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学习能力从小培养,巧用思维导图,让亲子阅读更有效


主动学习能力从小培养,巧用思维导图,让亲子阅读更有效

周末带锵宝参加了一场亲子阅读沙龙,在跟其他妈“阅读”妈妈交流时发现:虽然一些宝宝从小开始读绘本,但对阅读的兴趣并不高,甚至拿起一本书第一时间就会去找妈妈,自主阅读的意愿很低。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孩子不爱主动学习,根源在于亲子阅读的方法。

主动学习能力从小培养,巧用思维导图,让亲子阅读更有效

说起陪孩子读书,我们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个画面,妈妈拿着书讲故事,宝宝安静的听着,这实在是很大的误解。亲子共读的重点,其实在于“亲子”间的互动,绘本的作用更像是一座桥梁,越小的宝宝越是如此。但是问题来了,到底该如何跟孩子互动,问些什么问题,开发他对阅读的主动性呢?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好工具——思维导图。

主动学习能力从小培养,巧用思维导图,让亲子阅读更有效

思维导图(MindMap),也被称为心智图、脑图。它具有发散性思维结构,能够帮助我们将信息可视化表达。在亲子阅读中使用思维导图,有下面三点明显的好处:
1、思维导图把抽象的逻辑关系,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特别适合“读图期”的孩子。

  1. 思维导图具有极高的可拓展性,支持发散性思维
  2. 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亲子交互的过程,激发孩子主动思考的过程。
主动学习能力从小培养,巧用思维导图,让亲子阅读更有效

有些人可能会说,思维导图那不是大人用的思维工具么?这么小的孩子可以用么?

在《发展心理学》种皮亚杰认为:2-6岁的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在这个时期孩子对于空间、因果关系、认同、分类以及数量等概念的理解都在发展。

所以,如果宝宝已经2岁以上,我们就可以试着使用“思维导图”这种工具来辅助亲子阅读,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思考和表达。

主动学习能力从小培养,巧用思维导图,让亲子阅读更有效

在带领锵宝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我也经常用到思维导图这种工具对于绘本进行分析。我们一起“拆解”的第一本书是李奥尼的著名绘本《小蓝和小黄》,如果你也是第一次带宝宝做思维导图我强烈建议你用这本书开展,一来绘画比较简单,孩子可以全然参与,二来故事线和逻辑也足够清晰下面我就根据这本书,为大家拆解一下,该如何带孩子用“思维导图”进行亲子阅读。

主动学习能力从小培养,巧用思维导图,让亲子阅读更有效

第一步:带孩子通读绘本

拿到一本绘本,我们可以让孩子先自己看看封面,问问他看到了什么?蓝色和黄色!还有呢?还有他们抱在一起变成了绿色。再慢慢展开这个故事。相信宝宝们都会被这样充满想象张力的故事所吸引,那就为他读完整本书,有了整体印象以后再做思维导图。

第二步:家长搭架子

现在,我们要拿出一张白纸,做《小蓝和小黄》的导图了,对于孩子来说迅速把书中的内容抽象成导图确实比较难。因此爸爸妈妈可以先帮宝宝“搭架子”确定整体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问他这几个问题。

这本书的主角是谁?

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
结果怎么样了?

在跟锵宝一起做思维导图时,我们用了彩泥这种材料贴出小黄和小蓝,这样孩子会觉得更有趣,清理起来也比水彩更加简单。

主动学习能力从小培养,巧用思维导图,让亲子阅读更有效

第三步:宝宝重读绘本填内容

等框架搭好后,建议让宝宝再自己重新读一遍这本书,然后根据导图的框架来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如上图所示

事实一小黄和小蓝抱在一起变成了小绿

联系实际蓝色彩泥和黄色彩泥放在一起是否会变成绿色呢?

事实二小绿的眼泪是什么颜色的,黄色和绿色

大胆假设小红和小黄如果拥抱在一起,会是什么颜色?

求证:小红和小黄变成了小橙

Tips:从这本书出发,我们不仅可以带领孩子将书中的颜色混合基本知识填写在思维到图上,还可以启发孩子思考,各种颜色混合会变成什么样,可以带宝宝用彩泥做实验,把结果填在思维导图上,发展出新的故事。

主动学习能力从小培养,巧用思维导图,让亲子阅读更有效

读绘本带孩子做思维导图,最终并不是要得到一张漂亮的静态图片,而更要将关注点放在“思维”上,通过引导、提问,让这张图不断的生长、扩展。而同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将“思维导图”当做一种思考工具,久而久之形成发散且有条理的思维模式比如下面这两种场景。

第一种:当我们出去旅行时

让孩子自己准备旅行用品,可以用到思维导图。一般来说我们会找一张纸,将每一样想到的物品都列出来,但这样其实很杂乱。不妨搭建一个思维导图,将衣物、零食、玩具、日用品等分类,在将需要带的物品做成小纸条,让孩子分别贴上。

主动学习能力从小培养,巧用思维导图,让亲子阅读更有效

第二种:了解新知识时

孩子在成长中可能在某段时间,对某种东西很感兴趣,但是三分钟热度后,就不再去研究。而建立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他们持久搜集和探究某种知识。举个例子,锵宝有段时间对火山很感兴趣,我们就在笔记本里做了一个火山的思维导图,里面有火山形成的原因,火山的分类等等,有一次在看地图时,锵宝发现有一章叫做火山地震带,就忙不迭的去找出“火山思维导图”填补火山的分布。

后记:

其实对于亲子阅读来说,无论是思维导图,还是读后的分享,最重要的就是交流。书是信息的载体,但是只有经过思考和讨论,才能内化为孩子自己的知识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亲子   搭架子   种皮   思维   主动   火山   抽象   颜色   过程   能力   妈妈   宝宝   发现   孩子   工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