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生生》:我爱你胜过生命,但就是要用不说人话的方式表达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两岸三地电影圈都苦文艺片久矣:不拍了吧,很多主题和灵感无处安放;拍吧,剧本难写,演员难请,更难的是如何让看惯了动作爆炸爽片的观众坐进放映厅里安安静静欣赏一场风花雪月或静水流深,并且不发出“拍的什么玩意”的骂声或者呼噜声。


所以当这部由金像奖影后鲍起静担纲、试图与观众讨论“什么是死亡”的文艺片《生生》,带着久违的台湾风情出现在内地大荧幕上的时候,我是满怀期待的。


电影《生生》:我爱你胜过生命,但就是要用不说人话的方式表达


然而……臣妾终究是错付了。


一个本来很吸引人的题材被拍得如此支离破碎,作为一个看完之后也被编剧的脑回路搞得支离破碎的观众,个人认为豆瓣三星可以说没毛病。


电影《生生》:我爱你胜过生命,但就是要用不说人话的方式表达


不过遵循先礼后兵的原则,首先自然也要说说好的方面。这部电影虽然讨论的是生与死这样宏大的人生终极命题,剧情的切入点却做到了举重若轻,将故事放在了刚失去哥哥的小男孩生生和肺癌晚期的网红主播莉莉奶奶身上,生生从哥哥留下的手机里发现哥哥一直在关注莉莉奶奶和她的直播间“活过一百天”,由此两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一起探索到底“什么是死亡”。


莉莉奶奶,已经被医生判定最多还有三个月,这个在直播间里跟观众分享学舞蹈、打台球、捡来的狗狗、自己的晚饭的可爱老人,每一天都在向死而生;小男孩生生,还处在青春懵懂的年纪,因为哥哥的突然去世和妈妈的回避冷漠,对生与死充满迷茫。


电影《生生》:我爱你胜过生命,但就是要用不说人话的方式表达

电影《生生》:我爱你胜过生命,但就是要用不说人话的方式表达


强烈的对比和巧妙的反差本该可以碰撞出强烈的戏剧张力,让这一老一少站在不同的角度,与观众展开一场在中国传统文化或者中式家庭当中极少出现的、直截了当地关于“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活着的人如何面对身边人的死亡”的讨论。


然而满腔的期待,最后看了个寂寞。主创们选了个直面死亡的题材,然后开始在感情上“爱的魔力转圈圈”,又走回了传统上一直藏着掖着的老路,把鲍起静和吴至璿(饰演生生)淳朴自然的演技浪费得干净彻底。


电影《生生》:我爱你胜过生命,但就是要用不说人话的方式表达


全片从头到尾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线,剧情就是由一件一件的小事儿堆叠起来的,每一件事往前放或者往后挪都可以做到对整体影响不大,因为时间线本身就很混乱。


我能理解导演试图用交叉剪辑的方式去更清楚地交代莉莉的女儿对妈妈藏在心底的深沉爱意、莉莉对自己已经老去这件事的恐惧和无奈、生生的妈妈对死去的大儿子刻骨铭心的怀念等等潜伏在暗线的情感,但是任何剪辑手法都不能作为在没有预先铺垫的情况下,就简单粗暴插进一段【发生在将来的事情】或者【发生在过去的事情】的理由。


而在《生生》当中,剧情可以从莉莉奶奶去世后开始讲起,突然跳回到莉莉奶奶跟生生的相识,中间又突然跳进一段更早之前莉莉奶奶因为超龄开出租车被警察开罚单。


电影《生生》:我爱你胜过生命,但就是要用不说人话的方式表达


正在努力入戏的观众突然被一段前后衔接不上的剧情强行拉进另一个时间线,看了半天终于明白过来,紧接着又被一个大脚开出,踢回原来的时间线。


拿观众的情绪当球踢来踢去的结果,就是在情感气氛的营造上节节寸断,对于一部文艺片来说堪称致命的弱点。


而另一个让人很难共情的重要因素在于,影片中人物的相处模式也是非常典型的中式传统家庭风格,总结一下就是“不说人话”。


这个“不说人话”有双重含义,即要么我把对你的深爱埋在心底哪怕憋死也不要说出来,要么我要用吼你、骂你甚至打你的方式来【扭曲地】表达我对你的关心。


电影《生生》:我爱你胜过生命,但就是要用不说人话的方式表达


莉莉奶奶一次又一次断然拒绝女儿想要搬过来照顾她的提议,因为她照顾过重病的丈夫,不想让女儿再经历一次那样的艰辛,也恐惧“久病床前无孝子”,所以干脆掐断这个机会。


除了不想让女儿吃苦,她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女儿的深爱,关注她所在城市的天气,担心她受冻,给她寄被子,烘被子的机器、电暖风也都想拿去给女儿用。


但是,她从来不问女儿需不需要,从来不听女儿对她说的话,就连想留给女儿的遗言也要请生生帮忙录像,有话当面说根本不存在的。


电影《生生》:我爱你胜过生命,但就是要用不说人话的方式表达


于是相对应地,女儿也不听妈妈说的话,不问妈妈需要的是什么,更不用说去了解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的妈妈内心的愿望和恐惧。她不停地催妈妈去化疗,要带妈妈去台北看医生,不准病床上的妈妈坐起来,对执拗起身的妈妈大吼。


电影《生生》:我爱你胜过生命,但就是要用不说人话的方式表达


我坚决站在我的立场爱你,我只有一车苹果,全都给你了,至于你想要的是不是苹果,关我什么事。


爱是真的,但同时,窒息也是真的。


而小男孩生生也面临着相似的情感困境,他突然失去了朝夕相伴的哥哥,妈妈用拼命工作的方式逃避失去儿子的痛苦,留给他的只有漠视和空荡荡的家。


当下夜班的妈妈回到家发现生生通宵未归,刚要出门报警却遇到在莉莉奶奶家睡了一夜的儿子时,妈妈的第一反应是吼他,打他,要赶他出门,最后开始哭诉我只剩下你了如果你出了什么事儿让我怎么办。


电影《生生》:我爱你胜过生命,但就是要用不说人话的方式表达


那刚刚失去哥哥、又被逃避丧子之痛的妈妈抛在一边、同样满心悲伤和迷茫的生生又该怎么办呢?孩子的情绪似乎并不是传统家庭中家长考虑的范围。孩子嘛,有吃有玩,好好学习就行了,对吗?


于是影片的情感归宿,就只能回归到“虽然你从来没有说出口,但我觉得你真的很爱我”和“虽然我们伤害了彼此,但我们终究是一家人”上。


所有的情感都不必说出口,沟通也不必要,大家就应该全自动地相亲相爱,否则就是不和谐、不孝顺、不知好歹。


长大成人、有了自己成功事业的女儿,就应该自动谅解妈妈当年斩断了自己对于美术的热爱,强迫自己报考经管专业,毕竟妈妈是为了自己好。在或长或短的将来,她也必须释怀妈妈不想成为自己的拖累,所以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将自己远远推开。


电影《生生》:我爱你胜过生命,但就是要用不说人话的方式表达


对大儿子的去世表现得似乎很漠然的生生妈妈,原来也会抱着大儿子的衣服偷偷落泪,会跟生生有一个无言的拥抱,然后沉默地跟生生一起搬家,开始母子俩新的生活。



电影《生生》:我爱你胜过生命,但就是要用不说人话的方式表达

一切都显得那么中式,又那么熟悉,然而从来如此,便对吗?


不管是面对生,还是面对死,我们和家人恐怕都还有很多事能处理得更好,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很长的路需要走。希望有朝一日,在面对此生至亲时,我们都可以不必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三星   文艺片   方式   深爱   大儿子   莉莉   奶奶   恐惧   观众   剧情   哥哥   我爱你   女儿   传统   妈妈   生命   情感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