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父亲为教育儿子亲赴考场,大爱精神可嘉

教育孩子是父母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孩子因为心智未不成熟,常常会不服孩子管教,跟父母顶嘴来表达不满情绪。这是很多父母比较苦恼的事情,父母能否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非常考验父母的智慧。

​40岁父亲为教育儿子亲赴考场,大爱精神可嘉

我看到一个视频,安徽有一名40岁的父亲,他为了教育“逆子”,毅然参加高考。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正是叛逆的时候,经常在家玩电子产品,他说教不见效果。儿子还反驳:你有本事也考个大学,你考不上大学!儿子的话刺痛了父亲,他用言传身教告诉儿子,老爸能行。

这个老爸真的不错,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用身体力行,用榜样力量证明给孩子看,为了教育好儿子真是下了不小功夫。

但是,这位父亲的表现值得我们点赞,但是这样做真的有效果吗?能够触动孩子的心吗?我认为未必。孩子说的只是气话,他并不是真想让父亲去参加高考,孩子本身就是这样,如果父亲真的高考成功,下次说不定又编造出新的花样。如果让父亲“上天”,他真能给孩子表演一次啊。

​40岁父亲为教育儿子亲赴考场,大爱精神可嘉

这样父亲的另一点,我是比较认同的,他也在想办法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为了更方便教育儿子。孩子为何叛逆呢?这与父母平时的管教方式有关,这样父亲是怎么做的呢?从他的表达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信息,他意识到文化素养不高,教育孩子靠打骂、批评、凶孩子,我倒认为孩子表现不错,敢在父亲面前据理力争,跟父亲一番“唇枪舌战”,抓住父亲的弱点,用语言刺激到父亲,激发了他参加高考的决心。

其实,不止是人类,与人类血缘接近的猩猩也会亲自教育幼仔。有一小猩猩抢到游客的自拍杆,在笼子里不断玩耍,这时大猩猩走了过来,制止了小猩猩的行为,把垃圾钳从笼子里递出去,还给它的主人。

​40岁父亲为教育儿子亲赴考场,大爱精神可嘉

别人的东西不是自己的,拿了别人的东西就要及时归还,这是一个小孩都知道的事情,大猩猩也不例外,虽然我们不理解,大猩猩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但是它用实际行为告诉小猩猩不要太皮。

明星教育孩子先树立榜样

马雅舒带女儿学习芭蕾舞,女儿米雅因为一个动作学不会,爬在地上称想静静地呆一会儿,她不想再跳了。妈妈并没有训斥她,而是温柔地说,妈妈也试着跳一下,如果我也不会跳,咱就不跳了。

​40岁父亲为教育儿子亲赴考场,大爱精神可嘉

在舞蹈的老师的示范下,妈妈站在最后学得有模有样,女儿不再闹情绪了,也跟着一起跳了起来。妈妈用亲切温柔的话语引导了孩子,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告诉孩子,妈妈都能做到,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孩子也就不再退缩了。

妈妈虽然不必跟孩子做的一样多,但是做的一定要让孩子看到;自己先做到,再让女儿做到,这与高考父亲的教育方式如出一辙,但那位父亲却没有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儿子也做到,也少了一些温柔的引导。

​40岁父亲为教育儿子亲赴考场,大爱精神可嘉

美国有部结合真实案例改编的电影《弱点》,年少的非裔迈克有一个不幸的身世,父亲去世了,妈妈是Y君子。他只好寄养篱下,但由于太能吃了,结果被扫地出门。但幸运的是,因为有很好的运动天赋,他被破格录取。他过得很委屈,缩在球场的角落里看球,等结束比赛,人员散尽,他去捡别人吃剩下的零食充饥。很多时候,他只能幕天席地。

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他被一名好心的富太太收留。在此之前,他是看到别人的全家福就羡慕,从来没有过自己的床。富太太一家接纳了他,也成为他的监护人,带他考驾照,并送他一辆车,最后在富太太的引导和鼓励下,他成为一个巨星。因为一个好心的太太,在男孩的关键时刻,用鼓励和支持的教养方式,改变了他的一生命运

​40岁父亲为教育儿子亲赴考场,大爱精神可嘉

一对母女发现脚下的下水道缺了井盖,妈妈马上拉住了女儿,接着找了一根树枝放进井里,多出的一部分露在外面,示意路人要当心。小女孩看到妈妈这么做,等她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也会模仿妈妈的行为。有时候,好的教育,不一定非要苦口婆心,你想让孩子怎么做,你就去怎么做

相似的事情还发生在地铁里,爷俩一同乘地铁,孙子紧紧跟在爷爷的背后,逃过了刷卡的环节,结果爷爷要求孙子从闸门下面钻过去,重新刷票进入。好的教养,就是你发现孩子错了,没有选择视而不见,而是马上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并给予批评和教育

家庭教育误区:言传身教不等于因材施教

​40岁父亲为教育儿子亲赴考场,大爱精神可嘉

电影《弱点》中,非裔男孩在原生家庭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富太太的爱心是改变男孩命运的关键。如果他打球不好,富太太教他怎么打球;他开车载着弟弟出车祸时,富太太对他一顿痛骂;她盛了一点食物独自坐在角落,富太太不管不问……都不会成就一个巨星,关键在于富太太“因材施教”,给了男孩不曾有的过的东西——爱心和信心。这才激发了他的潜能,如果没有遇到这样一个好心的富太太,男孩可能永远活在自卑之中,四处流浪,再无机会翻身。

可见,只有言传身教还不够,你的“言传”和“身教”,如果不是孩子所需要的东西,就无法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个性、经历和想法,需要结合其自身特点,选择适合他的方法,因循利导,就会成就优秀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儿子   父亲   言传身教   大猩猩   可嘉   猩猩   考场   教育孩子   太太   女儿   事情   父母   男孩   东西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