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昨天天气晴朗,若兰说想去公园玩,我便收拾好随身携带的东西,带着她往公园走。但是,才走到小区不远处的十字路口附近,若兰便停下了脚步,因为是“红灯”。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过了一会儿,“绿灯”亮了,我问若兰“现在可以走了吧”,若兰却还是不肯走,因为那一段路的“人行道”同时也是“停车场”。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若兰就在那个白线标出来的停车位一块地砖一块地砖的跳,没有刚好跳过一块地砖,需要返回来重新跳。每跳一个停车位,要看一次红绿灯,“绿灯”的时候才跳,“红灯”或者“黄灯”的时候必须停下来。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眼看着半个小时过去了,若兰挪动的距离还不到100米,我们连那个十字路口都没过。我是又气又急,却只能耐着性子,笑脸相陪。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因为若兰正处于“秩序敏感期”,也是给她建立规则意识的关键时期,不能因为我的催促,破坏了她已经养成的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当任性较真遇上“秩序敏感期”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最让广大父母心塞烦躁的,相信一定是孩子间歇性发作的无理取闹、耍脾气。有人敲门一定要他去开门,否则,哭!妈妈今天穿的不是昨天那件衣服,必须赶紧换回来,否则,闹!玩具一定要放在固定的“家”里,否则,吵!而且,只要一哭起来,根本不听大人的话,威逼利诱四员猛将纷纷败下阵来,那哭声真是吵得人耳朵发麻。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但是,冷静下来想想,孩子的这些“无理取闹”真的“无理”吗?并非如此。其实这是孩子在维持自己的“秩序感”。

“秩序感”是人对于事物的空间布局、存在形式、归属或事件发生顺序和谐、有序的要求,尤其是2-4岁的孩子,对家里物品的方位、对做事情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物品的归属等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如若遭到挑战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甚至会表现出极端的激烈反应,并且难以变通甚至不可理喻。蒙特梭利将孩子的这种状态称为“执拗敏感期”或者“秩序敏感期”。

进入2岁以后,孩子的想法层出不穷,对事物的秩序有了强烈的需求,要求所有物体和生活习惯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一点儿都不能变,这预示着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来临了。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按照蒙台梭利的观点,儿童具有两重秩序感,内部的秩序感和外部的秩序感。内部的秩序感使儿童意识到自己身体的不同部分和它们的相对位置;外部的秩序感则指向幼儿对外部世界存在的规律和关系的感知与理解。秩序感的表现形态有安全感、归属感、时空感、格局感、规则意识等。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秩序敏感期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人生初期出现的秩序敏感期将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热爱秩序是幼儿的一个特点。对于幼儿来讲,秩序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就像呼吸需要空气一般,当它得到满足时,就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快乐,这种快乐意味着一个人对他自己环境里的所有细节方面都能支配。秩序敏感期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1、有秩序,宝宝更有安全感。

由于生命产生之初的弱小感,幼小的孩子在习惯了教养环境中的日常安排后,就会非常期待周围事物的运行都是可以按照期待发生的,这样才可以让他们感觉自己对生活是有掌控能力的,一旦这个秩序体验受到挑战,孩子就会变得非常不安,对环境的安全感产生怀疑。所以,对于孩子来说,秩序井然的生活环境是其安全感的基础。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2、秩序感为开启幼儿的智慧打下基础。

人的智力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建立在幼儿在其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之上的。秩序敏感期同样如此,如果把握得当,也会为开启幼儿的智慧打下基础。

在人的思维发展起始阶段,智慧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基本的结构成分———秩序关系,这使得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幼儿主要表现为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来应付外界事物,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往,使动作慢慢协调起来。否则,就会为其将来的智力发展埋下隐患。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3、秩序感能够促进孩子的逻辑思维发展。

在幼儿秩序敏感期,秩序感能够帮助宝宝产生初步的思考,对宝宝的逻辑思维的诞生也会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即对宝宝智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个时期,宝宝如果能够获得良好的秩序感,在之后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加顺利地形成对比、分类、序列等有利的逻辑思维形式。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4、培养秩序感,生活有条理。

孩子在秩序感的作用下,往往会以为世界是按照特定的秩序存在的,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的这个特点,因势利导,尽量给孩子建立科学规律的作息安排、布置整洁有序的家庭环境、呵护孩子的物权和归位意识,则孩子更容易养成条理的生活习惯。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5、秩序感有利于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幼儿秩序敏感期对于宝宝来说,就像是一个成年人,到完全陌生的异国他乡生存,言语不通,对于这个国家的一切规则都不清楚,迷惘且无助。这个时候他不得不开始探索这个国家的秩序、规则,从语言、生活方式、言行习惯等各个方面去了解,以便自己能够在这个国家更好的生存下去。而当这个人了解了周围的环境、秩序之后,还会加上自身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在生活中体现出自己了解到的秩序。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一般情况下,宝宝成长到三至四岁,家长会发现,自家宝宝开始要求家长按照自己的规则做,附近如果有其他人,甚至会要求其他人也遵守这个不知道是否正确的规则,不限地点和时间。 经过一段时间后,宝宝会逐渐从按照规则行事转变为将规则内化。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6、秩序感影响着宝宝的三观和性格。

秩序感是个体生命中对道德发展有奠基作用的早发性情感,是艺术、宗教和道德活动的源泉,是心灵的某种秩序或结构。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幼儿已经开始关注和认识外在事物间的规则关系并按照他们所理解的关系来组织和应对周围世界了。这种对外的秩序感为他们发展出道德意识奠定了基础,因为道德即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所建立的各种规则。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正是在秩序敏感期,幼儿开始接受外界给予他们的、渗透在生活各个方面的基本行为准则,这标志着幼儿接受道德法则的开始,预示着道德的萌芽。

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了解,再到能够自主地运用,宝宝在这个秩序敏感期的经历就像是成年人从陌生到熟悉的过渡,不同的是,成年人已经有了成熟的三观和已经成型的性格,而秩序敏感期的宝宝,则需要通过这段敏感时期建立自己的三观和性格。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孩子秩序敏感期,家长要如何引导

人的存在是一种秩序的存在,秩序感的形成对于个人的成长及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蒙台梭利通过对幼儿的大量研究发现,0~6岁的幼儿有九大敏感期,而秩序是生命的第一需要,也是影响一个人终生的习惯和品质,人生初期出现的秩序敏感期将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

秩序感的培育要及时抓住幼儿秩序敏感期,为培养有秩序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孩子秩序敏感期,家长要如何引导呢?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1、家长首先要端正对秩序敏感期的认识。

秩序敏感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成长期秩序敏感期的存在是与幼儿的心理发育特点密切相关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难以逾越,甚至是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阶段。

当孩子表现出秩序敏感期的行为特征时,如果家长缺乏对秩序敏感期的正确认知,认为孩子在无理取闹,感到不耐烦,甚至对孩子的“不当”行为进行批评斥责,让刚刚进入秩序敏感期的幼儿心灵无法充分体会成长的美好,从而变得混乱、孤僻、不再有勇气探索未知。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如果成人缺乏应有的细心和耐心,致使孩子宝贵的秩序敏感期没能得到应有的呵护和培育,就会使潜藏于孩子内心深处的、还不完善和成熟的秩序感慢慢沉没于意识的底层,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埋下“祸根”。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2、 尊重孩子的秩序感,接纳孩子的固执。

蒙特梭利曾经说:“秩序对于儿童来说,是生命的需要,当它得到满足时就产生真正的快乐,是一种对外界的适应。”

虽然孩子年纪小,可是却具有天生的秩序感,并且认为秩序是不可更改的。孩子一旦进入秩序敏感期,,就会变得任性、固执,但家长一定不要把这当成无理取闹。

作为父母,我们要尊重孩子内心的秩序,面对孩子在这一时期出现的种种看似不可理喻的行为,要试着更多地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尊重孩子,积极正确地引导孩子,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切记蛮横“镇压”。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3、适当满足孩子的“秩序感”,也要懂得灵活变通。

对孩子来说,秩序感是一种需要,当它得到满足时,孩子就会产生真正的快乐,打破秩序感是一种焦虑,是一种难以放下的痛苦。执拗期中的儿童,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他是在发展和建构自我意识。这时成年人要尊重他的选择,并且尽量满足他在这一阶段的需求,使他能顺利度过这一重要时期,由此获得快乐和顺从。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孩子会因为秩序产生自然的快乐,也会因为秩序错乱而乱发脾气。对于正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来说,只要物品离开了它们应该在的位置,他就会很快发现,并且要求把物品回归原位。如果大人不理解这种敏感性,而让孩子的秩序错乱下去,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不利于孩子以后建立规则。

所以,如果孩子产生的是合理的或非原则性的需求,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并尽量满足他们在秩序敏感期的“有序愿望”,顺应其秩序感发展的需要;对于原则性的需求,如果不能够满足孩子,就需要灵活变通,通过拥抱、讲道理、转移注意力、寻找替代目标等平息孩子的情绪。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4、给孩子营造整洁有序的生活空间和成长环境。

有句话叫“环境影响人,环境造就人”。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不能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然孩子的智能也无从建构。

秩序的破坏会给儿童带来不安全感,儿童不得不把精力转移到对无秩序环境的抗争中,从而浪费生命成长的时间。我们没有能力把握生命的内在秩序,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在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到来时,保护儿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协助儿童,尽可能给儿童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环境。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家里的日常用品最好摆放有序,每次使用后一定要注意及时归位。孩子的东西更要注重摆放有序,家长不要随便去更改它们的位置。

尽量不要对孩子居住的环境做太大的改变,比如频繁地为孩子更换床铺、居室、生活环境等等,尤其是长途旅行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即使不得已,也要给孩子一个适应期和过渡期,并且为孩子可能的不适应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5、引导孩子井然有序地生活,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既然孩子有天生的秩序感,并且很难改变这种秩序,家长可以好好地利用这一点,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更容易让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感到舒适,父母从小就要给孩子提供整洁、规则的生活环境。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往往乐意维护这种整洁的格局,家长可以引导他们自己收拾玩具和日用品,让孩子形成整洁有序的习惯。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再如,孩子第一次吃饭的时候,就被要求先洗手、坐端正,不能随便摇晃;从小就被要求早睡早起,坚持睡前洗脚;从小就被要求把自己的玩具整理好;从小就被要求讲礼貌,不能说脏话... ...那么,这种天生的秩序感就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长久地坚持下去。

孩子天然喜欢有规律的生活,家长不妨利用这一点,自孩子出生起,就帮他建立一种合理、科学的作息秩序,让孩子逐步适应这种有规律的生活,为今后良好的生活习惯奠定基础。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6、让孩子感受不同的“秩序”,增强孩子的灵活性。

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特定的“秩序”,但每个人不可能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我们更需要融入社会,我们的行为也需要符合社会规范。

所以,家长平时要注意多带孩子出去走走,感受不同环境、家庭中的人、物、事,帮助孩子认识到别人的“秩序”和自己的“秩序”可以不同,随着孩子独立意识的增强,孩子就能把“自我”与“他人”区别开来,到了哪里都能“入乡随俗”,能够快速适应不同事物和人物的“秩序”。

秩序感其实就是幼儿最初的内在逻辑,这种内在逻辑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对于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家长的正确引导,不仅能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还能使孩子获得更完善的成长空间。

任性、矫情、强迫症,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样引导?

#育儿事务所#今日话题: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家长应该怎么做?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秩序   敏感   家长   孩子   矫情   整洁   任性   事物   幼儿   道德   意识   规则   习惯   生命   儿童   宝宝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