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时期的鍪出发,谈谈秦汉炊具的设计演变

中国传统器具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造物思想。炊具是饮食文化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炊具的设计发展和演变的研究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让传统的器具也得到了发展。炊具作为生活器具中的一部分,它的造型和设计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的生活和审美习惯。

这篇文章将从不同时期鍪的演变说起,聊聊秦汉时期的炊具设计的发展与演变。

什么是铜鍪?

从不同时期的鍪出发,谈谈秦汉炊具的设计演变

"鍪似釜而反唇",或说"鍪,小釜类"

鍪(móu)是指古代打仗时戴的盔;又指古代的一种炊具,作用相当于锅。鍪一般是圆底,肩有一耳或双耳,流行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器物,是釜的一种变体,圜底釜的口部缩小并加长成脖颈,便成了鍪。

铜鍪是一种流行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器物,是巴蜀青铜器中颇具特色的容器。除了四川之外,在陕西,河南,湖北,广东等地均有出土,在墓葬中经常与鼎伴出,是秦人使用的器物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

不同时期的鍪

① 战国时期的鍪:与甑配套烹饭

鍪最早出现于战国中期四川一带的蜀人墓葬中,大件、小件铜器均有,数量众多、种类复杂。考古发掘出来的鍪一般束颈、鼓腹、圜底,肩部有环状单、双耳,陶鍪亦有无耳者,战国晚期秦墓多出土单环耳铜鍪。甑则是中国古代的蒸食用具,底部有许多小孔放在鬲上蒸食物,用来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将甑中的食物煮熟。

战国时期,巴人的青铜制造业在商周时期的萌芽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青铜工艺逐步成为巴族地区带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手工业。无论是铸造的质量,还是装饰技法,以及对青铜器原料的配料等,均达到了相当高的技术水平。

鍪是秦文化与巴、蜀文化融合的产物,自从秦统一六国之后,就出现了一大一小不对称双环耳形鍪,区别于之前圜底的设计,鍪底还出现了三足,更加满足人们的需要。

从不同时期的鍪出发,谈谈秦汉炊具的设计演变

战国带盖铜鍪

这件战国带盖铜鍪敞口粗颈,腹部圆鼓而深,钮旁阴刻一蜘蛛状纹,近盖边处饰一周回纹与联珠纹组成的图案,并间刻一组巴蜀符号。底下有三条较矮的兽蹄足,肩颈部有一只圆环形耳,是鍪的标准式样。

由于在表面通体鎏金,尽管有所脱落,却仍光彩照人,实为汉代铜鍪中的精品。在一些鍪中发现有骨头的残渣,比如鸡骨、鱼骨,这也说明了鍪可以作为烹饪肉类的炊具之一。

②汉代时期的鍪:大多单独使用,用于温饭


从不同时期的鍪出发,谈谈秦汉炊具的设计演变

龙首柄青铜鍪 现藏贵州省博物馆

西汉以后,青铜器开始脱掉商周青铜器的繁缛与神秘的外衣,改变铜器功用,融入日常生活。配图中的龙首柄青铜鍪就是在战国时期的鍪的基础之上的生活中的拓展。

区别于圆环型耳的设计,龙首柄的设计对于日常家用更轻巧实用。虽然青铜器被制作的更加轻便,但是对美的追求却一点没有减少,器皿錾刻了纹饰增添了美感,更增加了生活的味道。

秦汉炊具的设计演变分析

陶制的炊具是最古老的的炊具形式,到了秦汉时期,陶制炊具虽然仍有使用,但是已经在生活中不那么普遍了。

鍪在战国早期起源于巴蜀,战国中晚期秦灭巴蜀进入关中,后被改造成为秦器物并随着秦的统一战争遍布各地。

战国时期,青铜制造业在商周时期的萌芽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青铜工艺逐步成为巴族地区带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手工业。无论是铸造的质量,还是装饰技法,以及对青铜器原料的配料等,均达到了相当高的技术水平。

①政治经济背景

秦汉时期的器具的成就是在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在继承了先秦炊具的设计的同时创造出了许多新的炊具类型,这是和当时的经济,政治因素密切相关的。

秦朝统一六国实现了从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转变,在此基础之上,汉代则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很多的手工业者都有自己的时间和经历去制作,这也大大的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这样的政治经济背景下,让秦汉时期的器具的设计,走上了另一个高峰,在融合各个地域的生活形态,秦汉时期的炊具的设计,材料和结构让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设计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饮食习惯

从不同时期的鍪出发,谈谈秦汉炊具的设计演变

以农耕为主的人们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器具成就。农业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食品种类的丰富,主食由原来的肉食为主发展为以谷物为主。

不同时期的人饮食习惯不同,炊具的发展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食物的种类,烹饪的方法以及进食的习惯都能够影响炊具的发展演变。

秦汉时期的食物种类繁多,人们对于热食,熟食的喜爱深深地影响了炊具的发展。我国传统的烹饪方式:蒸,泡,熬,腌等方法都在秦汉时期出现。

一日三餐的习俗到了汉代逐渐形成,社会的稳定让秦汉人民对饮食以及器具的要求逐渐提升,从上一部分提到的不同时期的鍪的演变就可以看出,炊具设计变得更加合理,功能也更多样。

③材料技术

从不同时期的鍪出发,谈谈秦汉炊具的设计演变

炼铁

秦汉时期的冶铁技术逐渐成熟并迅速发展,铁制器具的广泛使用逐渐趋于成熟,铁质炊具以及其他生活相关器具逐渐成为了普通人民生活中的必备器具。铁的热传导性特点也促进了中国特色的传统烹饪方式。

在战国到汉朝时期出土的青铜器很多,这也充分说明当地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青铜铸造业的发展。因为技术的提升,人们开始大量的开采和利用铜矿资源。青铜工艺就成了非常有特色的手工业,产品多为青铜乐器,兵器以及像鍪这样的生活用器。

考古学家发现许多铜制品表面因为运用了铬化处理的方法让这些铜器历经千年而不腐。因为冶铜的技术不断提升,铜制的炊具逐渐替代铁质器具,造型更加贴近生活并同时具备艺术设计感。

总结

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争之后,秦王朝的统一提升了社会的生产力,炊具设计在秦汉时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通过介绍鍪的演变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炊具在结构设计有所提升,同时增加了便利性。炊具的设计也反映了古人的设计智慧和文化概念。

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炊具设计发展的成熟期,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发展演变,烹饪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因为对热食的喜爱,秦汉人民对炊具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再加上冶铁,冶铜技术的迅速发展,导热性强的炊具和通过铬化处理的不腐铜器让秦汉时期的炊具更具有历史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国饮食史》徐海荣

《中国青铜器》马承源

《秦汉炊具设计的发展与演变研究》张耀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秦汉   炊具   蒸食   时期   铜器   手工业   器物   青铜器   汉代   青铜   器具   中国   战国   饮食习惯   战国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