,

他们更希望女儿日后从事一份安稳的职业。

但是,杨倩喜欢打气枪,

她决定成为一名职业选手,

对于她的选择,父母表示尊重和支持。


一开始,

每天都会不停地训练跪姿、卧姿,

有时候同一个姿势,

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

趁着清华放暑假,来拿两枚奥运金牌,父母的教育秘密曝光


日复一日苦行僧一般的训练,

让小小的杨倩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这个时候,父母起到了关键作用,

他们告诉杨倩:

决定一件事很简单,中途放弃也很简单,

唯一困难的就是坚持。


练习气枪是孩子自己的意愿,

但是杨倩的父母知道,

孩子累了、倦了的时候想到退缩很正常,

父母应该及时站出来,引导孩子坚持下去。


在父母的鼓励下,

杨倩决定不忘初心,继续参加训练。


趁着清华放暑假,来拿两枚奥运金牌,父母的教育秘密曝光


第二次想放弃,是母亲生病了,

杨倩一心想要回家照顾妈妈。

这个时候,母亲施安芳再一次拦住女儿,

她说:

“只要你取得好成绩,让五星红旗在赛场上高高飘扬,就是我最好的良药。”


自律和坚持比智商和天赋更为重要,

光是努力和坚持都足以让一个人比大多数人都优秀。


从发现孩子的兴趣到鼓励孩子坚持下去,

是每个优秀父母的必修课。



03

不给孩子压力,永远是给孩子托底的人




在东京奥运会混合团体10米气手枪决赛中,

庞伟/姜冉馨以16比14绝杀勇夺金牌。

趁着清华放暑假,来拿两枚奥运金牌,父母的教育秘密曝光


21岁姜冉馨插兜比赛的照片真的太飒了!


这个来自上海奉贤的女孩,出生于2000年,

因为性格大大咧咧、活泼好动,

被妈妈送去练习射击项目,

希望她能集中精神、静静心。


12岁时,

在体育老师和妈妈推荐下她开始接触射击,

本来是抱着玩的心态,

没想到一路走到了奥运会上。


趁着清华放暑假,来拿两枚奥运金牌,父母的教育秘密曝光



艰苦的射击生涯中,

父母的支持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别人看到的是女儿的天赋出众,

但是父母知道,姜冉馨的训练有多艰辛。

《少年日报》曾这样形容:

“在豆蔻年华、青葱岁月里,饱受风吹日晒,

手握枪支千锤百炼地训练,嫩嫩的小手布满了老茧。”


他们无条件支持孩子的选择,

只做给孩子托底的人,

从来不给孩子施压。


25日,姜冉馨出战女子十米气手枪决赛,

摘得一枚铜牌,

她的父母表示:

“回来我们就想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不给她任何的压力。


趁着清华放暑假,来拿两枚奥运金牌,父母的教育秘密曝光


怕打扰到女儿,

他们也没跟女儿主动联系,

等着女儿联系她们,等着女儿回家,

给她做好吃的,让她睡到自然醒。


他们从没想到,女儿能摘得金牌,

父亲说:

“当初送她去练射击的时候,

根本就没想到过会有奥运会拿金牌的一天,

真的像做梦一样。”


回忆起女儿训练的日子,

父亲姜锋说,

他们去机场或者高铁接女儿回家的时候,

一看脸色就知道,成绩怎么样,

他们也不问,就只问女儿:

“今天吃啥,明天吃啥?”


趁着清华放暑假,来拿两枚奥运金牌,父母的教育秘密曝光


父母的爱和支持,

永远是孩子前行路上最好的加持。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力,

我们的责任就是,

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将其变大。

在孩子想打退堂鼓的时候,告诉他:

不要让自己人生的第一次放弃,

来得那么早!


然后,永远无条件地为他们托底,


最后,想告诉每一位奥运健儿:


无论你是不是冠军,

回到家,都只是父母的孩子;

无论你能不能扬名,

永远都是爸爸妈妈的唯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父母   荣耀   气枪   清华   跳水   体操   天赋   金牌   奥运会   暑假   奥运金牌   父亲   女儿   秘密   妈妈   优秀   发现   孩子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