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儿子进入14岁,行为开始让人“揪心”,难道越大越差劲?

文|凝妈

儿子马上15岁了,自从进入14岁以后,一些行为变得越发让人“揪心”,总是到了要激怒你的程度。虽然一直在隐忍,小心翼翼地对待他,也难免会因为一些事情不得不说,而引起冲突。那天,同学的妈妈也说起,在家里经常打起来,实在不知道怎么管教这个时期的孩子。

自从儿子进入14岁,行为开始让人“揪心”,难道越大越差劲?

不只是我们普通人有如此深切的感受,一些名人明星也逃不过这个魔咒。作家麦家曾在朗读者中提到儿子青春期时的表现,儿子关上房门整整三年,只要交流就会冲突,陪伴他就像陪伴一头老虎。演员海清家的儿子各方面优秀,被称为神仙儿子,马上进入14岁了,海清却感觉他的成长期来得比较猛烈,不像小时候那样好带。

自从儿子进入14岁,行为开始让人“揪心”,难道越大越差劲?

这几天在看《正面管教图解版(13-18岁版)》,书中提到,青春期的孩子处于一种“危机”之中,“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了辩证的双重含义:这个时期是“危险”的,但同时也蕴藏着“机会”。

到底有哪些危险,我们又如何抓住机会呢?

自从孩子进入14岁,行为开始让人“揪心”

当我翻开目录,一条条看下去,发现孩子的问题行为,在这里都有写到。原来不是我家孩子格外差劲,特立独行,而是这个时期的孩子普遍都有这样的特征。

书中提到了13-18岁孩子出现的27种叛逆行为,我回顾分析了一下,下面几大类情况表现格外突出,总是因此发生不愉快。

自从儿子进入14岁,行为开始让人“揪心”,难道越大越差劲?

孩子不听话、不喜欢和我们交流:我们想了解孩子的各种情况,身体怎么样?和老师同学相处得是否融洽?心情如何?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当我们问孩子的时候,得到的答复一般是简单的一个字“嗯”,或者是闷不作声,或者是不耐烦地“不用你管”。孩子宁愿拿着手机看视频,也不愿意多看你一眼,和你多待一会儿。孩子和同学约好出去玩,也不想告诉你一声,回来的时间也不确定,却不想给你回复一个消息。

自从儿子进入14岁,行为开始让人“揪心”,难道越大越差劲?

孩子作息时间不规律:孩子有时候回家倒头就睡,有时候又忙到深夜。有时候凌晨四五点钟起来学习,有时候日上三竿都叫不醒。这就意味着,时而作业做不完,时而身体不舒服,真是让人头大。

自从儿子进入14岁,行为开始让人“揪心”,难道越大越差劲?

孩子不注重个人卫生和内务整理:孩子忽然变得不爱洗澡了,让他去洗澡,烦烦地答应着,可是转头已经睡着,对你的建议不予理会。 至于自己的房间,大部分时间是乱乱的,被子不叠,衣服扔满床,废纸堆了一地,说是垃圾场都不为过。

自从儿子进入14岁,行为开始让人“揪心”,难道越大越差劲?

14岁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让人揪心的行为,难道越大越差劲?

14岁青春期孩子这些让人揪心的行为,是他故意为之吗?我们错怪了孩子,是导致冲突的根源,所以要了解孩子出现问题的本质原因,学着走进孩子的世界。

孩子到了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剧烈的变化。我们最清楚的一个问题是,由于激素分泌的原因,开始长胡须、长青春痘、开始变胖,孩子开始不喜欢现在的自己。此外,还有一个我们不太了解的问题。

自从儿子进入14岁,行为开始让人“揪心”,难道越大越差劲?

《青春期大脑风暴》中提到,孩子的大脑会进行突触修剪、生成骨磷脂,这两重变化会重塑孩子的大脑,孩子开始思考个性问题,开始探索生活、友谊、学习的概念的深层意义。

孩子在心理上出现的变化是,开始从对父母的完全依赖过渡到自我完全独立,孩子要先学会自主,才能学会独立。

在这样的前提下,孩子喜欢独处,更需要和同龄的朋友交流,而不喜欢和父母交流。父母关心的问题,诸如成绩、睡眠、健康则正是孩子反感的问题,交流自然不通畅,父母越是想和孩子沟通,孩子越想逃离。

自从儿子进入14岁,行为开始让人“揪心”,难道越大越差劲?

即使没有社会因素的影响,孩子的睡眠也会不规律。因为孩子的激素改变会影响孩子的睡眠:睡眠变轻,深度睡眠比重减少了约35%;生物钟紊乱,23点相当于20点,7点相当于4点。

自从儿子进入14岁,行为开始让人“揪心”,难道越大越差劲?

当孩子洗澡的时候,看到自己身体的变化,会感到奇怪和焦虑,不愿面对“变丑”的事实,想通过减少看自己的次数获得心理安慰。家长的不断催促,也让他感到厌烦。

自从儿子进入14岁,行为开始让人“揪心”,难道越大越差劲?

孩子不喜欢整理房间,自己并不会觉得不妥,他觉得乱也没有妨碍他的学习和生活。当然也是他现阶段内心混乱的表现。而且不收拾房间,说不定还能逼迫父母少去他的房间,让他获得清净。

自从儿子进入14岁,行为开始让人“揪心”,难道越大越差劲?

面对孩子的行为,家长应该如何面对

我们理解了孩子的行为,内心会平静很多,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就不会特别激烈,而是用同理心去看待问题,理解他。

方式一,少唠叨多倾听

过多的唠叨会让孩子出现信任危机,丧失价值感。比如早上叫孩子起床,他可能已经在学习,他会感觉到父母对他的不信任。他也可能正准备起床,你的参与让他感觉自己很无能,这么大了,还不知道几点起床吗?放到睡觉、洗澡、收拾房间等日常小事上,孩子也是同样的感觉。

对待青春期的孩子,不能再像对待小孩子那样无微不至,而是把他当作能独立自主的大人看,让他自己决定一些事情。当出现问题后,让他自己承担后果,记住的教训更加深刻,孩子犯错误也会越来越少,你会更加省心。

要想和孩子交流起来,就围绕孩子感兴趣的问题展开,多让孩子说,我们扮演一个忠实的观众。比如孩子可能喜欢动漫、喜欢电子产品、喜欢哪个电影明星,我们就和孩子交流这些话题,让孩子当老师,给我们上上课。孩子讲完之后,我们提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孩子进一步解释。这样一来,能适当延长交流的时间,也能增加谈话的深度,还能让孩子获得价值感。

自从儿子进入14岁,行为开始让人“揪心”,难道越大越差劲?

方式二,肯定感受分享经验

我们应该赋予孩子感受的权利,当孩子不愿交流、不想睡觉、不想起床、不想洗澡、不想收拾房间时,我们一味地责备孩子,只会让孩子反感。孩子也不想成为一个天天让家长数落的人,而是因为一些现实情况做不到,你的责备只会加重他的负罪感、让他变得更加情绪化。

当孩子状态不佳、做事不情愿时,我们要肯定他的感受,告诉他“我知道你想自己待一会儿”,“我知道你没有办法早睡觉”,“我知道你不情愿洗澡”,“我知道你不喜欢收拾房间”,同时告诉他“我像你这个年龄时也有这些表现,但是我后来发现还是改变一下更好。”

说这些话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下一步他就愿意接受你提出的建议。说完之后,我们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自己先做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他有条件按照我们的建议去做。

自从儿子进入14岁,行为开始让人“揪心”,难道越大越差劲?

方式三,循序渐进不要勉强

不要指望我们一说,孩子就会听,都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我们要学会慢慢等待。欲速则不达,你越是想让孩子改变,越是盯着孩子的行为,越是看孩子不顺眼,越是焦虑,越是会对孩子发火,我们前期所做的一切将会前功尽弃。

孩子就像蜗牛,需要慢慢爬。我们就是牵着蜗牛的人,只能慢慢走,才能让孩子跟上步伐。

发现儿子在收拾卫生这件事上开始行动起来了,会在休息日,将房间整理、打扫一遍。自己主动买了一些文件框,将用完的试卷,按照科目分类放置,看上去整齐有序。做完手工,一地的碎屑,会用吸尘器仔细清理一遍。孩子也有自己的追求,不需要我们督促,自然会去做。

自从儿子进入14岁,行为开始让人“揪心”,难道越大越差劲?

看完《正面管教图解版(13-18岁版)》,内心会变得平静下来,孩子的问题不是个性问题,而是共性问题,也是常识性问题。只要我们针对自家孩子的问题,努力去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就会在危险中获得无限机会。

自从儿子进入14岁,行为开始让人“揪心”,难道越大越差劲?

这本书解析了13-18岁少年的27种叛逆行为,提供了18种正面管教方式,贴近生活,很实用。用分步图解+漫画形式,降低了阅读难度,让家长轻松上手。这套书还有0-12岁版,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选择,有需要的家长点击链接即可下单。

正面管教图解版 0-12岁版/13-18岁版 任选# ¥56 购买

我是@凝妈悟语,两个孩子的妈妈,致力于培养阳光积极的孩子,欢迎关注我,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5

标签:揪心   儿子   差劲   青春期   睡眠   大脑   冲突   内心   房间   时期   家长   父母   身体   方式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