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落入手机“魔掌”,强制打骂不管用,高情商父母这样做

有很多父母觉得“网络游戏”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会让自己的孩子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甚至不少家长“组团”呼吁关闭网络游戏,“从根源上”杜绝,让孩子无法接触到这些游戏类产品。


呼吁不得法,家长们开始想方设法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比如约法三章,签订手机使用时间协议,强行断网断电,甚至摔手机,摔路由器,摔电脑等等,简直就是“破罐破摔”。


结果一波操作之后,掀起了家庭斗争:孩子大吼大叫——父母批评打骂——孩子威胁不给手机不去上学、不吃饭、锁门等——父母开始烦恼该不该给孩子买新手机/新电脑/安装新的路由器等等,最终所有难题又回归到了父母身上。

青春期孩子落入手机“魔掌”,强制打骂不管用,高情商父母这样做

父母一旦妥协,孩子之后就会变本加厉地玩手机、打游戏,以为自己拥有威胁父母的资本,拿父母最在乎的自己的学习和健康来威胁父母。父母此时陷入了自己制造的“窘境”中。


不少父母甚至绝望说道:“我不想管他了,让他自生自灭吧!我就当没生过这个孩子!”


话虽如此,孩子终归还是自己的孩子,说不管也是一时气话,更何况,很多的孩子,并没有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只是家长内心的焦虑把孩子的问题妖魔化了。


一、孩子问题

小明是个高一的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小明是个安静温和的人,学习成绩在班里也是处于中上层,虽没有名列前茅,但成绩也算是稳定。


然而,近期小明像变了个人一样,经常请假不去学校上课,白天待在家里睡大觉,睡到下午四五点才起床,洗漱吃了几口饭就开始打游戏,晚上经常玩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上午又起不来床,小明妈妈为此焦虑不已。

青春期孩子落入手机“魔掌”,强制打骂不管用,高情商父母这样做

每天早上小明妈妈总要催促孩子起床上学,可孩子就是雷打不动,无奈之下小明妈只能替他请假,可一直这样下去,孩子的学习肯定会落下,每次帮孩子请假也是觉得十分尴尬无奈,都快找不到理由了,学校老师对此也有很大意见。


小明爸爸知道这件事情后,从外地赶回家,对小明一阵大骂,并提出要没收手机,晚上11点必须把手机上缴给父母,小明嘴上答应,可是每天晚上一到11点,他就找各种理由延迟上交时间,一开始是延迟5分钟,慢慢又延迟10分钟,再到半小时,一小时,有时候甚至一晚上都躲在被窝里玩,不愿意把手机交出来。


如果妈妈强制抢手机,小明就会在家大吼大叫,甚至摔东西,第二天干脆也不去上学,这可是把父母给愁死了!

青春期孩子落入手机“魔掌”,强制打骂不管用,高情商父母这样做

每天晚上一到11点,整个家就变得不安宁起来。为了让小明能够按时上交手机,早点睡觉,小明妈妈晚上经常睡不好,早上又要催促孩子起床,身心俱疲,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工作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在咨询过程中,听着小明妈妈说话的语气,我能感受到她的疲惫与无助。小明爸爸由于工作性质,经常要在外地出差,家中大小事基本上都落在了妈妈的身上,一边要上班,一边还要照顾孩子,做家务等等。


二、家庭问题

孩子的问题大部分都能在原生家庭找到根源,根据小明妈妈的描述,老师总结了这个家庭的三个大问题:


1. 父亲习惯性否定,母亲无原则妥协;

小明爸爸管教孩子的方式就像在公司里管员工一样,缺乏耐心和情感链接。爸爸跟孩子之间的交流很少,不喜欢肯定孩子,经常会看到孩子的不足和缺点,并且直接指出,甚至会当着亲朋好友的面“否定”自己的儿子,说道“我这儿子就是没出息,上了这么多年学,也没给我考过一次第一名......”

青春期孩子落入手机“魔掌”,强制打骂不管用,高情商父母这样做

对比孩子爸爸,孩子妈的管教则相对“温和”,或者直言说,就是没有底线的包容和妥协。孩子从小到大,要什么妈妈都会尽量满足。小明上初中时,有段时间很喜欢玩手机,于是妈妈便限制了手机的使用时间,结果孩子一闹,妈妈又没有法子了,只好放宽时间;孩子不愿去上学,让妈妈帮忙请假,妈妈拗不过,也只好答应了,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2. 夫妻经常争吵,缺乏平和交流;

小明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观念上大同小异,但由于性格原因,二人经常说不到几句话就开始吵架,有时候是因为孩子,有时候是因为工作,也有时候是因为家庭问题。


3. 母亲嫌弃奶奶带娃,经常在家发表不满意见。

小明三岁之前都由奶奶带大的,父母只有周末的时候才有时间陪伴孩子。有时候看到奶奶带娃的方式,小明妈妈觉得有些习惯不好,也会经常批评纠正。而奶奶性格也比较直接,婆媳时常会发生争吵。到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奶奶便回到老家,没有继续帮忙带孩子了。

青春期孩子落入手机“魔掌”,强制打骂不管用,高情商父母这样做

这三大问题相信很多家庭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分别代表的是父母教养观念、夫妻关系以及婆媳关系,除了教养观念,夫妻关系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亲子关系,而婆媳关系则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夫妻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卡明斯说过:

“孩子会非常关注父母之间的情感互动,并以此来作为判断家庭环境是否安全的依据。”


经常争吵的家庭,即使有再多的物质满足,也养不出快乐的孩子。父母争吵,无论谁赢,最后输的,都是孩子。


三、改变计划

小明的父母在参加了60天的教养计划之后,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小明爸爸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也明白了自己对于妻子和儿子的重要性,于是尝试着参与其中,和妈妈一起面对孩子的问题。


面对孩子的问题,父母采取无条件接纳与包容,尝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一切的问题,跟孩子的沟通也不再是“逼迫”、“强制”,而是平等,尊重。

青春期孩子落入手机“魔掌”,强制打骂不管用,高情商父母这样做

从以前的“你现在必须要去睡觉了”变成“我觉得你可以睡觉了,但妈妈尊重你,如果你还想继续玩一会,也是可以的,妈妈相信你是一个能管理好自己的人。”从“你再不把手机交出来,我就把网断了”变成“手机你自己来管理,妈妈相信你是一个自觉的孩子。”......


每一天我们都能看到小明父母的成长和改变,尽管在前期,孩子对这些毫不在乎,甚至觉得父母在“做戏”,都是有目的的。但父母始终坚持,每周都给孩子写一封信。


两个月的时间,小明父母每周都会完成5个作业,反思过往不当的管教方式,并且尝试去做出改变。孩子似乎也意识到了父母的变化,在第五周的时候主动为父母做了一顿晚餐,一家三口开开心心吃了个晚餐。

青春期孩子落入手机“魔掌”,强制打骂不管用,高情商父母这样做

无条件接纳和包容就足够了吗?当然不是的,这些都是为了提升亲子关系,构建良好沟通渠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


在第57天,小明给父母回了一封信,在信中写了自己埋藏在心里的话。而小明父母也由此才知道自己过往随口的一句话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有多大。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家长非常在乎的一个问题是:小明现在有每天去上学吗?晚上还会不会经常熬夜玩手机?


我用小明妈妈近期的反馈进行回复:

“孩子现在跟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了,很多事情也愿意跟我们讲,有时我们还是会很着急他的学习和作息,但也尽量让自己不要焦虑,我们愿意相信孩子,他已经在慢慢变好了,作息和饮食都在慢慢恢复规律,周一到周五自己会早起,尽管有时候也会睡过头,埋怨我没有叫他起床,周末会睡到十一点多,我也愿意理解他。


手机我是完全放手了,让他自己管理,他刚开始玩得很厉害,后来他跟我说觉得整天玩也很无聊,但放学回家第一件事还是拿手机玩,通常玩一个小时就去看会书,写作业,比以前自觉多了,最近一次考试考了班里20名,我们全家还庆祝了一下,孩子爸现在回家也会主动邀请孩子出去打球、健身,父子俩关系比之前好了许多。感恩遇到廖老思团队!”

青春期孩子落入手机“魔掌”,强制打骂不管用,高情商父母这样做

心理学家李雪说:

“看见是疗愈的开始。”

当父母开始看到孩子的情绪,看到孩子的痛苦的时候,孩子的伤口其实就已经慢慢愈合了。父母看见孩子之后愿意接纳,就像在孩子的伤口上敷了神丹妙药,让孩子愈合得更快。


就像小孩哭闹,是因为没人看见他的痛苦,比如饥饿,比如不舒服,所以通过哭闹来引起大人们的注意。而大孩子则更多会通过“闯祸”“叛逆”来引起父母更多的注意力。

青春期孩子落入手机“魔掌”,强制打骂不管用,高情商父母这样做

正如鲁道夫德雷克斯反复说过的那样: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如果父母总觉得孩子有问题,不妨先探究一下问题的来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父母   孩子   都会   魔掌   手机   婆媳   教养   青春期   焦虑   情商   夫妻关系   奶奶   爸爸   晚上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