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人那狗》:纯粹干净的温情电影,一部被埋没的文艺佳片

1998年,中国诞生了一部特殊的电影,那便是第五代导演霍建起拍摄的《那山那人那狗》。说它特殊,是因为由于主创团队的拍摄观念,这部影片显得十分平淡朴素。国内多家院线均未排片上线,最后等到在日本上映后,才票房大卖。

相比于惨不忍睹的票房成绩,这部影片取得奖项却数不胜数。尤其是在1999年的第十九届金鸡奖电影节上,《那山那人那狗》作为一部国内发行几乎为零的文艺故事片,得到了最佳故事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等5项提名,并在当年荣获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

《那山那人那狗》:纯粹干净的温情电影,一部被埋没的文艺佳片

这部影片的剧情简单平淡,讲述的是一个老邮递员因为伤病需要退休,儿子要子承父业接他的班。于是,父亲最后一次领着自家儿子走上了邮路。在漫漫邮路上,父子之间的隔阂渐渐消失,湘西乡村的美景也次第在我们眼前展开。

如今的社会,人心浮躁,大城市里的人们如同上了发条一样,像不知疲倦的蚁群穿梭在钢铁深林。快节奏、碎片化、高强度的生活磨灭了大多数人在生活中发现美的眼睛。幸运的是,一直有那么一群人,用他们特有的创作方式,带着我们在闲暇之余领略不一样的美。

一、穿插对比的叙事方式

《那山那人那狗》的叙事结构看似很简单,只是平铺直述地在讲一个邮路上的故事。实际上,导演却巧妙利用了两个视角两条线展开的方式:一条是属于儿子视角的明线,一条是属于父亲回忆的暗线。这两条线互相交插却又相映成趣。

《那山那人那狗》:纯粹干净的温情电影,一部被埋没的文艺佳片

很多观影者在看这部影片时,很容易带入儿子的视角,错误的以为男主角是儿子。除了观影者年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导演对于儿子和父亲两条线不同的安排。在影片中,儿子任何心理活动或者回忆的画面都是有台词有声音的。父亲却有所不同,他的心里活动都是回忆的画面,而所有的画面都是静默的。这种有声和无声的对比,更容易让人忽略父亲的视角。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19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的获得者是父亲的扮演者滕汝骏。这说明,父亲的暗线同样不可忽视,他才是真正的男主角。

《那山那人那狗》:纯粹干净的温情电影,一部被埋没的文艺佳片

影片一开始,父亲跟在儿子后面,准备陪儿子走一趟邮路。儿子便感到很别扭和不习惯。

“遇到工作上的事,我两谁听谁的。”儿子当时心里是这样想的。可其实,他不习惯的真实理由是因为邮路上他得跟父亲一直待在一起。因为父亲邮差的工作性质,常年不在家,儿子和父亲很少有机会这样长时间单独相处。再加上父亲在家里一直沉默寡言,与自己交流的少,更增添了这种亲密关系单独相处的无措感。

“也不是不想他,也不知道自己怕什么,爸爸都很少叫一声。”儿子其实想靠近自己的父亲,但不知道采取什么方式。中国很多家庭里的儿子跟父亲一样,都存在这种亲密关系的恐惧感。

《那山那人那狗》:纯粹干净的温情电影,一部被埋没的文艺佳片

出门后,儿子为了不让父亲看轻自己,证明自己长大了,一直埋头赶路,直到父亲喊休息才停下休息。在路上,父亲突然不见了,儿子会手足无措地慌忙寻找。这时候,儿子还是一个未长大的孩子。

在儿子的心目中,父亲一直是一座巍峨的山。他会继承邮差这份苦差事,是因为他为父亲骄傲。他幻想着自己跟着父亲去村子里送信,村子里的人都会像电视里一样,夹道欢迎他俩。他打心眼里认为自己父亲很优秀,所以会问“父亲乡里村里的,也不给你写封表扬信?”。

转折点出现在父子两过小溪。父亲因为长年累月在山里爬山涉水地送信,结果导致腿出了毛病。再要趟过冰冷的山间小溪,腿不得还出什么毛病。为了照顾父亲,儿子是背着父亲趟过小溪的。也是这一背,儿子才发现,原来小时候印象中高大的父亲,竟比邮包还轻。

“村里的老人说,背得动爹,儿子就长成了。”这一刻,儿子发现父亲变小了,父亲发现儿子长大了。

《那山那人那狗》:纯粹干净的温情电影,一部被埋没的文艺佳片

所以后来,儿子明白了当爸的真不容易。他喊了很久没叫出声的“爸”,他会叮嘱父亲村里的事:回家之后第一件事,便去感谢老公叔家,因为他常常帮我们家;不要得罪村长,看不惯就闭着眼,听不惯就当耳边风。

这一幕,就像是我叮嘱我自己的父母重现。我们这些作孩子的长大了,才明白父母的不容易,会开始体谅、关心父母。我们发现父母有些地方做得不对的时候,也会像以前他们教我们一样,忍不住去教他们。虽然他们有时候会顽固倔强不听话,但也会把我们的叮嘱放在心上。

这个时候,孩子变成了父母,父母变成了孩子。

影片中,父亲的心理活动或者说回忆只有三段。这三段是全程静默的,没有一句台词,只有作曲家王晓峰打造的《Postmen In The Mountains》电影原创曲目作为背景音乐。这种安排,不仅是为了与儿子作对比,更表现着父亲不善言辞,爱也无声的特征。

第一段回忆,发生在父亲参加侗族婚礼。

他看着围绕着篝火跳舞的儿子和侗族姑娘,想起了自己与妻子的爱情。他看着面前的儿子,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当初也是因为送信和妻子在邮路上认识,两人一起度过了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就这样想着想着,父亲醉倒在了桌上。

《那山那人那狗》:纯粹干净的温情电影,一部被埋没的文艺佳片

这段回忆的出现,与之前儿子交代父母相识的画面相衔接,丰富了父亲的人物形象。在那个车、马、邮件都慢的年代,爱情往往只需要一次相遇,一个眼神,便悄然萌芽。

父亲骑着自行车载着母亲结婚的画面,让人相信爱情的美好。

《那山那人那狗》:纯粹干净的温情电影,一部被埋没的文艺佳片

第二段回忆,发生在儿子背着父亲过小溪。

父亲被儿子背过小溪,想起了儿子小时候也是一样被自己背着逛集市,不禁老泪纵横。这段回忆,与儿子的行为形成了强烈的新旧对比,让父亲意识到儿子终于长大,懂得心疼照顾人。两人之间的隔阂,消逝在父亲的眼泪中。

《那山那人那狗》:纯粹干净的温情电影,一部被埋没的文艺佳片

第三段回忆,发生在即将回家的最后一个晚上。

父亲开心地看着熟睡的儿子靠近自己,想起了以前的每一次回家,妻子都会带着儿子一起,在村口的桥头上等待。儿子也由不及腰的个头,长到比自己还高。以后,该是我和妻子一起站在桥头等儿子了。

《那山那人那狗》:纯粹干净的温情电影,一部被埋没的文艺佳片

贾平凹曾说过:“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

影片中,父子两人穿插的视角与回忆,都出现了母亲的形象。母亲以前带着孩子等父亲,将来要照顾父亲等儿子,她是一个家真正的灵魂。在这些安排下,影片建立了父与子两个重叠相似却不同的形象,讲述了两代人一样的情感,构成了一个温馨的普通家庭。导演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相信,在80年代的湘西大山里,有这样一个家庭真实存在。

二、使命必达的传承仪式

中国家庭里,父亲与儿子的关系总是最复杂的。父爱如山,父亲对儿子的爱是无声巍峨的,是厚重质朴的。父亲不像母亲一样对儿子的生活关心的面面俱到,他只会在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上对儿子进行点拨。于是,儿子对待父亲的感官,大多数是崇拜兼具着害怕。许许多多的父子,往往坐在一起无话可说。好似有一道鸿沟,一种隔阂拦在了父子之间。这种隔阂,就像是一道看不见的玻璃。

电影中的邮差父子同样如此。影片中,导演和编剧安排打破他们中间这一道玻璃的方式,是一次特殊的传承仪式。在这次传承仪式上,父亲与儿子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谈论了使命和责任,谈论了婚姻和爱情,谈论了正道和捷径,谈论了理想和现实。一趟邮路走下来,两个人完成了使命的传承,也消弭掉了两人的隔阂。

在电话和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邮差的工作十分辛苦。他们往往需要爬山涉水、走街串巷,一个点一个点地送信。影片中父亲的工作更是如此。

来回一趟223里,时间长达三天两夜,全程都需要用脚走,大山里天气不定,刮风下雨也是常事,连好路都被大雨冲垮。这样的条件,一般人都不会接受。然而影片中的父亲,一干就是几十年。即便被迫退休,还心有不甘,不放心把工作交给自己的儿子。

《那山那人那狗》:纯粹干净的温情电影,一部被埋没的文艺佳片

使命和责任,让父亲把这份工作看得重于泰山。他在几十年的工作中,懂得了自己的工作对山里人非同一般的重要性。信作为那个年代山里与山外的唯一联系媒介,寄托着山里人对对面的期盼,寄托着山里人的深厚感情。

如因为想儿子和孙子哭瞎眼的五婆,父亲手里那一张空白的信,是支撑她活下去的唯一希望。正是认识到这份工作的使命和责任,父亲才如此紧张儿子手里的邮包,在路上无时不刻叮嘱儿子注意保护信件。

《那山那人那狗》:纯粹干净的温情电影,一部被埋没的文艺佳片

最后,儿子也认识到这点。走过风雨桥头的时候,他不小心让部分信件被风刮走,父亲、儿子、还有狗子一起保护信,说明儿子接过了父亲身上的重担。儿子不再是影片开头提及因为国家干部的身份而当邮差,而是真正接受了这项使命。

在蜿蜒盘绕的大山邮路上,竟还有客车在行驶。

儿子看见这幕,对父亲说道:“其实这样的路段,可以搭便车的嘛。”

父亲回答道:“邮路就是邮路,该怎么走就怎么走。这么走踏实,有准头。”

有句话说得好“条条大道通罗马。”

《那山那人那狗》:纯粹干净的温情电影,一部被埋没的文艺佳片

比父亲更年轻接受知识更多的儿子,自然会想各种办法减轻自己的负累,更有效率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相比于父亲,他更乐于采取“走捷径”的方式达成目的。父亲针对这点,对儿子进行了一番教育。他不是反对走近路,只是反对走不稳当的“捷径”。在后面,父亲就亲自带着儿子抄了次近路,趟过一条小溪能少走8里路。

父亲是因为走在邮路上,能准确地把握时间,准时地把信送到该送的地方。坐在班车上,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延时,让等信的人心急如焚。这里父亲言传身教地给儿子上了一堂课,把握不了的捷径不要走,那不是正道。正道都是踏实的,有准头的。

邮路上的最后一夜,父子俩寄宿在乡亲家里,一起泡脚谈起了心。这次不同以往,不仅父亲在教儿子,儿子也在教父亲。

儿子问父亲:“山里人祖祖辈辈在山里,除了山,什么也没有。”

父亲告诉儿子:“山里山除了山,还有想头,也叫理想。”

“人有想头,就什么都有。要是没有想头,再好的日子也没有滋味。”

《那山那人那狗》:纯粹干净的温情电影,一部被埋没的文艺佳片

他告诉儿子,我们这个邮差工作也一样,有乡亲的牵挂,就干得有滋味。父亲在这里,已经告诉了儿子。邮差这份工作,就是自己的理想。为大山里的乡亲们带来远方的消息,看见他们的笑颜,就是自己的理想。人啊,活着一定得有理想。没有理想的人,人生就像没放调料的精美食品,看着好看,尝起来寡淡。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父亲用自己大半辈子的经历,教育儿子要树立理想,有对生活充满期待。

儿子教导父亲的刚好相反,是现实里父亲没有意识到的人情冷暖。他教导父亲要对爱占公家便宜的村长睁着眼闭只眼;要多跟帮助自己家的朋友多走动;不要再下水耕地;带妈妈去县里检查咳嗽等等,都是现实中一些杂碎小事。

这一刻,理想和现实出乎预料般地和谐相处,只因为代表理想主义的父亲和现实主义的儿子互相达成了共识。人生,既需要丰满的理想,也需要丰满的现实。

三、寻根求真的乡土情怀

霍建起,是中国的第五代导演之一,具有第五代导演特有的乡土情怀。他们那代人,经历过文革,下过乡,当过兵,迎着改革开发的春风,在新旧交替时代背景下,充满热血激情去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比如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张艺谋,他的第一部指导作品便是获得中国首个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红高粱》。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国电影人深挖自己的根,寻找乡土之间留存的美好情怀。

在《那山那人那狗》中,霍建起用自己独特的拍摄手法,给所有观影者展现了一个优美宁静的湘西乡土景色。这个景色里,绿色是最常用的颜色。在蜿蜒而上的小路上,在一望无际的稻田上,在青翠葱郁的竹林里,绿色无处不在。

《那山那人那狗》:纯粹干净的温情电影,一部被埋没的文艺佳片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曾经做过一项研究显示,绿色是很特别的颜色,它既不是冷色,也不是暖色,属于居中的颜色。它代表清新和希望,代表着安全和平静。

在这个主色调下,配以小溪,石拱桥,侗族村寨,老黄牛和狗,一副唯美清新的湘西乡村图便浮现在人眼前。影片中父子两有过这样一次对话。儿子问父亲山里人干嘛要住在山里,父亲回答道因为他们是神仙的后代。

中国的神仙,讲究天人合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神仙的后代,保持了自然最纯真的本色。

《那山那人那狗》:纯粹干净的温情电影,一部被埋没的文艺佳片

除了乡土的景色,乡土里的人更让电影人和观影者不能忘怀。

热情好客的村民们白天都在忙农活,听说父亲来了,放下手中的活计赶来相送,他们用感恩的眼神为父亲送别,连儿子也认定这些乡亲们会想念自己的父亲;山里的放牛娃把给父亲放绳子过山路当成自己的工作,只是不想他再为他们滚下山一次;侗族村寨的人专门等到父亲来才举办婚礼,以显示对父亲的尊重;陈好饰演的侗族女孩像大自然的精灵,回眸一笑融化了儿子和观影者的心田。

《那山那人那狗》:纯粹干净的温情电影,一部被埋没的文艺佳片

这是多么善良淳朴的一群人,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只能待在大山中刨食,他们比山外大多数人贫穷,但他们拥有最珍贵的品质—感恩。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让父亲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工作,让儿子懂得了父亲,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山里的人像山里石缝间的野花小草一般,顽强生存,绽放出勃勃生机,点缀着山间的景色。

所以当父亲问儿子有没有想过娶一个侗族姑娘时,儿子会这样回答:”不,我不想她像我妈那样,离开了山里,一辈子想家。”山里的人们,即便离开了生自己养自己的那座大山,依旧怀念山里的家。

结语

《那山那人那狗》是一部极美的电影,不仅在于每一帧都能截图当壁纸的电影画面,更在于电影里隽永悠长的温情。在两代邮差的传承仪式上,在一条漫漫长路上,我们似乎看到了许多人普通人的一生。

在质朴中见功底,于平淡处见真情。

《那山那人那狗》就像一杯清茶,初品味道若有若无,细品之下方知余韵悠长。

最后,奉上木心的《从前慢》节选,因为这首诗太配这部电影了。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我是叶子听禅,喜欢读书思考写作,欢迎大家评论关注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侗族   湘西   邮路   邮差   乡土   山里   小溪   父子   视角   温情   使命   文艺   干净   导演   父亲   儿子   理想   工作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