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肯德基里的这对父子,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生都富不起来


看了肯德基里的这对父子,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生都富不起来

在一座三线城市的某家肯德基里,一位中年爸爸正带着孩子用餐。

爸爸给孩子点了一份儿童餐,自己面前却只有一杯免费的白开水。

看到孩子狼吞虎咽地啃汉堡,爸爸冷不丁对孩子说了一句:

“你吃这一顿饭,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钱。”

那孩子目测刚上小学,有个7、8岁的样子,听完爸爸的这句话后,父子俩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小男孩低着的头若有所思,咀嚼汉堡的动作也慢了下来。

看了肯德基里的这对父子,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生都富不起来

他听懂了爸爸的话,也听进心里去了。

或许在那位父亲看来,自己今天抓住了一个绝好的教育小孩的机会。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既表明了家长挣钱不容易,教育孩子勤俭节约,又把自己塑造成了尽力去满足孩子需求的慈父形象。

但看到这一幕,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生都富不起来!

向孩子“哭穷”不是教育,是投毒

平心而论,我很能理解这位爸爸对孩子“哭穷”的心情。

只是,我不知道那个孩子,以后会如何消化这句话。

回顾小时候的经历,几乎所有的中国孩子,都是在饭桌上听着父母讲这些话长大的。

“多吃点,这个有营养,爸爸妈妈不吃都要省给你吃。”

“咱家的条件就这个样子,爸妈挣钱供你读书,平时不该花钱的地方就不要乱花。”

“这个学期给你报的培训班又是好几百一节课的,你要好好上,只要对你学习有用,爸妈就算卖血也会送你去上学。”

看了肯德基里的这对父子,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生都富不起来

也许在父母看来,这些不过是一些再平常不过的唠叨叮嘱,

有的父母“哭穷”并不是真穷,而是把哭穷当成一种教育策略,既能够当做拒绝孩子乱花钱的借口,又可以“借题发挥”让孩子懂得节俭和自立。

然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这些话说多了很可能成为孩子的精神捆绑。

在孩子们的视角里,父母说这些话的“潜台词”往往是:“爸爸妈妈挣钱养家,付出了这么多,所以你必须听话,努力达到我们对你的期望,否则就是对不起我们。”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看似“懂事”,实际上则是强行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不愿意和父母“开口”交流了。

看了肯德基里的这对父子,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生都富不起来

把委屈留给自己,把乖巧留给爸妈。

他们不敢争取,也不懂拒绝。

父母用哭穷换来的“懂事”孩子,最让人心疼。

美国杜克大学的一项心理学跟踪实验表明,经常接受“哭穷”式金钱教育观的孩子,养成节俭和自立性格的占34%,而养成吝啬或自卑性格的占79%。

看了肯德基里的这对父子,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生都富不起来

可见,家长整天向孩子“哭穷”,不是教育,而是“投毒”!

如果说物质的匮乏尚可通过努力赚钱而缓解。而因为“哭穷式教育”造成的精神匮乏,则会伴随孩子的一生,难以消除。

他们走在商场里,会觉得别人在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

看了肯德基里的这对父子,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生都富不起来

相中一条好看的裙子,第一反应不是自己穿上会多么好看,而是装作懂事默默哭泣;

看了肯德基里的这对父子,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生都富不起来

明明自己很优秀,却逃不出自卑的情绪;

看了肯德基里的这对父子,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生都富不起来

遇到好的结婚对象却觉得自己不配拥有。

看了肯德基里的这对父子,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生都富不起来

父母用哭穷养大的孩子,脊背是微弯的,动作是犹豫的,表情是怯懦的。

其实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哭穷”的父母,让孩子觉得生活只有沉重和辛酸,让自卑融进孩子的血液里,给未来的人生填上了灰暗的底色。

看了肯德基里的这对父子,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生都富不起来

“哭穷”的父母,养出“心穷”的孩子

作家埃德加·布莱索曾说:

如果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那他一辈子都会是个“穷人”。

“哭穷”不仅会让孩子产生悲观的情绪和压抑的性格,更重要的是,这会影响到孩子的价值观和格局。

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在父母“哭穷”的耳濡目染中,会形成一种“稀缺心态”,觉得钱是稀缺的,有钱才能幸福,哪怕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也依然用钱来衡量一切。

于是,他们彻底沦为了金钱牢笼中的困兽,无法突破狭隘的格局。

看了肯德基里的这对父子,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生都富不起来

一位知乎网友自述了自己的经历:

我从小就是在父母“哭穷”的影响下成长的,于是我养成努力学习的习惯,励志要靠自己改变生活。

大学毕业后,到了外企工作,现在月薪几万,但总觉得自己无法轻松享受生活。

最近几年,我很少给自己买新衣服,从不出去旅行,更别提买车买房了。

一花钱就心痛,只有把钱紧紧攥在自己手里才踏实,这是我真实的感受。

为了省点电费水费,有时候我会早上到公司洗脸刷牙,晚上下班之前把需要充电的全都在公司充好了才回家。

在亲戚朋友眼里,我可能就是那种有点小钱,但却特别小气、喜欢算计,还总爱到处占小便宜的人吧。

童年的经历,成了这位网友人生路上最大的阻碍,让他一辈子过着打折的人生。

看了肯德基里的这对父子,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生都富不起来

所以,不是贫穷限制了人的想象,而是贫穷的思维限制了想象的可能性!

做父母的,如果总是告诉孩子家里“缺”,我们没有别人好,其实就是一种贫穷思维的灌输。

陷入贫穷思维的孩子,哪怕再怎么富有,也是潜在的穷人。

心穷的孩子不敢享受生活,因为潜意识里,自己的享受,就是对父母的惩罚。

心穷的孩子不敢尝试新的东西、学习新的能力,认为“新的”便意味着要花钱。

心穷的孩子不敢追求更高的目标,只会紧紧攥着现在拥有的东西,害怕失去,不肯放手。

看了肯德基里的这对父子,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生都富不起来

不刻意哭穷,不虚伪炫富

伊朗电影《小鞋子》改编自一户穷苦人家的真实生活故事:因为物质的贫乏,少年阿里连双像样的鞋子都没有,只能和妹妹俩人分时段上学,共穿一双鞋。

两个孩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奔跑在一贫如洗的岁月里。

看了肯德基里的这对父子,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生都富不起来

可贫穷没有打垮这家人。

他们的父亲是一位园丁,周末他带着阿里进城做短工,挣到第一笔工资的时候。

他没有跟孩子抱怨贫穷,而是描绘着美好的未来。

在那辆破旧的自行车上,笑着对孩子许诺:“再难也要努力,爸爸总有办法的。”

看了肯德基里的这对父子,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生都富不起来

民国学者梁启超,曾在家书里教育孩子,梁家是寒士家风出身,无论生活富裕还是贫穷,都要谨守寒门家风,但他一再叮嘱孩子:

寒门家风并不等同于寒酸;不能因为节俭而亏了身体,对于学习、游历、增长见识的钱,也要该花就花。

同时他又教导儿女不能为了金钱而丧失尊严和人格,说道:

“切勿见猎心喜,吾家殆终不能享无汗之金钱也。”

看了肯德基里的这对父子,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生都富不起来

伊朗电影和梁启超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金钱观教育”这个问题上,最好的做法就是家长能够以身作则,不刻意哭穷,不虚伪炫富。

居富贵时,常怀谨慎之心;

处贫寒时,更需不卑不亢。

这,是比“炫富”与“哭穷”更深远的智慧。

做父母的,有时候不妨仔细想想,孩子想要的,其实真的不多。

所以,我们理当接纳、理解、肯定孩子的合理需求,不要在该谈感情的时候谈钱,把孩子对于爱的需求,解读为对于钱的索求。

看了肯德基里的这对父子,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生都富不起来

下一次,当孩子想买东西时,请不要告诉孩子,这个东西很贵,我们买不起。

不妨这样说:我们每个月都有预算,只是现在已经超预算了,所以下次再给你买。

下一次,当孩子乱花钱时,请不要一遍遍强调自己赚钱的辛苦。

不妨带孩子体验一下工作的辛劳,让他直观的体会挣钱生活的不容易。

跳出“哭穷思维”,为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让孩子才能拥有更高的格局,获得内心的富足,看到更远的风景!

看了肯德基里的这对父子,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生都富不起来

关注我,共对一樽酒 相看众生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孩子   伊朗   肯德基   家风   寒门   节俭   父子   穷人   贫穷   自卑   思维   金钱   爸爸   父母   需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