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10年以后的差距在哪里?

陪孩子在家上网课,实在是太难了!孩子都要爱上电脑和手机了!

疫情改变了许多孩子与家长的居家学习生活,原本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手机、ipad、电脑等等电子产品,现在却成了孩子的生活必需品。

这种巨大心理转变,也让我这样的妈妈难免“怀疑人生”,毕竟从当妈开始,我接受的理论就是:玩手机会“毁”了孩子。

然而时代变迁太快,电子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未来孩子们的竞争环境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

换在好些年前,我们可能会说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10年以后的差距就是一个辍学打工、一个考上心仪大学。

对于朵朵和豆豆这样习惯了被各种电子产品包围的生活的孩子,未来更多的可能是:

能正确“玩”手机的孩子和不让碰手机的孩子,在未来10年里会产生质的差距。

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10年以后的差距在哪里?

身为家长,我们应该努力让电子产品成为孩子适应新时代生活的“好用工具”,为孩子未来竞争力添砖加瓦。


电子产品是孩子的学习工具

在讨论如何改变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现状前,我想先跟大家聊聊一个问题:现代生活中,电子产品对孩子们来说,真的是万恶之源吗?

换在好几年前朵朵出生没多久的时候,我的回答大概是肯定的——对,各种育儿书籍和科普知识里,都在强调电子产品的危害。

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10年以后的差距在哪里?

罗列起来,所有电子产品似乎都成了对孩子不好的物品,只要孩子提前接触了,那就是爸爸妈妈“违反科学育儿法”。

但是随着朵朵大了一点,我开始发现,我好像没有办法做到禁止她接触各种电子产品。

给朵朵做各种学科启蒙、英语“磨耳朵”的时候,不可能避开电子产品,之前带朵朵学少儿编程,她更是ipad和电脑离不了。

对孩子来说,这些带着亮晶晶屏幕的“盒子们”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特别是去年的疫情,全国大大小小的学生们都只能宅在家中,他们继续学业的方式,都是通过各种电子产品远程学习。

家长们第一次反应过来,之前他们千防万防的手机、平板、电脑,突然间变成了孩子学习和社交最重要的工具。

无论是每天学校里的课程进入了“数码时代”,体育、音乐、美术这样的互动课也能被放进这个小屏幕里。

就连和见不上面的同学朋友联络感情,都需要隔着屏幕了。

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10年以后的差距在哪里?

一开始,我挺焦虑的,孩子一天用这么久的电子产品,眼睛怎么保护?注意力会不会开始下降?

然而他们这一代孩子,是伴着高度的信息化出生成长,他们天然就与电子产品共同成长、迭代、发展。

他们已经非常习惯生活中见到各种“亮晶晶”的屏幕和大小不一的“盒子”,孩子的观察力让他们知道,这些东西与自己息息相关。

况且,工具本身没有好坏,是使用方法决定了它们是会惠利使用者,还是伤害使用者。

设置合理的使用规则、给予孩子合理的使用引导,可能效果会比直接要求孩子统统“不许用”更好。

孩子可能拿着手机玩游戏、刷视频,但如果家长主动进行引导,手机也会成为孩子获取知识、学习的帮手。

所以我们该做的,是思考更现实可靠的方法缓解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副作用,最大程度发挥电子产品对孩子学习和生活的正面效果。


电子产品后遗症可以规避

我们再来看看最被家长们念叨的“电子产品二宗罪”。

首先是电子产品会伤害孩子的视力。在有些家长眼里,孩子一旦近视,那就必是电子产品的原罪。

相信大多数宝妈都和我一样,听过那个“孩子7岁前不要用电子产品”的要求。

但实际上,孩子的过早近视,其原因是复杂而多方交叉的,电子屏蓝光也好、容易导致沉迷也好,归根到底并非真正的主因。

根据权威机构的研究调查,影响双眼视力的最直接因素,是视觉疲劳,也就是通俗说的用眼过度。

电子产品普遍的亮屏蓝光,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会加重这种疲劳,但本质原因是使用环境过暗,蓝光刺激眼睛。

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10年以后的差距在哪里?

而孩子太过沉迷电子产品,或是姿势不对,屏幕与眼睛太近,导致长时间专注用眼引起视觉疲劳。

这样的情况也非电子产品一家独有,孩子看书、学习、玩玩具、画画等等,只要时间和姿势不合理,风险并不比电子产品小。

与其归罪于电子产品导致孩子近视,还不如正视问题,尽量让孩子科学地使用电子产品:跟写字看书一样的规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需要保持正确姿势,与屏幕相距适当距离,同时保证周围采光适中,屏幕亮度尽量选择中等。

其次,无论孩子是用平板、电脑来学习上网课,还是单纯地娱乐使用,都应该注意间隔时间。

学龄期每隔半小时让孩子休息十分钟,3岁到学龄前则每15分钟做一个间隔。

放松双眼和大脑,最好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小运动,毕竟缺乏体育锻炼,也是导致孩子近视的罪魁祸首之一。


毁掉孩子的不是手机,是家长的懒惰

对许多家长来说手机游戏就如同“洪水猛兽”一般。这大概是因为各种手机游戏做得太成功了,常常让孩子们不可自拔!

但就我自己的感受,孩子真正沉迷游戏的原因,有时候不在于游戏本身,而是游戏背后的“社交需求”。

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10年以后的差距在哪里?

在一个班里,只要一个孩子开始做一件事,就会吸引其他同学跟风。

作为方便的通讯工具,孩子们自己也免不了需要用手机电脑来保持和同龄人的社交联系。

家长简单粗暴剥夺孩子在这方面的权力,是很容易让孩子心理上产生落差,让孩子被动变得不合群被孤立。

这种时候,家长应该做的,是尽量为孩子提供其他的同龄人社交渠道,用更多面对面的,适合孩子喜好的活动,抵消这种“线上社交”的旺盛需求。

定期带孩子参加诸如球类、踏青、夏令营之类的户外活动,让孩子有更多渠道认识更多同龄人,不再拘泥于小圈子中的线上社交。

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10年以后的差距在哪里?

实际上许多开发在手机端的益智类儿童游戏,对孩子既有吸引力,又能让孩子在游戏里锻炼各种能力。

就拿一直是热门话题的儿童编程来说,不仅编程教育被纳入了中小学课程,还出现了被苹果CEO夸赞的8岁就自主开发app的上海小学生:

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10年以后的差距在哪里?

这个8岁就能跟着爸爸一起编程开发app的小男孩,最开始也是从简单的编程游戏入门。

爸爸带着他,在小小的手机和ipad上,一会儿堆积木一会儿通关卡,在游戏中一点点耳濡目染各种编程知识。

如果我们能引导孩子们去合理地玩这样的游戏,甚至让孩子愿意在这样的游戏竞争里适度合理地展开良性社交,才是真正让它们变为“育儿好工具”的正路。

就像手机本身并非“坏东西”,手机游戏的好坏,也取决于我们的选择。

孩子没有明晰的判断能力,那么就应该由我们成年人来为其过滤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很多时候不是手机毁了孩子,而是家长的懒惰毁了孩子。

兜兜转转才发现,时代与技术进步得太快了,如今的环境里如果还固执着让孩子“屏蔽”电子产品,太不现实了。

电子产品这一把双刃剑,掌握在所有劳心劳力的家长手中,如何避害而取利,是个既充满挑战、亦考验大家智慧的问题。

当可预见的10年后,“不玩手机”已经不能成为孩子成长的优势,甚至会让孩子落后于同龄人时。

我们就该认真思考现在给孩子“禁止手机”的合理与否。

来说说你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看法吧,或者分享你的最优解给更多的宝妈宝爸们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孩子   洪水猛兽   手机   同龄人   近视   社交   电子产品   疲劳   姿势   差距   屏幕   家长   工具   更多   电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