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怎样调节心理疲劳(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的区别)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疾病是由心理、生理和环境三个方面共同决定的。其中心理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关注心理疲劳直接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身心健康。


我们通常意义的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生理疲劳指因连续工作或学习而造成的肌体能量过度消耗。常表现为肌肉酸痛、体乏无力、行动迟缓等。心理疲劳指脑力劳动,不完全是客观生理指标变化的反应,常常带有主观性,伴随着肌体生理方面的变化,中枢局部神经细胞由于持续紧张而出现抑制,使人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和兴趣明显下降,以致产生厌倦情绪。


心理疲劳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长期的心理疲劳,使人情绪低落、心境抑郁、百无聊赖、精疲力竭,进而引起心因性疾病。这些疾病包括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以及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消化道溃疡、糖尿病、心血管病、癌症等。过度的心理疲劳,无异于对生命的透支。


生活中我们怎样调节心理疲劳(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的区别)

心理疲劳时刻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我们心理疲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引起的:


1,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过度疲劳,以致身体和精神上无法承受。


2,由于家庭不和、工作受挫、学习不顺等因素影响,使人心情抑郁焦虑。


3,对所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


4,缺乏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比如周围噪音干扰或人为打搅。


5,长期从事单调重复枯燥的活动,产生心理饱和。


生活中我们怎样调节心理疲劳(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的区别)

防止和解除心理疲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要注意劳逸结合。工作要合理安排时间和轻重缓急,生活要有规律,重视积极性休息,适时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打球和步行等,以提高肌体的活力、精力和人体在应付复杂枯燥工作时的适应能力。从而避免因从事的活动过于单一而产生单调、消极的心境。同时,每天尽可能保证7~8小时的睡眠,这对消除疲劳有明显的效果。


第二、要培养对所从事的工作的兴趣。兴趣的产生与大脑皮层上的兴奋点相联系,对从事感兴趣的工作不易疲倦,而对从事没兴趣的工作易于疲劳。在工作中,如果发现自己对本职工作和一些科目不感兴趣,也不必紧张、忧虑而形成思想负担。应想办法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


第三、要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要求。凡事要讲究一个适度,不能对自己要求过高,根本办不到的事情不要硬拼蛮干,对自己力不能及的,就应放松压力,给自己松松绑,随便一些。


第四,要有明确目的。无论从事什么活动,一定要确立行动的目标,这样才能不断激励自己,以取得预期的成功。


第五,要创造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应与人为善,和亲友、同事等处好关系。经验表明人只有生活在融洽、快乐的气氛中,才能有愉快的心境、开朗的性格、健康的心身,才不易产生疲劳,即使感到疲劳也容易很快消除。


第六,要磨练意志。意志坚强的人不仅在生理疲劳时能继续顽强地生存下去,而且在心理疲劳时也能克服惰性,胜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达到确立的行动目标。因此,平时要从小事做起,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


此外,冥思遐想和瑜伽也可以带来身心的完全松弛,减缓身体的紧张,从而达到调节心理疲劳的作用。

#调节心理疲劳##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我要上今日头条#

生活中我们怎样调节心理疲劳(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的区别)


生活中我们怎样调节心理疲劳(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的区别)


生活中我们怎样调节心理疲劳(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的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疲劳   生理   心理   肌体   身心健康   枯燥   顽强   单调   性疾病   心境   意志   紧张   区别   兴趣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