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成年人埋下的“地雷”,从“双11”开始

今年双11如期而至,无数人化身“尾款人”,在李佳琪等主播的“买它,买它”的激情口号中,彻底沦陷。

现代成年人埋下的“地雷”,从“双11”开始

清空购物车,花了两三万,买了好几年也用不完的护肤品,陷入阿里等商家制造的狂欢。

看见周围一群为购物痴狂,工资不够花呗凑的人儿们,我作为一个“老双十一人”,只是在11月11日这天默默地清空了价值1000大洋的购物车,感觉自己特别有仪式感,是个成熟的“凡尔赛人”了。

现代成年人埋下的“地雷”,从“双11”开始

今年的“双11”与前些年格外不同,阿里不再把购物节限制在11月11号这一天,反而把优惠购物活动分为11月1日-3日和11月4日两波

光棍节变成双节棍,说明了阿里对疫情过后消费者购买欲望的不信任,钱包的不信任。

与其让消费者们犹犹豫豫,不如拉长时间,让前期的宣传和广告发酵,还能让商家和平台有更多时间准备,真是一步妙棋。

现代成年人埋下的“地雷”,从“双11”开始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天猫平台营运事业部总经理家洛将这种变化称为“两次爆发,双倍快乐。”

不少网友调侃道,今年剁了两次手,成功从“吃土人”晋升为“吃圭人”。

现代成年人埋下的“地雷”,从“双11”开始

在一片欢声笑语和造梗中,却不知有些人已经给自己埋下了“地雷”。

我单位有位小姑娘,工资每个月到手3.4000,算上租房和其他花费,每个月基本月光。然而这次双11却买了上万的东西,光给宠物狗买的东西都快上千。面对如此巨大的资金空洞,支付宝的花呗亲切地伸出援助之手。

现代成年人埋下的“地雷”,从“双11”开始

双11期间,花呗贴心地提升了几千临时额度,清空购物车真是绰绰有余。

说句实话,前几年我还为花呗这种行为“感恩戴德”,但年岁日长后,尤其是看到前段时间花呗的广告,我真是一股寒流从背后升起,感到了深深的恶意。

现代成年人埋下的“地雷”,从“双11”开始

现代成年人埋下的“地雷”,从“双11”开始

广告中,爸爸为了给女儿过生日,用了花呗;哥哥为了给考上大学的妹妹买电脑,用了花呗;新入职的男友为了跟女朋友过好精致生活,用了花呗买双人床等等。。。看似都是为了爱和幸福,但实际上是鼓吹“消费主义”,鼓励“超前消费”。

现代成年人埋下的“地雷”,从“双11”开始

尤其是搭配的文案,简直毁人三观。“有了这张大号双人床,躺在上面做的梦也更大了。”

excuse me?

睡张小点的床,就不能做梦了吗?有那个钱,两个人干点其他的它不香吗?

回想以前我们想要为重要的人买东西,首先想的肯定是兼职、打工或者其他劳动办法。而现在,花呗告诉你不需要,你只需要它,就可以满足你的爱。

至于之后还钱的事,打工还是兼职,甚至是以贷养贷,那关我花呗什么事?实在还不上,不是还有好哥们借呗么。

现代成年人埋下的“地雷”,从“双11”开始

有人说,花呗不就相当于一张电子信用卡么,何必把它说得如此不堪。

是的,如果花呗仅仅只是花呗,那么这种鼓励消费主义的行为也没有什么。关键是,花呗跟“双11”活动搭配到了一起,双剑合璧,所向无敌。

现代成年人埋下的“地雷”,从“双11”开始

由“双11”购物节来营造疯狂购物的气氛,让一群人陷入购物和消费的狂欢。很多平时不爱超前消费和购物的人,都抵挡不了这股潮流。

如很多在网上叫嚣的“不买人”,依旧从众而去。“不怪我意志不坚定,只是氛围都烘托到这了,谁能控制住这双手呢?”

现代成年人埋下的“地雷”,从“双11”开始

又比如我的一位领导,平时多严肃一个人,今年竟然破天荒天天在部门群里喊我们给她的电子猫助力。

现代成年人埋下的“地雷”,从“双11”开始

大势如此,又有多少人能保持头脑清醒。关键在于,很多年轻人是消费的主力,而他们的收入又不能支持他们如此疯狂地消费。于是乎,用上了花呗,习惯了先借后还。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写道:“当一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

现代成年人埋下的“地雷”,从“双11”开始

那些临阵倒戈的“不买人”,和冲动大额消费的剁手党,有不知是多少被这个购物狂欢节的气氛,和周围的人所带动。有些东西他们真的需要么,得打一个问号。

另外,现在的双11和最开始的双11有很大的不同。

满减、养猫、预付款、购物金等等价格套路,一层套一层,跟个千层饼似的,没有几个普通消费者能算清楚。至于什么先涨价再降价,拿出之前卖不出的货品参与促销,专门出几款线上商品搞活动,却不在线下卖等等商家促销手段,也是司空见惯。

消费者以为自己血赚,但是商家永远不亏。

现代成年人埋下的“地雷”,从“双11”开始

当然,这里不亏的商家只指一些出货量大的大品牌,其实一些参与活动的小商家很有可能反倒亏了。

因为淘宝的商品,跟百度搜索一样,也是竞价排名。只有商家给淘宝钱越多,投的广告越多,才能排到前列,流量才更大。要想在双11杀出重围,出现在推荐首页或者消费者搜索商品的前列,那得花钱砸。

有些店一看双11那天出货量大,貌似是赚的,但其实是亏的。因为前期投入成本太大,纯属赔本卖吆喝。

现代成年人埋下的“地雷”,从“双11”开始


而有些商家跟上潮流,找网红主播带货,也是一堆麻烦事。像薇娅李佳琪这种大主播,都是要最低价,并且坑位费和佣金不低,没有什么赚头;而一些小主播,就更得小心,说不定过了一两天全是退货的单子。

所以很多小商家干脆放弃了参加双11的活动,至少不用纠结自己是爆好还是不爆好。

现代成年人埋下的“地雷”,从“双11”开始

一圈下来,“双11”购物狂欢节活动结束,中小商家没有赚到钱,消费者看似血赚,实则钱包干瘪,还有不少年轻人养成了“超前大额消费”的习惯,欠了一屁股账,为以后的生活埋了一颗地雷。

真正的得利者,除了快递公司、理智的消费者(会计算各种价格套路合理购买)与大品牌商家以外,大概只有淘宝这个发起者了。

有时候,我真有点怀念以前的“光棍节”了,现在谁又记得光棍们。

现代成年人埋下的“地雷”,从“双11”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地雷   天全   凡尔赛   狂欢节   阿里   双人床   套路   淘宝   超前   成年人   群体   消费者   东西   商家   商品   广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