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儿女接连自杀:那些教育专家的孩子,都怎么样了?

文 | 小树妈妈

来源 | 成长树


跟一个好友聊天,她跟我吐槽:


「你也是做教育方面的,你觉得这些专家的话能信吗?


今天一个专家说打骂对孩子危害极大,明天另一个专家说不打不骂不罚,教育不出好孩子。感觉两个专家说的还都挺有道理。」


她说自己看了很多教育方面的书,可遇到孩子的问题还是会焦虑。


最后她还加了一句:不知道这些说起理念一大套的专家们,都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了。


其实我觉得,一个人的教育理念跟他有没有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世俗概念上的成功,是两件事。


不过换一种视角,看一下几位著名教育专家们孩子的故事,我想也有另外的意义。能看到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


心理学家儿女接连自杀:那些教育专家的孩子,都怎么样了?

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女儿:

数学曾考15分,如今……


我身边很多父母,都很喜欢听李玫瑾教授讲育儿方法。


李玫瑾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她表达观点的时候,也很接地气,没有说教感。


咱们也专门分享过一些李教授说的实用方法,可操作性很强。


李教授在说育儿话题的时候,也经常会用自己的女儿举例子。


她曾在演讲中提到:我的孩子并不是什么学霸,有一次女儿考完试主动给我念分数,从高到低,到了数学的时候,只有 15 分。


心理学家儿女接连自杀:那些教育专家的孩子,都怎么样了?


那时候她女儿已经上初中了,卷子是 120 分满分。


很多家长听完,可能会瞬间对孩子发火。


但李玫瑾却开玩笑地跟女儿说:你数学不好,纯属就是随了你爸爸的基因。


她对孩子的教育观是:宁愿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学,也一定要心理健康阳光。


她还认为,不应该用孩子的睡眠时间来换取好成绩,人一旦睡眠不好,心情就会变差。


心理学家儿女接连自杀:那些教育专家的孩子,都怎么样了?


为了孩子在第二天能保持好状态,她要求女儿最晚的睡觉时间是 10 点。


佛系的育儿态度,让女儿果然成了一个乐天派。


不过因为女儿是「学渣」,李教授也帮女儿想了不少退路。


比如曾鼓励女儿锻炼身体,希望她日后能够当个导游。


也鼓励孩子学音乐,觉得走艺术的路,也许对文化课没这么高的要求。


事实证明,艺术的路走通了,女儿对乐器很感兴趣,顺利考上了一所艺术院校,现在是一名普通的音乐老师。


虽然没有成名成家、没有大富大贵,但是孩子成为了阳光快乐的普通人,我想同样也是一种成功。


当然,考 15 分这件事儿如果发生在我女儿身上,我肯定无法这样一句玩笑而过。


考 15 分,跟基因不会有绝对的关系。


一定是方法上或态度上出现了问题,我会选择帮助孩子一起战胜这些问题。


心理学家儿女接连自杀:那些教育专家的孩子,都怎么样了?

著名心理学家华生儿女:

被给予厚望,却接连自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哭声免疫法」。


大概就是说认为孩子哭的时候,是在威胁父母,不要过去抱他。


孩子停止哭泣的时候,再过去抱他,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孩子坚强的品质。


这个方法的创始人,就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


心理学家儿女接连自杀:那些教育专家的孩子,都怎么样了?


他是行为主义研究的开创者,他有句名言: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随机把他们训练成不同的职业,可以是医生、律师、艺术家、企业家,甚至是乞丐和贼,不管他们的天赋、兴趣、能力以及血统。」


他认为,应该把孩子当作机器一样训练、塑造和矫正,而且要超脱情感因素,以免孩子养成依赖父母的恶习。


这个观点,影响了一代美国儿童,自然也包括他自己的孩子。


心理学家儿女接连自杀:那些教育专家的孩子,都怎么样了?


华生在养育儿女时,避免亲吻拥抱、不给他们轻易的满足、更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


当子女长大,心理上和性格上的缺陷显露无疑。


他的大儿子雷纳成了精神分析家,但是却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曾多次自杀,最后在 30 多岁时自杀身亡。


女儿同样多次自杀,最终身亡。


另一个儿子一直流浪,靠华生的施舍生活。


更可怕的是,这种心理上的问题竟然影响到了下一代人身上。


华生有个外孙女,外孙女曾表示,自己的妈妈沉默易怒,秘密酗酒。


而这个外孙女长大后,同样酒精成瘾,多次自杀……


心理学家儿女接连自杀:那些教育专家的孩子,都怎么样了?


至此,我想「哭声免疫法」对孩子的影响,应该已经很明确了。


独立和坚强这些品质,并不可能通过「孤立」和「狠心」的训练而来。


正相反,当孩子被悉心的关爱、被温柔的鼓励、被积极的回应,他们才会发自内心的爱自己、爱这个世界。


当有一天需要离开父母的怀抱,他们才更敢敞开心扉、勇敢的去探索,因为他们心里有爱和力量。


这些力量,也许无法给他们带来各种闪耀的头衔,但一定能让他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有能力幸福的人。


心理学家儿女接连自杀:那些教育专家的孩子,都怎么样了?

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卢梭

名垂青史,儿女却……


用名垂青史来形容卢梭,绝对没有夸张。


他是法国十八世纪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之一,代表作《社会契约论》《忏悔录》,每一部都享誉世界。


他还有被举世公认的头衔——伟大的教育家。


心理学家儿女接连自杀:那些教育专家的孩子,都怎么样了?


卢梭在著作《爱弥儿》中提出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在当时是突破性的。


他认为,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还要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


现在经常提到的“自然后果法”,也是出自卢梭的理论。


他主张应该把一切还给孩子,孩子错了,就让他自己去承当后果。


比如孩子早上不起床,就让他迟到,承担被老师批评的后果。


这种强调儿童是教育主体的思想,开辟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不亚于在教育届掀起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心理学家儿女接连自杀:那些教育专家的孩子,都怎么样了?

图片来源:电影《巴黎淘气帮》


卢梭在教育界的地位,绝非一般的专家学者可以比拟。


但是卢梭自己,却并没有成为一个成功的父亲。


他与情人一共生育了5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没有自己抚养,而是一出生,就被送到了育婴堂。相当于欧洲的社会福利院。


按照卢梭的说法就是“让国家抚养”。


心理学家儿女接连自杀:那些教育专家的孩子,都怎么样了?

图片来源:电影《寄生虫》


其实当时的卢梭,虽然生活不能算富足,但是把5个孩子全部送走,还是让人难以理解。


5个孩子,都没有名字。只有被送走的第一个孩子身上,曾留一下过一张小卡片,他后来也没有找过这些孩子。


没人知道他们是否健康平安的长大了,也没人知道他们过的到底好不好。


我想,伟大的教育家,未必是伟大的父亲。


但无论如何,《爱弥儿》都是一部影响了教育界的著作,值得每个父母看看。


心理学家儿女接连自杀:那些教育专家的孩子,都怎么样了?

著名教育家梁启超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最后说一位咱们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梁启超先生。


很多人知道他,是因为他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者。


其实他也是咱们国家近代教育的主要奠基人,认为欲兴邦必兴学。


他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应该是培养智、仁、勇兼备的人。


应该对孩子们进行趣味教育、情感教育,立志教育、就业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哲学教育。


他也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应用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心理学家儿女接连自杀:那些教育专家的孩子,都怎么样了?


几个孩子小的时候,哪怕他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跟他们聊天。


从生活琐事到家国大事,从天南地北到古今中外,只要孩子们有疑问,他就耐心解答。


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也会全力支持,鼓励他们去深造。


在外人面前,他是言辞犀利的战士;但是在几个孩子面前,他是慈爱亲切的父亲。


在梁启超的影响下,9个孩子,都成为国家的栋梁。


心理学家儿女接连自杀:那些教育专家的孩子,都怎么样了?


大儿子梁思成,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二儿子梁思永,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三子梁思忠,美国军校毕业,后来投身抗战。


四子梁思达,著名经济学家。


五子梁思礼,中国著名火箭专家。


长女梁思顺,近代才女,在诗词和音乐方面造诣极高。


次女梁思庄,精通多国语言,曾担任多所大学的图书馆馆长。


三女儿梁思懿,医学领域的优秀人才,也是学生运动的领袖。


小女儿梁思宁,早年参加了新四军,也是一名优秀的战士。


后人评论他家是: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做教育家、做父亲做到这种程度,绝对是莫大的成功了。


心理学家儿女接连自杀:那些教育专家的孩子,都怎么样了?


写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是,没有一种教育理念或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无论是影响世界的心理学家还是感动了几代人的大文豪,都未必能打包票说自己一定能教育好孩子。


最大的成功,还是来自爱、尊重和陪伴。


作为父母,我们不必焦虑。


而是最该把焦点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给孩子理解与尊重,帮助他走好自己的路就足够。


人生不是一场马拉松,正确的路也不止一条。


只要他眼里有希望、心里有力量,你就已经是最成功的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中央研究院   心理学家   卢梭   孩子   专家   外孙女   教育家   院士   儿女   身上   父亲   父母   女儿   著名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