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温馨的家庭,最长情的相守丨浅谈令人羡慕的钱钟书一家

前言

最开始认识到钱钟书,还是中学课外书的一则故事。故事里,钱钟书狂傲姿态跃于纸上,说是当时的清华诸子无一人入眼,上课也不听讲,就扛着几个麻袋去图书馆,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最后,图书馆里的书读完了,好几个大麻袋也被读书笔记装满。

当时,还在天真思考读清华还是读北大的我,视钱钟书为偶像。即便后来知道那篇文章多夸张,还是改不了我心目中执拗的大才子形象。直到最近读了杨绛的《我们仨》,才重新认识了钱钟书,也认识了他们温馨的一家人。


最温馨的家庭,最长情的相守丨浅谈令人羡慕的钱钟书一家


01未提及的相识相知相爱

“缬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

1932春,清华校园古月堂春意盎然,鸟语花香。在命运的撮合下,一对注定以后相守一生的年轻人在这里相遇。

因要见相同认识的孙令衔,钱钟书与杨绛在学生宿舍古月堂外意外邂逅。这次见面,大概真算的上是“一见钟情”。

这初次见面的场景,后来杨绛在《记钱锺书与<围城>》中追述了她对钱锺书的第一印象:

“初次见到他,只见他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布底鞋,带一副老式眼睛,满身儒雅气质。”

而中年时期钱锺书则是在自己的诗里大肆夸妻:

“頡眼容光忆初见,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  


最温馨的家庭,最长情的相守丨浅谈令人羡慕的钱钟书一家

之后的一年,两个出生相近(同为书香门第),兴趣相投(皆好读书)的小情侣感情越来越好,都觉得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不过由于担心两家家人态度,所以一直未向家里人坦白。

杨绛在给钱钟书其中一封信的内容这样写道:“现在吾两人快乐无用,须两家父母、兄弟皆大欢喜,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彻终不受障碍。”

结果,钱钟书与杨绛的往来书信被钱父发现,恋情大白于天下却未遭反对。双方的父母都很满意自家孩子的眼光,并在两家大人的操办下,于1933年订婚。


最温馨的家庭,最长情的相守丨浅谈令人羡慕的钱钟书一家

1935年,因钱钟书考上了英国文学专业留学生,杨绛一是担心钱钟书笨手笨脚生活本能自理,二是想陪伴在爱人身旁。在出国前,两人便在国内完婚,正式成为夫妻。

钱钟书和杨绛婚前的国内生活,大多散于两人的诸多散篇,在杨绛的《我们仨》并未提及。两人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虽然简单几句就能复述完,但可以看出,他们是真正的天作之合。门当户对且志趣相投,始于颜值又乐于才华,方为他两以后一辈子相守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02婚后生活的相守

有人说,结婚,才是爱情真正的开始。

钱钟书与杨绛两人结婚后经历了异国他乡的求学,抗日战争的动荡,新中国成立后各种运动的艰苦,以及最后痛彻心扉的生离死别。相守相伴65年,两人一起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却从未放开过对方的手。

《我们仨》中,杨绛在万里长梦里写道:“钟书变成小点消失不见,而自己但愿能变成一块石头,变成“望夫石”屹立山头,一直守望着那个小点。”情真意切,使人读来不仅怅然。


最温馨的家庭,最长情的相守丨浅谈令人羡慕的钱钟书一家

能让两人几十年如一日的相爱相守,杨绛在《我们仨》中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其中的秘诀。

在书中,有几个令人值得回味的细节。

一是杨绛回忆起与钱钟书唯一一次争执,原因只是一个法文“bon”的读音。虽然事后杨绛在第三人-一位法国夫人的裁决下赢了,但她心里并不痛快,也不开心。同理,钱钟书输了也不开心。自那以后,两人便决定各持己见,不必求同。即便是后来钱钟书被父亲派到蓝田任教,杨绛虽心有不同意见,最终还是未说出口,使人为难。

二是钱钟书素来“拙手笨脚”,在杨绛怀孕后经常“闯祸”,不是把台灯砸了,就是把门把手弄坏。但杨绛非但并没有责怪钱钟书,反倒表示“不要紧”,自己都去解决了。

三是钱钟书和杨绛两人总爱一起出门散步,专去没去过的地方,并称之为“探险”。


最温馨的家庭,最长情的相守丨浅谈令人羡慕的钱钟书一家

读完全书,不免发现,两人中,杨绛总是包容钱钟书较多。同是大户人家的子女,杨绛愿意主动去照顾钱钟书。在书中,她有自称“灶下婢”,缘由记载在《记钱锺书与<围城>》中。为了让钱钟书有更多地时间写《围城》,他让钱钟书减少了上课时间,收入来源减少,女佣自己走后也不再另雇,便是天天甘愿做灶下婢。

但仅仅是杨绛一个人付出么,其实并不是。钱钟书虽有点“痴气”,但痴得可爱。即便“拙手笨脚”也愿为杨绛做早餐,杨绛不在的日子便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变为“石子”,等杨绛回来再拿给她看。他爱杨绛并不比杨绛爱他少,那句“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是他内心最真挚的赞美。

一对情侣因为爱情步入婚姻的殿堂,那么在婚后几十年如一日的相伴中,两个人就难免发生争执,难免失去新鲜感,难免受到诱惑,又难免遭遇困境。在这些考验中,能像钱杨两夫妇一样,互相包容,共同寻找新鲜感,不离不弃,相守相助,才是真正的爱情。

03温馨的一家三口

“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

钱瑗的诞生,是上天赐予钱钟书和杨绛最好的礼物。因为,她是聪明可爱的,也是懂事爱学的。

杨绛说过他们仨一家相处的情景:虽是三个人,却不止三个人。

最温馨的家庭,最长情的相守丨浅谈令人羡慕的钱钟书一家

爸爸是老师,妈妈和女儿是学生,学问上的事都可以问他。然而他在生活中却需要母女两人当孩子一般照顾。

妈妈一直是妈妈,得照顾女儿和爸爸这两个“哥们”。

妈妈又不是妈妈,因为女儿会照顾妈妈,妈妈便变成了妹妹;女儿会陪伴妈妈,这时变成了姐姐;女儿会管妈妈,这时妈妈反倒成了孩子。

最温馨的家庭,最长情的相守丨浅谈令人羡慕的钱钟书一家


这一家三口相处的景象,其实像极了我们普通人的一家。孩子总爱和爸爸结成一帮对抗妈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管孩子,长大了孩子管爸爸妈妈。最是平凡,却又最是温馨。

《我们仨》其实并非只杨绛一人所写,钱媛在生命最后卧榻病床的时候,也写过几篇,被添在附录里。

“爸爸喜欢在我脸上画胡子,还在肚子上画鬼脸。”

“最拿手的编顺口溜,起绰号。”

“绰号越多,我反倒越得意。”


最温馨的家庭,最长情的相守丨浅谈令人羡慕的钱钟书一家


最温馨的家庭,最长情的相守丨浅谈令人羡慕的钱钟书一家

读钱媛回忆的文章,被字里行间的童趣与天真所打动。她的一生,其实并不平静安宁。结过两次婚,前夫被批斗自杀,上高中背粪桶,上大学下乡进厂,搞运动时下“四清”,文革时父母挨批斗还得先写大字报划清界限才能接近父母,帮忙做点活计。晚年,热心工作,结果患上脊椎癌,还先自己的父母而去。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九蒸九焙”的人,59岁在病床上与父母写信,言辞依旧天真活泼,并在信上画上可爱的笑脸。

所以说,真是温馨可爱的一家人,平平淡淡的温情令人感动。

结语

北岛:“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

1997年3月4日钱瑗因患脊椎癌去世。

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因病在北京逝世。

2003年,杨绛出版书籍《我们仨》,她这样深切地说道:“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2016年5月25日,杨绛在北京安然离去,“我们仨”最终重逢。


最温馨的家庭,最长情的相守丨浅谈令人羡慕的钱钟书一家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碎琉璃脆。”也许正如杨绛所说,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珍惜现在,珍惜眼前人方是我们能做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醍醐   温馨   清华   脊椎   小点   新鲜感   最长   天真   羡慕   家人   爸爸   女儿   父母   妈妈   可爱   孩子   家庭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