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不止的阿富汗,也曾有过电影的辉煌时刻

作者 / 无念


最近,阿富汗局势的变化,牵动着不少国人的心。


今年7月,最后一批美军加速撤离阿富汗,同时塔利班发动大规模攻势,在占领了绝大多数阿富汗领土后,于8月15日进入首都喀布尔,阿富汗总统阿什拉夫·加尼于当地同一时间离开,长达20年的阿富汗战争最终以塔利班胜利夺回政权而告终。


就在前两天,一封来自阿富汗的女性电影人萨赫拉·卡里米(Sahraa Karimi)写下了一封引发全球范围关注的亲笔信。她是阿富汗唯一一家国有电影公司的首位女性总经理,同时也是阿富汗首位也是唯一一位拥有电影博士学位的女性。由她执导的纪录片《喀布尔的女人们》曾在中国的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上进行过展映。


战火不止的阿富汗,也曾有过电影的辉煌时刻

萨赫拉·卡里米执导的《喀布尔的女人们》,以及她的亲笔信


在信中,她不仅控诉了塔利班政权的黑暗统治、对于阿富汗平民百姓的无端残害,同时她也祈求全世界范围内所有的电影从业者,以及热爱电影的人士们,不要放弃对阿富汗的声援,要支持和保护阿富汗的电影以及电影人,不要抛弃他们。


这封令人难过的信件,将阿富汗电影及电影人们的处境,带到了广大观众的面前。一直以来,国人对阿富汗电影的了解可谓是知之甚少,阿富汗电影在国际地位上扮演的地位也几乎微不足道。但其实,鉴于其特殊的历史和现实,这个饱经战争和苦难的国度,其实也有其短暂而独特的辉煌。



战火不止的阿富汗,也曾有过电影的辉煌时刻

阿富汗电影史,也是一部战争史


一直以来,由于特殊的历史社会原因,阿富汗常年战火纷飞,百姓民不聊生,阿富汗的电影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据资料显示,1905年左右,电影被引入阿富汗,这个年份虽然算不上太晚,但在当年电影也仅限于阿富汗宫廷观看。从1923年到1924年间,第一台电影放映机在帕格曼放映了第一部无声电影。直到1946年末,阿富汗的第一部电影《爱与友谊》才诞生。随后,一批本土彩色电影如《逃跑》《灰烬》等陆续上映,这些反映阿富汗人民生活的电影引起了阿富汗人的共鸣。


从1933年至1973年期间,这是当时作为君主国家的阿富汗最后的稳定时期,随后国内发动政变,君主制被废除。20世纪60年代,阿富汗国内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电影人才,整个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阿富汗就陷入战火之中,电影行业也受到巨大冲击,电影人也纷纷离开阿富汗。1979年,苏联向阿富汗发动侵略,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阿苏战争。随着苏联在1989年撤军,1992年苏联扶植政府的倒台,阿富汗又陷入了分裂当中,塔利班也正是在此时不断壮大组织积蓄力量,并最终于1996年攻陷喀布尔获取政权,占领阿富汗90%的国土。


2001年9月11日,全世界还沉浸在又一个千禧年到来的喜悦之中,除了美国。这一天,四架被19位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分别撞向了美国的世贸大厦、五角大楼,以及宾州的索美塞特县。一个月后,美国时任总统乔治·布什宣布对阿富汗开始打击行动,阿富汗战争就此打响,美国也开启了在外国领土上历时最长的一场战争。


战火不止的阿富汗,也曾有过电影的辉煌时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1996年,塔利班夺取政权后,对包括电影在内的大量艺术、文学、乃至宗教作品进行了严重的损毁和冲击。电影院受到袭击并关闭,大量影片被焚毁。而且塔利班禁止人民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国内的艺术文学发展几乎陷入停滞。直到2001年,塔利班政权垮台后,电影才开始重新恢复生机。


塔利班政府被推翻后,阿富汗临时政府成立。《奥萨玛》是塔利班政府垮台后的首部阿富汗电影,由本土电影人斯迪克·巴尔马克执导。这部影片得到了伊朗著名导演莫森·玛克玛尔巴夫的大力支持,他不仅提供了本片2.1万美元的全部制作费用,还担任了影片的制片人。同时,本片也将阿富汗电影带到了国际电影舞台。影片入围戛纳电影节并获得了金摄影机特别提及奖,以及第61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另一位本土的知名电影人叫阿提克·拉希米。2002年,塔利班倒台,流亡法国的拉希米第一次重新踏上故土。随后,他往返于喀布尔和巴黎两地,为阿富汗培养新一代电影人。2004年,他创作了阿富汗影史上重要之作《土地与尘埃》,影片同样蜚声国际,入围第57届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单元。2012年,他再次创作了《忍石》,再次引发关注。他的作品罕见的以阿富汗视角来呈现阿富汗人民苦难,拥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战火不止的阿富汗,也曾有过电影的辉煌时刻


2019年,喀布尔举行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倒台18年来的首届电影节,为期八天,并在城内四家相对安全的影院共展映100部影片,其中有很多都是本土制作的电影。而此次活动的主办方,正是引文中提到的那位阿富汗影业公司总经理萨赫拉·卡里米。


不过,整体看来,21世纪的阿富汗战乱仍频,甚至对很多阿富汗人民来说,电影在这片土地上是一个已经“死去”的行业,国内电影产量十分稀少。而且,由于国内缺乏成熟的产业规模,因此即便是近几年偶然出现的本土电影,也多为阿富汗与别国一起制作合拍,不仅产量落后,且制作能力较为有限。



战火不止的阿富汗,也曾有过电影的辉煌时刻

阿富汗战争,当代战争片的重要题材


尽管阿富汗本土产出的电影数量相当有限,但展现阿富汗战争,以及阿富汗人民生活的电影,其实数量并不算少,而这些影片,基本上都是由其他国家拍摄制作。


作为阿富汗战争的发起者,同时也是交战方之一的美国,自然是这类战争题材电影最大的制片国家之一。


有学者曾经对新世纪以来美国战争题材电影做过研究,统计后发现,仅从2000年至2017年期间,美国共创作了90部战争题材电影,这其中有关阿富汗战争的共29部,占了三分之一的比例。


并且,研究者发现,这其中的创作趋势以2004年为界。从2000年至2004年间,美国战争电影创作进程缓慢,数量也较少,这与社会上弥漫着的人们的恐慌情绪和社会现状有很大关系。而2004年之后,美国战争电影发展迅速,电影创作数量较多,且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展现的内容也开始从对战争场面的刻画转向对于士兵个体的情感扭曲和心理畸变的描绘,从而达到反战的主题。


近几年美国也拍摄了不少有关阿富汗战争题材的影片,其中有很多口碑也相当不错,最知名的当属凯瑟琳·毕格罗拍摄的《猎杀本·拉登》(2012),获得了奥斯卡的五项大奖提名。另外,还有像《海豹六队:突袭奥萨马本拉登》(2012)、《孤独的幸存者》(2013)、《12勇士》(2018)、《前哨》(2020)等等。


战火不止的阿富汗,也曾有过电影的辉煌时刻


除了美国,全世界还有很多国家都加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反恐战争当中,包括英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北约国家,至于一些亚洲国家则为美军提供了后勤支援,并派遣军队驻扎阿富汗。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其他国家的电影中同样有关于展现阿富汗战争的内容。


比如,像印度的《喀布尔快递》(2006)、俄罗斯的《坎大哈》(2010)、英国的《卡贾基》(2014)、加拿大的《鬣狗之路》(2015)、丹麦的《战争》(2015)、法国的《大开眼界》(2016)等等。这些电影往往并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和刺激的爆破效果,多展现具体人物的内心及情感层次,但也正因如此,反而可以给观众带来不同程度的观感和共情。


2019年,一部名叫《女孩的战地滑板课》的影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它展现了阿富汗年轻女孩们在喀布尔学习、阅读、书写和玩滑板的故事。考虑到阿富汗女性所面临的集体困境,这样的作品既让人心疼,也蕴含着一丝希望。


而像上面提到的伊朗导演玛克玛尔巴夫,他的代表作《坎大哈》同样将镜头对准了阿富汗的女性。他的大女儿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的代表作《黑板》《下午五点》两次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双双获得评审团奖。他的小女儿汉娜·玛克玛尔巴夫的《佛在耻辱中倒塌》以塔利班炸毁巴米扬大佛作为故事背景,同样有比较高的知名度。


战火不止的阿富汗,也曾有过电影的辉煌时刻


总之,当代有关展现阿富汗的相关电影,多集中在战争题材,以及对于战争下个体的刻画,无论是阿富汗百姓还是参战的士兵们。这些电影,为当代战争题材的类型影片,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视角。


而且,考虑到阿富汗战争频发的现实处境,因而但凡是有关阿富汗的电影,无一例外都具备了强烈的反战色彩、充满了人民生活苦难的呈现,以及对和平的向往,这些主旨往往也和阿富汗这个国家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战火不止的阿富汗,也曾有过电影的辉煌时刻

阿富汗电影与中国的往来交流


那么,作为与中国国境线最短的邻国,阿富汗与中国在电影上有哪些友好往来呢?


可以这么说,大多数中国观众对于阿富汗电影其实是完全不了解的,少部分可能是从有关阿战题材的影片中得到有关阿富汗的信息,但视角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其中,可能只有极少数的影迷,是从国际范围内的各大电影节展上,了解到有关阿富汗目前国内的电影发展情况。


提到有关阿富汗的电影,大多数人首先想起的,可能是那部《追风筝的人》,而本片之所以受到关注,也完全是源于那本脍炙人口的同名小说。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第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创作的英文小说。2003年在国内出版,2005年全美畅销书排名第三。可以说这本书不仅在中美两国备受瞩目,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掀起了一股风潮,成就了世界级畅销书的一段佳话:全球销量3200万册、美国销量800万册、中国销量过500万册。时至今日,在国内的各大电商平台上,都还能看到不断再版后本书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战乱,电影《追风筝的人》并不是在阿富汗拍摄,而是在中国新疆的喀什地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电影中的“阿富汗”一派和平安宁的景象。而在影片的制片国家/地区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大陆的身影。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本片并没有引进过国内。


战火不止的阿富汗,也曾有过电影的辉煌时刻


《追风筝的人》的小说和电影可能是国内很多年轻观众对于阿富汗文学艺术最初的印象,而胡赛尼之后的《灿烂千阳》和《群山回响》同样受到很多国内外读者的推崇。


另外,2018年时,中国青岛曾举办了首届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阿富汗作为成员国之一,参加了本次电影节,并带来了五部电影。其中,《米娜向前走》《丢失的皮包》两部作为参赛片,剩下三部《水》《转折点》《沉默之外》则作为展映影片,向国内观众提供了了解阿富汗的重要窗口。


这次的电影节也是国内少有的,有真正阿富汗本土的电影和中国观众进行文化交流的机会。最终,《米娜向前走》获得了最佳导演奖,并与中国电影《进京城》一同获得了本届电影节的最高荣誉最佳影片奖。


除此之外,通过国内大银幕公映或展映的有关阿富汗题材的影片,数量也很少。


2019年,动画电影《养家之人》公映。这部影片在国内只收获了638万的票房,但是在豆瓣上有高达8.4的评分,凭借精致唯美的手绘风格获得了一众青睐,同时也获得了奥斯卡、金球奖、动画安妮奖等一众好评。这部动画也是少有的国内公映的正面展现塔利班政府统治下的阿富汗人民,尤其是女性水深火热生活场景的影片。


此外,国内的各大电影节展上也展映过一些阿富汗题材的影片。举例而言,像《午夜行者》,在2019年北影节上展映,全片由三台手机拍摄完成,讲述一家人花三年时间跨越3500英里的逃亡生活。《孤儿院》于2019年欧盟影展展映,讲述80年代阿苏战争期间一家孤儿院里发生的故事。还有像《喀布尔,风中之城》《喀布尔的女人们》等纪录片,则是在2019年的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上展映,同样展现了战争中阿富汗人民的悲惨生活。


战火不止的阿富汗,也曾有过电影的辉煌时刻


总之,考虑到阿富汗的现实情况,以及本土电影艺术的发展,目前国内观众对于阿富汗的艺术文化仍然知之甚少,电影方面的交流往来也十分有限。


如今,随着美军的撤退,塔利班宣布夺取政权,阿富汗恐怕将进入下一个时代。而截止目前,我们也已经看到很多网上的视频里,阿富汗人民因为恐慌涌入机场,甚至爬上飞机,场面令人揪心。


未来,阿富汗电影将走向何方?阿富汗人民又将何去何从?对此,谁也没有答案。我们只能保佑阿富汗的电影艺术,以及那里的人民,远离战火和颠沛流离的生活;同时深切祝愿,希望和平能够真正降临到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上。


战火不止的阿富汗,也曾有过电影的辉煌时刻

截图出自电影《出租车》


参考资料:

1.于宁:《新世纪以来美国战争电影叙事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阿富汗   喀布尔   塔利班   电影   美国   电影节   战火   政权   中国   题材   本土   观众   辉煌   影片   时刻   战争   阿富汗战争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