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颂文《革命者》:独特的叙事结构拍出叙事诗般的主旋律电影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张颂文主演的电影《革命者》,我最先想到的是“惊喜”。


张颂文《革命者》:独特的叙事结构拍出叙事诗般的主旋律电影


就像剧情简介里说的,《革命者》讲述的是“李大钊积极探索改变中国、拯救民族的热血历程,热忱追寻正确革命道路的故事”。光看片名和这个内容,很容易让人觉得会是经典套路的传记电影,按部就班地顺着时间线拍,最终走向所有观众早已知道的结局。


然而,导演徐展雄和监制管虎在电影开篇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切不会这么简单,拍好看的电影他们是认真的。


《革命者》采取了独特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创造性地将故事起点放在了李大钊临刑前的时刻。既然所有观众都已经知道了结局,那主创们就在一开头点破它,借助直接宣告李先生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带来的冲击感,将故事的时间落点放在最后的短短几十个小时,李先生在狱中的经历和所思所想之上


张颂文《革命者》:独特的叙事结构拍出叙事诗般的主旋律电影


正如上学时作文老师教的那样:越是宏大的主题,找的落点反而要越小,这样才更容易写好。《革命者》的主创们可以说深谙此道,而且通过“狱中回忆”的方式,也有效地规避了有限时间内素材过杂、重要历史节点过多造成的散乱感。


而通过“回忆”展开主线的另一重好处,就是在呈现李大钊终其一生“用赤诚之心行革命之事”的伟大革命者本色时,事件的落点也做到了尽可能的小。


张颂文《革命者》:独特的叙事结构拍出叙事诗般的主旋律电影


为什么要带领煤矿工人举行罢工、与资方斗争?因为工人冒着生命危险付出血汗,得到的报酬和劳动保障甚至不如一匹骡马;


为什么要联合各行业协会为上海街头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报童讨回公道?因为如果不站起来反抗,结果终将是“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张颂文《革命者》:独特的叙事结构拍出叙事诗般的主旋律电影


为什么要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农民当中去?因为他们同样是无产阶级的一份子,是革命需要争取和团结的对象;


就连丢掉工作的困顿时刻,在除夕夜的澡堂里跟乞丐们挤着睡在一起,李先生也可以因为一碗饺子的缘分,启发孤儿庆子最终走上革命道路;


张颂文《革命者》:独特的叙事结构拍出叙事诗般的主旋律电影


哪怕在街头面对反动势力的刀枪棍棒,李先生的慷慨陈词也可以燃起原本只为了一口食物的徐三内心斗争的火苗;


革命是伟大和波澜壮阔的,但对于每个普通人来说,革命的火种就是这样在一点一滴的细节和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当中慢慢燃起并且最终变成燃遍祖国大地的熊熊烈火。


而每段回忆之后,当画面又回到冰冷的牢狱,大银幕上倒计时数字每一次的减少,都是对观众情绪的不断强化。到了影片的结尾,即将面临流血牺牲的时刻,出现的反而是历史上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但在李先生的回忆中却显得越发云淡风轻。


一段哼唱的友谊地久天长,引出的是“南陈北李”的革命友谊;一盆兜头浇下的冷水,忆起的是在北大与青年毛润之的相识相交。


张颂文《革命者》:独特的叙事结构拍出叙事诗般的主旋律电影

张颂文《革命者》:独特的叙事结构拍出叙事诗般的主旋律电影


尤其是片尾字幕里少年李大钊乘着火车前往远方的片段,将影片中无处不在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拉到了满格。


革命人可以流血牺牲,但反动派阻挡不了人民的觉醒,也扑不灭革命的烈火。


张颂文《革命者》:独特的叙事结构拍出叙事诗般的主旋律电影


作为主旋律电影,《革命者》成功摆脱了以往刻画革命先驱时总拍得像纪录片或者历史教材上阅读材料的观感,用创新性的结构和拍摄手法向观众们呈现了不同以往的李大钊故事。如果7.1档期还在二选一之间犹豫,个人力推《革命者》,导演徐展雄和主演张颂文值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革命者   叙事诗   落点   电影   友谊   狱中   主旋律   烈火   倒计时   工人   牺牲   以往   独特   导演   观众   结局   时刻   结构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