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规律决定了,青春期前的孩子就应该不爱学习,没有学习内驱力

在青春期前,如果不是特别有水平的父母,或者说特别的孩子,基本是很难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学习内驱力的。

这里的“学习”我们需要定义一下,广义的学习泛指各种学习,比如说学习玩手机、学习玩游戏、学习跟别的小朋友玩耍等等,但是这里的“学习”是狭义的,就是指学校里的文化课的学习。其实大多数父母平常所说的学习也是这种狭义的学习,而不是指广义的学习。要是指广义的学习的话,那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父母也就不用为孩子学习头痛了。

那我为什么说青春期前的孩子,大部分是很难培养出学习内驱力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自然发展的规律。

成长规律决定了,青春期前的孩子就应该不爱学习,没有学习内驱力

自然发展规律导致青春期前孩子很难具备学习内驱力

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是从儿童过度到成年人的阶段。

首先从生理上,他们开始变成成年人,第二性特征发育。在古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要准备娶妻生子了。

其次在智力上,开始具备成年人的思维能力,缺的只是经验。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从青春期开始,人的认知发展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形式运算阶段”,这也是成年人所处的智力阶段。所以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开始具备了成年人所具有的高级思维能力,比如说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

其实这一点从平常辅导作业大家也能感受到。小学时,父母还可以轻松辅导孩子作业,但是初中后,父母就基本办不了,因为作业的智力难度对父母跟孩子来说是同等的。再者,这时候父母也会发现,你讲道理开始讲不过孩子了,因为他们的思维能力变得跟你差不多了。

成长规律决定了,青春期前的孩子就应该不爱学习,没有学习内驱力

生理、智力的发育,使得从孩子开始用成年人来看待自己,他们不再当自己是孩子了,而当自己是成年人,因此需要他们重新定位自己,畅想自己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事。

所以我们会感觉青春期的孩子比较迷茫,因为他们在不断地试探,找寻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种迷茫会让孩子感到焦虑,所以他们就比较容易冲动、叛逆。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青春期孩子的主要任务定义为“同一性”任务。只有孩子们只有找准自己定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才会解决了同一性危机,正式地进入成年人社会。

成长规律决定了,青春期前的孩子就应该不爱学习,没有学习内驱力

其实从逻辑推理上,我们也能完全推演出这个规律。

因为青春期前相当于一个基础阶段,人的主要任务就两个,一是发展身体,为将来做准备。二是吸收各种知识,认识并了解我们这个世界。只有当这两个条件准备充分了,孩子才有能力正式踏入社会。而踏入社会后,首要问题就是定位自己,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决定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这才能知道其自己前进的方向。

也只有这时候,孩子才会开始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才会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因为他们有了目标,有了人生理想,他们才会为了目标、理想而奋斗。比如说为了考上清华北大,或者说掌握一门技术。而要实现理想、目标,学习就是必须的,所以他们才会强烈地学习内驱力。

我们不会无缘无故地去学习知识的,因为这是在浪费时间精力。只有学习有意义时,我们才会去学习。

你可以看看自己,只有你在需要某些知识的情况下,你才会去学习。你要养花,你才会学习养花的知识;你要打官司,你才会学习法律知识;你要生孩子,你才会学养孩子的知识……这才是学习内驱力的来源。

而在青春期之前,学校的学习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可言,所以他们也就很难产生学习内驱力。

成长规律决定了,青春期前的孩子就应该不爱学习,没有学习内驱力

那是不是意味着青春期前就完全无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呢?

也不是完全不能,其实还是有方法的。

适合培养青春期前孩子学习内驱力的方法

根据我们上面的分析,从自然发展规律来说,青春期的孩子很难有目标理想,因此是很难对学习产生内驱力的。但是我们又要看到,其实学校里还是有一部分孩子具备学习内驱力的,就是那些学习比较好的孩子。

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孩子,相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更喜欢学习,好像拥有相当强的学习内驱力。那如果按照我们上面的分析,大部分青春期前的孩子是很难具备学习内驱力的,那为什么这部分孩子却有呢,这不就矛盾吗?

其实不然,他们学习内驱力的来源跟我们上面提到的来源是不一样的,并不是因为有了理想或者目标,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学习成绩好,可以从学习中获得了成就感、归属感,可以赢得老师、父母的认可,因此才具备了学习内驱力。

但这类孩子也只能是少数,因为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是无法取得好成绩的,当然也就无法获得成就感、价值感的,也就不会因此产生学习内驱力。

这方法对大多数孩子来说看似不可行,但却为我们培养青春期前孩子的学习内驱力提供了一个方法:只要学习可以让孩子获得成就感、价值感、归属感等,哪怕孩子没有学习目标或者理想,也可以促使孩子产生学习内驱力。

成长规律决定了,青春期前的孩子就应该不爱学习,没有学习内驱力

但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好的成绩是稀缺的,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考第一。这个矛盾无法打破,那这个让孩子获得成就感、价值感等的方法就不行,因为差的成绩是无法获得这些的。

那这个矛盾真的无法打破吗?其实还是有方法的,就是建立多个赛道,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赛道定位,取得第一。

班里之所以只有一个第一,就是因为建立在同一个标准下,假如建立多个标准,那就有多个第一,比如数学第一、语文第一、英语第一……如果我们建立的评判标准足够多,就可以建立无数个第一。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取得第一了呢?当孩子第一时,那孩子是不是就可以获得成就感、价值感了呢?是不是就有了学习内驱力了呢?

当然,这个建立多个赛道的方法指望学校是不可能的,因为老师也处理不过了,只能是指望家长自己。那家长具体如何做可以让孩子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价值感呢?

限于篇幅,我把具体的方法技巧已经分享在我的同名公号和专栏下,有兴趣的可以去关注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青春期   孩子   作业   赛道   广义   成就感   成年人   智力   规律   父母   阶段   理想   目标   价值   方法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