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读3年北大,却无奈退学复读上清华,背后的原因让家长们醒悟

文|凝妈

2020年湖南高考状元杜青云,是让多少家长羡慕的孩子,不过也是表面光鲜,背后却有一段心酸的往事。

2016年,16岁的杜青云以湖南省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北大光华学院,可是大三快上完的时候,杜青云办理了退学手续,让人大跌眼镜。

杜青云不喜欢自己的专业,退学前已经挂了大约20个学分。他也难以融入那个环境,和同学交流不在一个频道上,同学聊的内容,他不感兴趣也听不懂。羡慕同学的消费观,效仿却被父亲呵斥。和室友相处不融洽,沟通也没有结果。他感觉自己成了集体的边缘人,各种不愉快,最终还是办理了退学手续。

学霸读3年北大,却无奈退学复读上清华,背后的原因让家长们醒悟

重新回到高中校园,复读一年,又找到往日生龙活虎的感觉。虽然不是很努力地刷题,依然名列前茅。在2020年高考中,考了698分,加上20分的少数民族加分,他成了湖南省高考状元。最后按照自己的兴趣进入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开启了新的人生。

一直以为孩子考入大学,就万事大吉了,尤其是考入国内顶尖学府,那不就是平步青云了吗?其实完全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简单,原来孩子考入大学,只是又一次新的开始而已,还有很多不可预测的事情。

像杜青云这样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本应该一帆风顺,却如此坎坷。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获得3点启示,有助于帮助孩子们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学霸读3年北大,却无奈退学复读上清华,背后的原因让家长们醒悟

心理的养育大于对分数的追求

杜青云上高中时成绩优秀,心情愉快,和老师同学友好相处。上大学就变得成绩平平,不思进取,以边缘人的身份自居。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在他大学以前的阶段,父母追求的是分数,而没有关注他的心理抚养。

在高中时代,分数让他扬眉吐气,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他很轻松就可以获得高分,生活在一个舒适区。一旦进入大学,要和来自全国各地优秀的孩子竞争,优势就不是特别明显,心理上自然会出现巨大的心理落差。

众星捧月般的生活一旦结束,就会迎来各种其他烦恼。看到同学们消费很高,谈论的话题他都没有听说过,不自觉地产生自卑心理。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心里没有他人,也为他和室友关系不好埋下种子。

学霸读3年北大,却无奈退学复读上清华,背后的原因让家长们醒悟

所以,家长不要一味关注分数,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养育。李玫瑾教授就曾经强调过心理养育的重要性,心理养育包括情感、性格、观念这几个方面。

比如,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做没有意义的攀比,不把挣大钱作为人生第一追求,认识到自己拥有的就是最好的。正确看待自己的家境,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适度消费,杜绝漫无目的的过度消费。

比如,让孩子学会用他人思维考虑问题,不要钻牛角尖。如果周围有不友好的声音,先反思自己,是不是哪些言行有问题,进行自我批评。先解决自身问题,再考虑他人问题。减少抱怨和指责,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就不会自怨自艾。

学霸读3年北大,却无奈退学复读上清华,背后的原因让家长们醒悟

孩子的兴趣要高于父母的理想

杜青云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并不是自己的理想,而是父亲的安排。父亲认为北大毕业后,随便去哪个企业,都是几十万。父亲对杜青云的期望就是当大官、挣大钱、管很多人。杜青云深知,父亲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但强扭的瓜不甜,杜青云上大学后不想听课,做什么都感觉了无生趣,这也是他后来坚持退学的原因之一。第二次高考之后,他开始重构自己,终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兴趣,只是被父母打压了。父母只想让孩子走一条稳妥的路,却往往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这样做常常会让孩子感到痛苦。

《犹太人的家庭教育》中提到,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孩子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才会主动、持久地进行学习。

不允许孩子做感兴趣的事情,无疑是给孩子关上了一扇厚重的铁门,让孩子在黑暗中踽踽独行。

在帮助孩子做人生抉择的时候,要考虑孩子的兴趣,赋予孩子选择权,父母只是作为一个指路明灯,在孩子迷茫的时候进行指点,而不是完全替孩子做决定。

学霸读3年北大,却无奈退学复读上清华,背后的原因让家长们醒悟

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切莫揠苗助长

杜青云16岁就上了大学,而且是人才济济的北京大学。但他后来出现退学的问题,难免让人联想到揠苗助长。像杜青云一样的孩子,出现早慧的征兆,并不是坏事,但是也存在一些隐患。

16岁是大多数孩子上高中的年龄,孩子本来阅历就浅,再加上只注重分数,不注重心理养育,心智还不够成熟,在社交、自理能力方面都有欠缺。在一个被安排好的环境中,容易适应,换一个需要自己自主的环境,就很难融入其中。尤其是进入一个成人校园,难免会不适应。他和同学的关系不融洽,其实也有年龄形成的代沟起到推动作用。

除了适应环境外,将来的发展也是差强人意。我们已经见过报道,年龄很小就上大学的孩子,最终没有成才的不在少数。

学霸读3年北大,却无奈退学复读上清华,背后的原因让家长们醒悟

比如王思涵,14岁考入沈阳工业大学,4年后,却因为“除英语及格外,其他科目成绩为0”,被学校“责令退学”。

比如刘汉清,16岁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痴迷研究数学,而其他科目不学,直接挂科,其数学推理也没有得到数学家的认可,最终因为挂科太多,而导致退学。

孩子就像禾苗一样,有自己的成长规律,需要我们进行尊重,最好让孩子按部就班地成长,在什么年龄做什么事,让他适应每个年龄段的节奏。

斯宾塞也在《快乐教育》中提到,父母应该像尊重大自然的规律那样,尊重孩子的心智成长规律,顺应孩子的发展需要,给他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

学霸读3年北大,却无奈退学复读上清华,背后的原因让家长们醒悟

看完杜青云的经历,直观感觉就是他应该拥有更好的人生,却凭空多了这一份曲折的经历。作为未成年孩子的父母,我们应该从他身上吸取教训,好好引导孩子,让孩子不要重蹈覆辙,健康快乐地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是@凝妈悟语,两个孩子的妈妈,致力于培养阳光积极的孩子,欢迎关注我,育儿路上一起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揠苗助长   光华   清华   分数   北大   规律   父亲   无奈   年龄   父母   兴趣   成绩   原因   同学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