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做海量笔记,下笔时搜肠刮肚仍写不出!高效的笔记法助你破局

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写作这个软技能,它早已不仅仅局限于作家、文字工作者。

然而,当我们真的要写些什么的时候,却往往不知道从何写起,只好面对着空白的屏幕手足无措。

这时,你会发现当初读了那么多书籍,却不曾给你的写作带来任何助力,甚是悲哀。

殊不知,除了阅读海量的书,你还需要一个高效的笔记法,帮助你串联起曾经看到的精彩内容、曾经一闪而过的灵感和思路。

读书做海量笔记,下笔时搜肠刮肚仍写不出!高效的笔记法助你破局

01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从学生时代开始,老师便一遍又一遍地教会我们做笔记的方法。

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必然会有一本或者几本厚厚的独家秘诀,那便是他的学习笔记。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你我都需要面对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人脑的记忆是有一定容量的。

每一天,我们都会读很多章节的内容,都会学到很多的新知识、新理论,如果光靠大脑的短时记忆,恐怕很难真正学到东西。

于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辅助记忆的方法便随之诞生,那便是做笔记。

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吸收新内容、新知识,无论是听一场名人专家的知识讲座,还是在闲暇之余读一本好书,或者参加公司组织的专业培训,我们都需要随手拿着笔和纸。

听到特别触动自己的新观点、新想法时,我们都会默默地低头在纸上写一写。

当讲座结束时,当书本翻到最后一页,或者当培训散场时,看着手上的画得满满的笔记,我们才会有心安的感觉,才觉得自己是有收获的。

这就是做笔记的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提取要点,留住精彩的言论,记下一闪而过的创意。

然而,很多人在做好笔记后,回到家里便随手一扔,继续做其他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让我们怦然心动的想法都随着笔记的遗弃而尘封,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直到某一天,我们急需调取某一个金句、某一个思路、某一个出处时,发现搜肠刮肚还是想不起来。

好不容易想起了记载了某一本笔记本里,却翻箱倒柜也想不起来,只好捶胸顿足一番。

这样的痛苦经历,相信不少人都或多或少遇到过,或者正在经历着。

读书做海量笔记,下笔时搜肠刮肚仍写不出!高效的笔记法助你破局

02

难道我们的笔记真的就这么一无是处吗?

其实,并不是我们曾经所做的笔记没有用,而是我们没有科学有效地使用笔记。

在《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这本书中,德国的申克·阿伦斯博士极力向我们推荐了:卢曼卡片盒写作法,以全新的视角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写作。

该写作法是由20世纪德国重要的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所独创。

正是得益于他的卡片盒写作法,卢曼在他长达30多年的研究中,以学术高产著称,以惊人的速度出版了58本著作和数百篇学术文章。

那么,什么是卢曼卡片盒写作法呢,它的具体做法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神奇的卡片笔记法吧。

在书中,作者提到:“当读到值得记录的内容时,卢曼就会在卡片的一面写上书目信息,在另一面对内容做简要的笔记。这些笔记最终会被放入文献卡片盒里。”

简而言之,卢曼卡片盒的做法分为两步:①、把内容写在纸片上;②、把纸片存放进盒子里。

做好卡片盒以后,接下来就是不久之后查看这些简要笔记,并思考这些笔记与自己的思考和写作存在的相关性。

由此可见,卢曼卡片盒笔记法,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记录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记录下来的想法不断地形成想法集群,在我们需要输出时加以引用那些已有的素材,从而创作出具有全新的观点的作品。

做到了这些,我们再也不必发愁挠头搔耳还是写不出的困境了。

读书做海量笔记,下笔时搜肠刮肚仍写不出!高效的笔记法助你破局

03

既然卢曼卡片盒写作法如此有用,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使用这一卡片笔记法呢?

相比之前我们的惯常做法是,读到一本书的精彩内容和重要内容时,拿着笔在底下划横线,甚至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

其实,过了一段时间,这些笔记根本没有用,因为你还需要重新翻开书,一页一页地去找。

更让人无奈的是,花了不少心思和时间还是没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而卢曼卡片盒写作法,则改善了这一困扰我们已久的僵局。

具体而言,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我们要随手准备一支笔和一本小巧的笔记本,每当读到重点内容时,将它们全部写在小纸片上,并在纸片的角上编号,然后将它们收集到卡片盒中。

单个的笔记,其实是没有多大的价值的,它需要放置到上下文语境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

比如,我们要写一个关于毕业季的文章,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之前准备好的卡片盒里,从索引中提取有关于毕业季的名人名言,或者名家故事,加以引用。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更有信服力,内容才更详实。

由此可见,如果你想要拥有随时调取大量素材为我所用的畅快感,首先你要有前期的广泛积累,随时记录,然后思考和理解,最终通过写作来创作出全新的内容。

这就是从阅读到写作所必经的流程,也是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高效方法。

读书做海量笔记,下笔时搜肠刮肚仍写不出!高效的笔记法助你破局

04 写在文末

在《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一书中,作者如是说:“没有写出来的想法,其实是被浪费的才华。”

很多时候,“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确实让人很无奈,让人产生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读了那么多的书,我们似乎总会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都会了,实则我们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就像教育学上讲的“惰性知识”,那些不是自己消化理解又缺乏语境的“干货”,其实很难与我们的知识、情感和实践产生有效的连接。

因此,我们要学会有效运用卢曼卡片盒写作法,在平时的阅读和思考时,及时地做好笔记,正确放入卡片盒里,时不时拿来复盘思考一下,让笔记之间建立新的联系,从而迸发出越来越多的新思路、新想法。

学会了卢曼卡片盒笔记法,相信你的写作将会变得水到渠成!

-END-

欢迎关注@三姐爱读书,分享更多好书、更多人生感悟!跟我一起爱看书、爱写作,每天进步一点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高效   卡片盒   笔记   搜肠刮肚   都会   语境   德国   纸片   简要   海量   作法   卡片   想法   记忆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