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季学生跳楼事件频发?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5月6日晚6点,西安一名9岁的小女孩,因为无法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从15楼跳下,自杀身亡。

5月27日,陕西延安一学生因复课之后开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被家长训斥之后选择从自家阳台跃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6月4日,江苏省常州市的一名11岁女生缪可馨,上完班主任的作文课后,从该学校四楼坠楼身亡。

正值朝气蓬勃的年龄,美丽的生命却因为一次错误的选择而就此终结。

前阵子,上海政委在公布初高三"二模"成绩之后,还附加了一份调查报告:线下复课依赖,上海初高三跳楼学生跳楼频发,自杀人数已经高达24人(这个数据或许会增加)。疫情过后,学生们时隔几个月再次踏入校园,后又迎来考试季,作业量迅速增多,学业压力随之而来,最后导致了一件件悲剧产生。

跳楼事件层出不穷,自杀数据触目惊心,这使全社会的目光都放在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上。

随着疫情态势逐渐好转,孩子们都重回校园,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特殊的开学季。期间,开学焦虑、学习压力过重、人生观坍塌、亲子关系矛盾都是伤害孩子内心的"利刃",损害着孩子的心理健康。

除了学习情况,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也非常值得重视,这比起优秀的学习成绩更加重要。

考试季学生跳楼事件频发?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一、 孩子的心理健康总是崩溃,究竟是谁的错?

因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寒假变成了史无前例的超长假期,本来孩子应该借此机会在家休整,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复课之后孩子会不适应,心理落差变大。

回看这一桩桩悲剧,其实都是小事:作业没写完怕被批评、测验考试成绩不好、与父母发生争执,和同学有了口角……

然而,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成为了孩子们前进的绊脚石,孩子们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在复课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各地已经发生了多次学生跳楼的悲剧,理由不尽相同,但是背后都指向一个问题——心理健康。

考试季学生跳楼事件频发?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1、沉重的学业压力使孩子窒息,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8年,一部黑色喜剧电视剧《天空之城》播出,在"天空之城"小区居住的家庭都是达官贵族,住着顶级豪宅,过着令人羡慕的富人生活。

很多人会想生长在富贵人家的孩子应该都是幸福乐观的,衣食无忧成绩优秀,他们享受着韩国顶级0.1%的资源。"天空之城"只不过是表面上的安宁,实则有着自身的一套"暗黑体系"。

面对教育问题的不安和阶层焦虑感,不论是在哪个家庭,都埋藏着祸根。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胜人一筹,要找最好的私人辅导,期待能够这一次大限度的提高孩子的成绩,父母们不惜投入无数的金钱,努力掘取韩国最好的教育资源,逼迫孩子上一流大学。

然而不顾及人性的教育和诱导,把孩子对未来的期望通通变为压力。

最终的故事真正的提醒家长们,反思自身的教育方式,并且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沉重的学习压力就是如今教育体系下非常残酷的现实,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开导孩子,适当减轻孩子的压力,那么孩子很可能会因为身负重担而放弃前行。

考试季学生跳楼事件频发?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2、强烈的控制欲、剥夺孩子的自主感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

电视剧《小欢喜》中,单亲妈妈宋倩和女儿英子之间的相处非常"虐心"。

英子品学兼优,聪明乖巧,表面看上去她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在懂事听话的面具下,其实暗藏着涌流。

母亲宋倩是个典型的强控制欲形的母亲,把生活管控地事无巨细,将英子学业的计划规定到每分每秒。逼英子吃药膳、早晨空腹吃海参,在英子卧室安装一大扇玻璃窗,方便随时监管……

在妈妈强烈的控制欲下,英子感到处处受限,成为了傀儡。

在自主感被剥夺之后,英子彻底崩溃了,歇斯底里地喊出:"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每时每刻都被控制的孩子,注定走不远,要么太过依赖父母,要么总想着逃脱父母的牢笼。一个孩子找不到自主感和成就感,那么心理健康就会产生很大的隐患,创伤植根于内心,隐隐作痛。

考试季学生跳楼事件频发?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二、 积极心理学:孩子的心理健康需重视,三大因素教你养出积极向上的孩子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博士的研究表明,三个因素决定孩子面对困难和挑战是悲观还是乐观:

1、因果分析:客观理性地看待自身,孩子懂得衡量轻重

回看这么多孩子,轻生的悲剧,他们在思考的时候都有一个非常重大的误区,那就是不能够客观理性的看待自身,也不能以正确的态度解决问题。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孩子不懂得衡量轻重,不知道该以怎样的方式面对挑战和失败,所以他们往往都选择了最"直接"的一了百了的方式。

当孩子成功的时候,加上应该把成功的原因归结为孩子个人的特长和努力。对孩子进行鼓励的时候,应该把重心放在个人努力,慢慢孩子就能够建立自信心,也会以一个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外界。

考试季学生跳楼事件频发?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2、批评方式:批评应当温和,而非夸大其词

鼓励和批评都是共生共存的,家长不可能一直鼓励孩子,也不应该只批评孩子,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就是家长的必修课。

在批评方面,要培养孩子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就必须选择一种恰当的批评方式,应当温和轻松,给孩子留有改正的余地。比如当孩子因为太懒,考的不好的时候,家长可以对孩子说:"你如果认真复习,肯定不止这个分数,你看这提升空间可大了。"

除此以外,有些家长一看到孩子的失误,就会夸大其词,最常见的反应就是把糟糕的结果放大。比如孩子只做错了一道数学题,家长马上在一边说:"这么小一道题都不会,那题怎么可能会做啊?这数学成绩搞不好,其他成绩肯定接着遭殃。"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家长应当做到实事求是,给孩子一个客观的反馈,那么孩子才能以一个健康的心态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考试季学生跳楼事件频发?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3、期望值:适当的期望才是推动孩子的最佳力量

很多父母把孩子的未来都押注在一场考试上,罔顾孩子心理健康来赢得这场赌博。父母每一份殷切的希望和期待的目光,都变为了孩子身上最沉重的包袱,以至于压的孩子无法喘息。

同样,孩子也会因为这样沉重的教育氛围而变得一心只注重学习成绩,一旦出现了错误和失败,这回沉浸在悲伤和愤怒之中。在所谓的"绝境"中看不到希望的孩子,很可能会选择最极端的方式来思考和行动。

当然,每个父母都对孩子有殷切的希望,但是期望值的大小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以及成长健康。期望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成为孩子不断向前的动力,督促他努力的学习,也许可能会因为期待值太高、支配过多,而扼杀孩子原有的活力。强烈的压抑也会导致孩子人格扭曲,最后也只是得不偿失。

适当的期望才是推动孩子的最佳力量,家长应当合理的设置自己的期望值,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目标,而且还要学会"竖向比较",让孩子自己和自己比,不要跟着他人的影子乱走。

我是奶果妈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心理健康   孩子   作业   期望值   疫情   悲剧   沉重   批评   重视   家长   父母   成绩   压力   努力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