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的“996”和机械的“体制内”,你选择进入哪座围城?

高压的“996”和机械的“体制内”,你选择进入哪座围城?

致敬梵高《向日葵》 简七插画师 豆

Hi,我是简七。


今天一早,朋友C给我发来消息说,「我还是决定辞职了」。说实话,还是蛮吃惊的,毕竟那曾经是他心心念念的目标公司,而且疫情期间,找工作恐怕不会太容易。


在这家知名企业工作到第三个年头,不知道是不是所谓的「三年之痒」,他开始频繁地跟我聊起职业规划的迷茫。


加班是家常便饭,每天都在被「拖着走」,不断应付新的工作量,却又是低水平重复的工作内容。


眼看就要三十岁了,C真的很想找到新的突破口。但眼前的工作状态,根本容不得他停下来思考。


所以,他纠结了小半年,选择了一个所有人都劝他不要贸然「裸辞」的时间节点,交了信。


高压的“996”和机械的“体制内”,你选择进入哪座围城?


跟C聊了很久,有些感悟,也有些办法,想与你分享。


高压的“996”和机械的“体制内”,你选择进入哪座围城?


01 另一种「体制内」


我毕业后就进了德勤,自己创业之前,先后在两家外企工作了六年。


十多年前,进外企是当时很多我的同龄人心中的理想工作(dream offer)。就好像今天很多年轻人,毕业后摩拳擦掌地想进BAT大厂锻炼一样。


不得不说,当年的外企,在人才培养、员工福利和整个管理架构上,都显示出了更高的专业化水平。


但是,在外企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往往会与企业形成「紧耦合」,待的时间越长,耦合性越强。一旦脱离了外企的光环,随之而来的,常常是很长一段时间的无力感。

小科普:耦合性是指模块间的关联程度的度量。


很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一件事——


外企的稳定,其实和国企一样,是另一种「体制内」。它的运作模式和管理体系的确完善,但久而久之,也会被这些东西束缚住,失去了冲劲。


在我融入之后,似乎不需要特别做一些创新和推动,事情就能按部就班地完成。甚至,创新在已经稳定的团队和流程中,会产生「排异」。


高压的“996”和机械的“体制内”,你选择进入哪座围城?


也差不多是二十七八岁的时候,我第一次有了职场的危机意识——


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我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把我像一条鱼一样,从水族馆的保温箱里,放到大海里,我能游得起来吗?


认真思考之后,我决定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之后,我开始了创业之旅,第一次体会到了跨次元的兴奋和乐趣。当看到自己的想法慢慢在手中长成一个雏形,再慢慢打磨成产品,投入市场,并被越来越多用户接受、喜欢的时候,内心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无可比拟。


高压的“996”和机械的“体制内”,你选择进入哪座围城?


02 变化,永无休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年后这段时间,很多人都在考虑换工作的问题。


前几天跟老友S吃饭,她说自己又准备回传统外企了。五年前,她从知名外企被挖到了一家互联网电商做高管,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生活在地狱。


最核心的问题,仍是只有工作没有生活。早八点开始早会,晚七点日终总结,每天按小时写工作计划,整个人像是上了发条一样。当然,作为高速发展中的互联网企业,996是基本配置。


我跟她分享了一些对大环境的看法。这十年间,中国已经进入到全球竞争的前列。


当下的很多龙头民企、互联网巨头公司,经过摸索,都已经生长出了一套更符合国情、更接地气、更高效的管理体系,不会比外资差;另一方面,过往资源和政策上对外资的倾斜也早已修正了。


同时,产业结构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互联网企业的「更新、更快」,不断改变着行业竞争格局,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我以为,外企的光环已陨落。为什么会想重回「体制内」呢?


高压的“996”和机械的“体制内”,你选择进入哪座围城?


S说,就像你说的,有的行业确实外企不再光鲜,比如2019年纷纷裁员的汽车行业。


但是,在一些高速增长的领域,外企仍然凭借先发优势和强大的组织能力,连续几年保持了超过两位数的强劲增长。


而这些企业,在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方面,是更有吸引力的。


听起来,她做了不少功课,但也深知都是「围城」,仍在纠结。


高压的“996”和机械的“体制内”,你选择进入哪座围城?


03 成长,以不变应万变


S的故事,C的故事,有一些共同点。


都去了高速发展、风头正劲的企业,都因为「忙得找不到自己」而痛苦地选择离开。


如果读这篇推送的你,也有类似的迷茫,我有几个小建议,供你参考:


1. 有些底气,是钱撑起来的


我给的第一个建议,自然是财务上的。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管你是否考虑过换工作,先做好财务上的储备,有备无患。


尤其是最近疫情期间,一些刚巧年前辞职换工作的朋友,碰到各家都招聘收缩的尴尬期。因为之前的财务准备不够,生活变得十分被动,找工作的心态也受到影响。从「好好换个环境」变成了「有份工作就好」,违背了初衷。


简单来说,两个准备。存够3个月基本开销的钱,以及买一套能够覆盖重大风险的保险。做好这两样,心里会踏实很多。


2. 保持理性,正视自己内心焦虑


如果你对现在的工作内容有很多怀疑,不妨正视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担忧,警惕鸵鸟心态。


试着把自己当成旁观者,做出更冷静和理性的分析,而不是沉浸在痛苦的情绪中。


例如像S那样查看一些行业数据,做一些行业相关的研究,获得更宏观的视角;


或者在日常工作之余,做一些具体的尝试,以及多和有经验的朋友们聊天,获得一些实际的感知。


就像我7年前,先利用业余时间写公众号,半年之后才正式辞职,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简七读财」的事业中。


这些分析和行动,可能会让你更客观地看待手头的这份工作,或是,更接近你心仪的下一份工作。


3.刻意塑造、并定期盘点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外部环境始终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所以稳住自己的基本盘,就显得格外重要。


时不时地跳出当下的工作问问自己,我取得的成绩,是平台给予的,还是自身的实力?如果换个赛道,现在有哪些技能或能力,是可以直接「迁移」的?


比起一份高薪的工作,「不怕失业」的能力,才更让人安心。


在对的方向持续付出努力,不要只看短期的回报,这些投入最终都会在你身上留下烙印。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有人问我,”你之前的辛苦不是都白费了?审计经验、税务知识、痛苦的CPA/CTA备考...“


但其实现在的我,依然感谢在德勤学到的税务/财务知识、良好的工作习惯。这些技能,是会一直跟着自己的。


4.让自己永远处于成长的状态


如果觉得受到制度框框左缚右束,不如试着鼓起用勇气东碰西戳。可以多戳破几个洞,或甚至翻过一座墙。每一次小小的突破,我相信,都会让你有所成长。


我当然不鼓励大家盲目地转换赛道,但如果你决定要换一条路走,还是需要衡量、分析一下,自己做这件事的优势在哪里?是不是有坚持至少三年的准备?


最后,分享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每过一段时间读起,我都会有更深的感受。


「自由,就是你对于不确定性的安住程度。你能够多大程度的接受那种不确定性带给你的焦虑,你就可能有多自由。」


-跟我聊一聊:你是如何客服职场焦虑的?


——————◆◇◆——————

私信回复“礼包”,免费领取《从0开始学理财大礼包》

(点击头像进入我的主页,头像右边就是【私信】按钮啦)

欢迎加入我的圈子↓,本圈子永久免费,每天分享普通人也能听得懂、用得上的理财方法!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保温箱   体制   赛道   礼包   围城   外企   焦虑   高压   内心   年前   痛苦   程度   圈子   财务   机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