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长期治疗的决心,高考逆袭成功的琪琪

琪琪的故事


轰轰烈烈的高考落下帷幕,很多省份陆续开始可以查分了,随着分数揭晓,真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其中琪琪一家的境遇不免让人振奋。

琪琪:医生,今天特意过来告诉您一个好消息,这次高考我超常发挥,高出二本线 70 分,谢谢您帮我制定的 2 年计划。

医生:这是我今天最开心的事情,今天你所获得成功归功于你的努力和付出、还有你们全家的配合。

时间倒转到 2 年前


琪琪妈妈医生,我女儿高一,自从她读高中以来,我发现她老是莫名其妙的发脾气,平时住校,周末回来也不和我们说话,一个人躲在自己的房间里,有时候多问几句就会哭。有几次我们半夜起来上厕所,发现她房间灯还亮着,也不知道她在干什么。

医生:她除了不和你们说话,在学校呢?老师怎么反馈呢?

妈妈:我们也不知道,不过我觉得她应该也没什么朋友,从来没看到她和同学出去玩。高中老师也不像小学和初中老师会和家长反馈。

医生:那她的成绩呢?

妈妈:成绩是一次不如一次,刚考进去的时候是年级 13 名,这次期末考都在后 1/3 了,我们也不要求她一定要考上大学,只要她开心就行。

医生:琪琪妈妈您先到候诊室等一会儿,我和孩子聊聊。琪琪,你能和我说说最近的状况吗?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琪琪: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感觉上了高中后,学习很吃力,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收效甚微。别的同学学的比我轻松,但考的比我好;尤其是一次比一次考的差,我自己都没信心了,也许我真的不是读书的料。

医生:如果你不是读书的料,你的中考成绩怎么可能是年级 13 名呢?

琪琪:我不知道,反正上课时候我老是会去留意我同桌他在看什么,看到哪里了,因为他成绩很好,所以我反而不去注意老师的上课内容,不知不觉就会漏掉很多知识点。

医生:事后会去查漏补缺吗?

琪琪:我每天感觉忙忙碌碌,但效率很低,有时候会虎头蛇尾,记性也越来越差,落下的东西越来越多,也不知道从何补起了。

医生:有把你的困惑和爸爸妈妈说吗?

琪琪:他们整天说,我们不要求你考几分,只要你努力就行了,什么叫努力就行,不就是认为我不够努力吗?我都懒得和他们说。

医生:你再回忆看看,有没有感觉很焦躁不安,做作业的时候或者在做自己不感兴趣的时候老是会有一些下意识的小动作。

琪琪:我从小就是这样的,小时候玩橡皮,现在转笔。而且不管是我的房间还是书桌都乱糟糟的,每次都找不到我要的东西,我妈总说我不像个女孩子,我也嫌她烦。

在和琪琪的访谈过程中,我留意到琪琪不停在撕那张挂号单。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通过病史收集和访谈以及结合心理的测评,琪琪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多动症。

很多家长或者老师会认为多动症是小学生所特有的疾病,其实并不尽然。多动症的核心症状是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多动冲动的症状会逐渐减少,而注意力缺陷会一直持续至成年。

尤其是一些高智商的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因为智商高,学业并不受影响,然而到了高中,学业压力越来越大,对注意力需求越来越高,这个时候光靠高智商不足以维持初中的学习优势。

再加上家长不理解,孩子除了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也会导致各种各样的情绪障碍,比如焦虑、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等。

因此 2019 年美国儿科协会强调 4-18 岁凡是以学习困难、厌学、情绪或者行为障碍前来就诊的孩子需要常规评估 ADHD。

2 年计划


ADHD 是一个慢性病,70%症状会持续到青春期,50%症状会持续到成年期,我们需要多方介入,综合管理,家、校、医共同参与。

针对琪琪的情况,医生给琪琪制定了 2 年计划:

对家长进行关于青春期孩子沟通技巧的咨询,以“爱”和“尊重”为指导方针;

挖掘孩子的优势资源,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与孩子一起探讨时间管理、组织计划、目标为导向的行为策略,并辅助于药物改善专注力;

每隔 3 个月随访一次,经过 2 年的努力,孩子自信心开始恢复,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也越来越有规划。

经过两年坚持治疗,经过家、校、医共同努力,终于收获了琪琪的金榜题名和高考逆袭。

*本文来源于《解读孩子学习力密码》

坚定长期治疗的决心,高考逆袭成功的琪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注意力   症状   缺陷   障碍   坚定   决心   家长   初中   成绩   医生   努力   高中   妈妈   感觉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