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APP被下架,BOSS直聘被审查,网络信息安全红线不容逾越

在滴滴出行APP被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启动网络安全审查之后,审查结果还没有出,昨天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发布了通报,说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并要求滴滴公司认真整改

这个通报字数很少,只有100多个字,但根据经验,字儿越少的事儿越大。之前滴滴刚被审查的时候,就有人说是因为滴滴在美国上市,将数据转移到了美国,违反了网络安全法。

但是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通报中,只说了存在问题,具体是什么问题没有说,安全审查的结果也还没有发布,所以我们不能妄加揣测。

滴滴出行APP被下架,BOSS直聘被审查,网络信息安全红线不容逾越

具体的违法违规行为我们不知道,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及《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都规定了违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况,一共有9种。

这9种情况中,包括未经用户同意就开始收集个人信息或者打开可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用户不同意还收集信息或打开权限,或者频繁征求用户同意;实际收集的个人信息权限超出用户授权范围;故意欺瞒、掩饰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真实目的等等。

那么滴滴涉及的究竟是哪一种呢?大家可以猜猜看。

不论是哪一种,既然通报中用了“严重”违规违规这样的说法,就足以说明,滴滴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程度,可能连我们都无法想象。

滴滴出行APP被下架,BOSS直聘被审查,网络信息安全红线不容逾越

而对于滴滴来说,前有空姐被害,后有司机被杀,这家公司的安全问题早就已经屡遭诟病,他们也很头疼,不然也不会上线车内录音功能了。

可是让滴滴没想到的是,这个车内录音功能不仅没能消除用户对于安全问题的担忧,反而被骂过度收集用户隐私。

你想想,如果你在车上和朋友聊一些私密性话题,在开启同步录音的情况下,你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记录下来。而这段记录了你私密聊天的录音,将会被怎样处理,你并不知道。这不就是侵犯个人隐私吗?

滴滴出行APP被下架,BOSS直聘被审查,网络信息安全红线不容逾越

而且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这件事儿上,滴滴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今天,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就又发布了一个公告,宣布将对“运满满”“货车帮”和“BOSS直聘”进行网络安全审查,期间将停止对这三个应用的新用户注册。

如果说滴滴这家公司是因为做得太大,才会首当其冲,也不是这么个理儿,其他公司或多或少都会涉及侵犯用户个人隐私的问题。只不过因为侵犯程度小,或者没有被曝光,大家才会以为他们都是安全的。

滴滴出行APP被下架,BOSS直聘被审查,网络信息安全红线不容逾越

我国的网络安全法和民法典都规定了公民享有隐私不受侵犯的权利,收集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必须遵循正当、合法和必要的原则,收集以后的使用、保存也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但是却总有一些企业妄图搞小动作,非法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还使用技术手段隐藏自己的违法行为。

这种违法行为终将无处遁形。我国近些年来一直在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还在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今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发布了《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向大众征求意见。

可以预见的是,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之后,类似的违法违规情况一定会受到严打。

在此之前,随着滴滴出行APP被下架,那些还在进行小动作,或者企图进行小动作的企业就要注意了,如果再肆无忌惮地侵犯公民的隐私,非法使用个人信息,必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都会   网络   小动作   红线   网络安全   安全问题   事儿   安全法   隐私   权限   办公室   情况   国家   用户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