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之谜》:进入儿童内心世界,解开童年谜题的金钥匙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有人拥有自己3岁之前的记忆吗?我想大多数人会回答NO,而且并不在意。但其实,这段时间对一个人未来的成长极为重要。我们从未记住儿童时前几年的事情,但这些事情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这几天,我读了以色列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师罗尼·索兰的《童年之谜》,更是从心理解读的角度懂得了生命之初的前几年,到底会什么对人类如此重要。如罗尼·索兰的自序所说:“每一个成年人的背后都隐藏着这个孩童,这个孩童被认为代表了该个体早期生活经历的记忆痕迹的综合。”

《童年之谜》:进入儿童内心世界,解开童年谜题的金钥匙

相比于知识教育,对孩子成长更重要的是心理教育

《童年之谜》中提到,3岁前的儿童有口欲期(从0-18个月))和肛欲期(从1岁到3岁),这两个周期内,儿童从感知世界到认识世界,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自恋模式”。他需要的是,是外界(父母或其他长辈)对他的及时满足和肯定。虽然口欲期和肛欲期发生的事情以后我们基本都忘掉,但是这些记忆会形成记忆痕迹结构,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童年之谜》:进入儿童内心世界,解开童年谜题的金钥匙

比如前几年,有一个“哭声免疫法”的美国育儿方法火爆国内朋友圈。这个方法讲究“哭了不抱,不哭才抱”,便能培养出一个省心省力的婴儿。这个方法受到了一些比较“懒惰”的家长的追捧。

但是,这是一个残忍的伪科学育儿方法。创始人约翰·华生的大儿子因为童年被父亲用这种育儿方法对待,在30多岁时自杀身亡,而女儿也曾多次尝试自杀。

因为华生倡导矫正式的儿童养育体系,把孩子当作机器一样训练、塑造和矫正。他的教育里,缺失了情感交流和感情沟通。

《童年之谜》:进入儿童内心世界,解开童年谜题的金钥匙

而在《童年之谜》里指出,婴儿出生后的18个月正是口欲期,他们需要通过哭声来获得父母的回应。当父母满足他内心的情绪和小心思时,婴儿会体验到一种熟悉的、令人愉快的的亲密快乐和愉悦的感觉。

相反,如果父母不能及时满足婴儿的欲望,如上诉的“哭声免疫法”,那么婴儿便会感到陌生、沮丧和痛苦。长此以往,更会让婴儿在一种焦虑和不安的环境中长大。这样便会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甚至会持续到成年之后。

《童年之谜》:进入儿童内心世界,解开童年谜题的金钥匙

近些年来,在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引领下,越来越多的父母重视起胎教和早教事宜。所以,近些年频繁出现如缪一帜这样8岁通过国家英语三级考试的“英语神童”,还有其他“数学神童”“作文天才”等等。

但是,这些早教均只重视儿童的知识教育,却忽略了儿童的心理成长。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于中国家长中,从孩子诞生到高中毕业,几乎都是如此。

《童年之谜》:进入儿童内心世界,解开童年谜题的金钥匙

相比于知识教育,孩子的心理教育其实更加重要,尤其是三岁之前的儿童。如果不能在口欲期和肛欲期这两个对形成人格特质具有重要意义的发展期学会做一个称职的父母,那么孩子长大后,即便出人头地,心理也会有些许问题。

解决童年之谜,搞好儿童的心理教育,在于建立健康的“自恋图式”

针对3岁之前儿童的心理成长教育,罗尼·索兰不仅一针见血指出了问题,还提出了解决方式,即建立健康的“自恋图式”。

《童年之谜》里这样定义自恋图式:记忆痕迹结构的持续联想,这种联想经常作为自恋免疫和自体熟悉感恢复的信号不断回响。通俗一点来说,便是儿童在口欲期和肛欲期遭受的不同外界遭遇,将形成不同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模式。

《童年之谜》:进入儿童内心世界,解开童年谜题的金钥匙

罗尼·索兰把自恋图式分为三种:自恋有益图式、自恋伤害图式、自恋破坏图式。

自恋有益图示,指的是对儿童有益的正面的记忆痕迹。如儿童大哭时及时获得父母的关注和满足,被父母夸奖和肯定,在父母的陪伴和鼓励下学会走路、说话等等。

《童年之谜》:进入儿童内心世界,解开童年谜题的金钥匙

这些记忆,将带给儿童一个健康的心理生长环境。在之后的日子里,这些属于自恋有益图式的人群,将更加自信,更加乐观。他们在面对挫折和苦难时,往往能很快调节情绪,实现恢复,有勇气和毅力去迎接挑战,战胜困难。

自恋伤害图示,指的是对儿童不利的负面的记忆痕迹。如父母表现很明显地嫌弃儿童的大小便,随口而出的否认和批评,儿童哭泣之后恼羞成怒采取殴打的方式“以暴制哭“等。

《童年之谜》:进入儿童内心世界,解开童年谜题的金钥匙

这些记忆,会成为一种儿童的心理习惯,会失去反抗心理和能力,不能正常保护自己。属于自恋伤害图示的人在谈恋爱时,往往会不自觉贬低自己,做一些不愿意的事情去迎合另一半,就像他们小时候懂事地去迎合父母,以维持一段亲密关系。

自恋破坏图示,是自恋伤害图示的加深。不仅是儿童在幼时受到伤害程度的加深,更是受伤害频率和时间的加强。如经常受到醉酒好赌父亲的体罚,离婚的母亲无时不刻表现出嫌弃的神态、语言和行为等等。拥有这些记忆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有着严重的心理创伤,是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

他们有的害怕结婚,有的易暴易怒,有的忧郁内向,是现在中国各类家庭电视剧里的常客。原生家庭的痛,便是如此造成。

《童年之谜》:进入儿童内心世界,解开童年谜题的金钥匙

所以,解决原生家庭的症结,培养好一个健康心理孩子的密匙,便在于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恋图式”。

结语

《童年之谜》是一本纯粹的理论书籍,也是一部立足于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的育儿百科全书。它的主题不仅是上述的自恋,还有自我、客体关系和分离—个体化,十分全面和具体,可以帮助父母很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

看完之后,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一些行为的背后逻辑,如孩子为什么会尿裤子?为什么会突然跟你发脾气?为什么会突然对一件事情非常感兴趣等等。

《童年之谜》:进入儿童内心世界,解开童年谜题的金钥匙

同时,我们大人也会恍然大悟,童年或者少年时遭遇的某些事,对我们自己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影响。这些事情,无论我们记得是否不记得,它们都在那”或多或少地成为了我们记忆、成长的一部分。

每一个成年人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孩童,每个孩童都有着自己谜题,只有找到解开这个谜题的金钥匙,进入孩童的内心世界,才能给孩童一个幸福的童年。


《童年之谜》:进入儿童内心世界,解开童年谜题的金钥匙

有意向的读者想购买这本书,欢迎点击下面链接购买。人民邮电出版社正品出版,印刷精美,只要44.5元,带你走进儿童的心理世界。

童年之谜 了解孩子的心理 ¥44.5 购买

#今天看了一本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童年   儿童   图式   金钥匙   图示   孩童   有益   婴儿   痕迹   父母   事情   记忆   孩子   心理   方法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