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出事了,多名孩子因此意外身亡,天气再热,这几件事也别做

夏天,夏天,悄悄来临,带来高温撒。擦汗呀,去衣呀,也热得不行呀。

又出事了,多名孩子因此意外身亡,天气再热,这几件事也别做


叮~夏日桑拿模式已自动为您启动,请随时做好准备。

伴随着飙升的气温,炎炎的烈日,一些安全问题也陆陆续续现出端倪。

为了让各位大可爱们,育儿路上不跑偏,小可爱们安安全全度过夏天,C妈又要提前叨叨夏天的安全问题啦。

安全无小事,很多事情,看似不严重,但危险系数极高。

所以各位可别嫌我啰嗦哈~

一、婴儿车遮蔽

不管是在小区还是公园,总是经常见到这一幕,我看见了甚是着急,但咱也不能挨个跟人家去说啊。

又出事了,多名孩子因此意外身亡,天气再热,这几件事也别做


为什么有的人习惯把小被巾盖在婴儿车上呢,其实也不难想:

但事实可并非如此,别看这一条薄薄的小被巾,盖在身上防寒保暖,盖在婴儿车上却有大危险。

瑞典报纸《Svenska Dagbladet》 做了一个实验:

在阳光明媚的街头放置了婴儿车,没有被巾遮挡的婴儿车,温度达到22℃。

接下来给婴儿车上盖上薄薄的被巾,半小时后,推车里的热量已升至34℃。

一个小时后,温度达到37℃。

结果仅1个小时的时间,婴儿车内温度就升高了15℃。

而且需要强调的是,孩子还不在里面,不包括孩子的呼吸因素。

如果孩子呼吸+更不透气的遮挡物,那气温岂不是上升得更快了。

那不遮挡被巾,用看上去更透气的纱布巾、纱罩也不行吗?

是的,瑞典研究人员的结论是:

只要在婴儿车上挂东西,哪怕是最薄的遮挡物也可能在车内产生类似炉子的热量,阻隔了婴儿车内与外界正常的空气流通。致使车内迅速聚集热量,形成一个高温密闭的空间。

又出事了,多名孩子因此意外身亡,天气再热,这几件事也别做


小宝宝体温调节系统尚不成熟,新陈代谢也比成人要快,宝宝也就更怕热,在密闭高温的空间里很容易中暑、脱水甚至是昏迷。

所以,用小被巾遮挡婴儿车“遮阳乘凉”十分不靠谱。

想要给娃防晒,打开婴儿车自带的遮阳篷就足够了。避开阳光强烈的时段,选择阳光温和的时间段,如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出门!

如果不能避开,打伞遮阳是比遮盖更安全的方式!

二、车内中暑

每年一到夏天都会有很多起将孩子留在车内导致孩子中暑、甚至死亡的案例。每每看到,我都是又气又心痛(这里C妈就不列举了,相信大家都看过)。

就在前几天我身边就发生了这样的案例:

爸爸带孩子出门办事,下车时孩子睡着了。当时正值中午,他觉得太阳太毒了,而且自己就是取个东西,来回也就几分钟,不必折腾孩子。

于是就把孩子留在车上了,还特意把窗户开了个缝。结果回来孩子就热得昏过去了,好在抢救及时,没酿成大祸。

为什么孩子留在车内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有研究人员做过实验:将温度传感器放置在车内,汽车熄火关闭门窗。记录汽车在室外停留5分钟、10分钟、30分钟、60分钟时车内温度。

又出事了,多名孩子因此意外身亡,天气再热,这几件事也别做


只要到了图表中橙色区域的温度,孩子就会有生命危险。

而医学研究显示,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是33度,超过这个温度,人体就会通过出汗来散热。

而且这是对成人而言,对于孩子来说,情况要更糟。孩子体温升高的速度是成人的3-5 倍,孩子年龄越小,对中暑的敏感度就越高,脱水的速度也就越快。

1.不要低估阴天的风险!

上图显示,就算是26度的凉爽天气,车辆在室外停留30分钟,车内温度就会上升到40多度,一小时后,车内温度更是到了50多度。

2.不要说只离开一小会儿!

车内温度并不是匀速上升的,最初的几分钟是温度上升最剧烈、最迅速的时段,10分钟即可上升7度,迅速达到致中暑的温度。

3.不要以为车窗留缝隙能散热!

有实验证明效果可以忽略不计,高温仍然持续。红线是关了车窗;黑线是车窗开了大约3.8厘米的缝隙。

又出事了,多名孩子因此意外身亡,天气再热,这几件事也别做


短短25分钟,无论窗户留缝与否,车内温度都超过了华式125度(52℃),这远远超过致宝宝中暑的安全温度线38.3℃,更不要说天气更热或遗忘时间更长的情况。

4.不要高估自己的记忆力!

不要信誓旦旦的坚信自己绝不会做出遗忘孩子的事情。就像高考总有人忘带准考证、赶车总忘记带身份证一样,这种事情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

因为人的记忆是不完美、不可靠的。需要执行临时任务的记忆比习惯性记忆要脆弱的多。

孩子事无小事,切不可心存侥幸,盲目相信自己的记忆。

这些方法,将遗忘孩子发生率降到最低: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教一些风险意识:

以及不慎被困车内的自救技巧:

这些大家都可以根据自家车型提前训练宝宝。

如果真的还是不小心将孩子遗忘车内,并导致孩子中暑,也要学会正确处理方法:

Ps:不要给孩子掐人中,不要喝藿香正气水。

三、爽身粉

传统的爽身粉大多以滑石粉为主要成分,而有些滑石粉里含有的石棉可是1级致癌物啊。可是坚决不能给宝宝使用的,当然大人也不行。

好在,近些年滑石粉受到了严格控制,只要是购买大品牌正规合格的产品,就不用担心买到含“致癌成分”石棉的产品了。

又出事了,多名孩子因此意外身亡,天气再热,这几件事也别做


但不含有明确“致癌成分”石棉的爽身粉就可以给孩子用吗?

答案也是否定的。

美国儿科学会(APP)等权威组织并不提倡婴幼儿常规使用爽身粉,因为它根本没有用,频繁使用爽身粉可能导致其他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表示:在生殖器官处长期使用不含石棉的滑石粉产品为2B级(可能对人类有致癌性,但证据不充分)。

也就是说,就算不含石棉的滑石粉,用在私处也并非完全安全,不管大人还是宝宝,都是如此。

那么新型的玉米爽身粉呢?

玉米爽身粉以天然玉米粉为主要成分,原则上讲安全性更高。

但是,如果目标是预防和治疗尿布疹,则不推荐。

因为如果尿布疹病程过长,常会伴有念珠菌感染,如果这个时候有玉米粉作为培养基,会让念珠菌繁殖更快

而且爽身粉遇汗更易结块,不仅更容易堵塞毛孔滋生细菌,也容易加重摩擦导致痱子破水诱发更严重的感染。

爽身粉飞粉严重,使用不慎容易进入宝宝呼吸道,严重可诱发呼吸道感染,引起过敏性哮喘等疾病。

因此,不建议给孩子使用爽身粉。

天气热,怕起痱子就降低温度(开空调)、多清洁,保持皮肤干净清爽,这比抹啥都好使。

又出事了,多名孩子因此意外身亡,天气再热,这几件事也别做


孩子事无小事,不要心存侥幸,因为很多意外就是发生在你不以为然的“小事”、“几分钟”中,也不要觉得大家不都这样,也没见谁出事。意外只有0和100%的区别,真出了事哭都没地儿。

我们小心警惕一点,孩子就安全一点。


CD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三甲医院医生;C妈-报社育儿主编,《家长好脾气 才有好教育》作者。

养育CC&DD两姐弟,公益普及婴幼儿喂养、睡眠、疾病、心理知识,让更多父母加入科学养育的大队伍,一起少走弯路,一起做“中国好父母”!原创公众号“CD爸妈”( ID:cdbama)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爽身粉   孩子   滑石粉   石棉   后座   遮挡   车窗   高温   车上   婴儿   呼吸   温度   夏天   意外   天气   记忆   宝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