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发现,“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这种思想本身就是错误的

对于孩子的学习,父母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估计就是孩子能有学习内驱力,可以不用父母监督管教,自己就自发主动的学习,因此父母都想方设法的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很多父母是不是有这样的想法?包括过去的我也一样。

但是最近我突然意识到,这样的想法是有很大问题,也正是这样的想法导致了我们的教育方法有问题,始终无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

学习的是为了什么

别看父母天天逼着孩子学习,但是真问他们,学习是为了什么,他们还真不一定回答上来。在大多数父母眼里,学习是为了将来可能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但这只是父母的目的,却不是孩子的目的。在很多孩子眼里,他们觉得自己不学习也能找个好工作,甚至不学习不用找工作,自己将来都能创业当老板。

父母知道孩子的这种思想吗?肯定知道。

父母都是过来人,回想自己年轻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种类似的思想。总觉得自己很牛逼,不上学也一样可以赚大钱。甚至觉得自己将来当老板,雇佣这些大学生给自己打工。

特别是学习不咋样的父母,年轻的时候是不是都有过这种类似的想法?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他们也同样会有这样的想法。因此对于他们来说,为了工作,这个目标不成立,孩子并不认可这种学习目标。

那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是为了什么?现在估计父母就答不上来了。

其实对于很多父母来说,他们只是单纯地想要让孩子学习。只要孩子学习好就行,至于为了啥,那是太长远的事,等将来孩子毕业了再说。

换句话说,父母就是让孩子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就是目的。

既然学习就是目的,有学习内驱力当然是最好的。有了学习内驱力,孩子就自发主动地学习了。

那孩子会为了学习而产生学习内驱力吗?不会,因为它违背了内驱力产生的本质。

我突然发现,“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这种思想本身就是错误的

内驱力来自哪里

内驱力是怎么来的?

内驱力是建立在个体内在需求的基础上的。为了满足需求,我们才会产生一种动力,驱使我们去行动。也就是说,我们得现有需求,然后针对需求,我们需要满足。而用来满足的事物就是我们的目标,为了获得该事物,于是内驱力就产生了,驱使我们去努力获得。

打个比方,只有你先感觉到饿了,你才会产生要吃饭的内驱力。如果你没有食物,你就会想努力获得食物。总之,先有内部需求,然后才会内驱力。

对于学习来说,同样如此。

只有当我们产生某种需求,然后我们想要完成某种行动,但是我们又缺乏行动需要的知识,这时我们就产生内驱力,去掌握这种知识,以此来帮助我们完成行动,达成目标

就比如说我们想开车,但是我们却不懂开车,那怎么办?就只能去学习,于是我们就产生学习开车知识的内驱力,就积极主动地学习了。

因此内驱力是建立在内部需求的基础上的,它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

先有了需求,然后才有内驱力,然后才会去学习,这才是学习行为产生发展的整个过程。

我突然发现,“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这种思想本身就是错误的

现在再来看父母眼中的学习行为:学习就是目的,指望孩子产生学习内驱力,为了学习而学习。

这个学习过程明显不符合正确的学习过程,因为它没有需求这个起始点,上来就要求孩子产生内驱力,然后去积极主动的学习,那试问学习内驱力建立在什么需求之上呢?由什么产生呢?

简单的说,对孩子来说,学习是没有目标的,他们内部没有需求,也就不需要去通过外部学习来实现内部需求,当然也就不会产生学习内驱力。

因此父母想要激发孩子学习内驱力的思想本身就有问题。

内驱力不用你激发,只要你能让孩子内部产生一个需要通过学习才能实现的需求,孩子自然就会产生学习内驱力。没有这个内在需求,你单纯的想要激发孩子内驱力,就是痴心妄想。因此要想让孩子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应该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为目标,而是应该以创建孩子的内部需求为目标,因为有了需求,自然而然就有了学习内驱力,这是必然的。

显然大多数父母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只是单纯地想让孩子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而努力,就是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所以也就难怪无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了。

我突然发现,“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这种思想本身就是错误的

如何促使孩子内部产生需求呢?

要想促使孩子产生内部需求,有且仅有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在我《用反馈培养孩子学习兴趣》专栏中也反复提到过:

一是给孩子树立一个目标

给孩子树立一个目标,当然这个目标必须是孩子认可的。那孩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去努力学习,于是也就有了学习动力。

比如说,孩子树立了一个“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长远目标,那孩子为了中华崛起就必然会去努力学习,学习内驱力也就自然而然的就有了。

再比如说,孩子产生了一个要上清华北大的长远目标,那为了考上清华北大,孩子可不就努力学习?

这种产生长远目标的孩子,往往表现得像大彻大悟了一样,从不爱学习变得主动学习,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开窍”。那具体如何帮助孩子建立目标,或者说如何帮助孩子开窍,这不是行大运也不是中大奖,而是有科学方法的,我在我《帮助青春期孩子开窍的科学方法》专栏中有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可以去关注学习。

二是构建一个特别的环境

在这个特别环境下,孩子只有通过学习才能适应,那孩子就必须学习。比如说孩子被丢在一个星球,这星球上只能通过自己种农作物才能获得食物,那孩子即使对农业不感兴趣,现在也会去积极主动的学习农业知识,不然他就会被饿死。

具体如何构建这样的环境,通过环境反馈来促使孩子学习,方法、理念我都已经分享在我的《用反馈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专栏中。

可以这么说,这个专栏介绍的方法、理念,整个全网都是独一份的,是最具操作性和普适性的方法。因为我们控制的是环境,不需要针对孩子,而环境是我们完全可以控制的。就像我上面提到的极端例子,你只要把孩子放在一个无人星球,他就必然会学习农业知识,任何人都会有这种反应。因此我们的方法是完全可以复制的,是最具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

父母只要按照我的方法操作,坚持3个月,就可以大概率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孩子   目的   星球   长远   将来   想法   主动   反馈   食物   父母   错误   需求   目标   思想   专栏   发现   环境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