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年轻人,怎么都往大湾区跑


中国的年轻人,怎么都往大湾区跑


《披荆斩棘的哥哥》收官了,没人能想到最大的赢家,是以“山鸡哥”陈小春为代表的几位“大湾仔”。


不论是塑料普通话、日常听不懂规则的综艺效果,还是公演舞台的实力圈粉,都让人梦回港圈最繁荣的时代。


在港圈逐渐没落,影视歌三栖的香港艺人在内地综艺亮相已成为常态时,谁也没有想到,成为流量爆点的,却是演员谢天华在《披荆斩棘的哥哥》中的一句“你们这帮大湾仔”。


本是随口的一句话,结果成了节目的收视密码,不仅让港圈的几位艺人再度翻红,还让“大湾区”出圈了。


大湾区的存在感,在大众面前第一次这么强。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都往大湾区跑


粤港澳大湾区,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个默默无闻的小透明,只是略有耳闻,不曾深入了解。但是如果你是应届要找工作的毕业生,大湾区会是你们绕不开的一个选择。


毕业了,是该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家乡?


如果不甘心回老家,决定在大城市冲冲看,那么还有第二重灵魂拷问:北上京津冀,还是南下江浙沪、闯荡珠三角?


在找工作选地域这件事上,不妨先看城市群。


经济活动向城市群集中,而人才,也是在城市群之间流动。在长三角城市群,人才在上海、苏州、杭州之间相互流动,而在京津冀,河北和天津的人才流入北京的趋势很明显 [1]。


也就是说,你以后换工作,最先考虑的还是在周边城市变动。


如果就业选择一个多中心的城市群,换工作时至少不会“入职一时爽,搬迁火葬场”,工作上的人脉和资源也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而具体选什么样的城市群,自然要向经济实力看齐。



长三角和大湾区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群。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的调查,长三角是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群,同时,它也是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群。

中国的年轻人,怎么都往大湾区跑

距离浦东开发已经过去 30 年了,长三角的“old money”地位仍然难以撼动,2019 年的生产总值高达 23.73 万亿。


早在 2012 年,长三角凭借着人口规模、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等要素,跻身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2]。


然而,“黑马”粤港澳大湾区虽然还年轻,发展势头已经显现。


依托于珠三角九市,增加了港、澳两个中心城市的大湾区,靠着不到全国 1% 的占地面积,2019 年整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1. 58 万亿元,高于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的经济规模 [2]。


并且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上,大湾区也表现突出。2019 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均 GDP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92 倍,而长三角三省一市为 1.48 倍。人才已经用脚投票,这届年轻人,都在往大湾区跑。


在过去三年,大湾区的人口增速高达 2.4%,是长三角人口增速的三倍有余。

中国的年轻人,怎么都往大湾区跑

2020 年,大湾区九个内地城市的常住人口增量将近 140 万,其中深圳新增了 52.98 万,广州新增了 42.82 万人。


广州在过去这一年还能吸纳如此多的人口,着实不易。


要知道,和广州一样,同为老牌一线城市的上海,从 2010 年到 2020 年,常住人口增长了 185 万人;而广州则增加了 596 万人。



除了广深两个一线城市之外,对接广深“双城联动”的东莞近年来颇具吸引力,在 2020 年,东莞常住人口突破千万,成为“特大城市”的新成员,至此,广东省成为了超大、特大城市最多的省份 [3]。

怎么留住人,

很重要的一点都被忽视了


纵观近几年的城市“抢人大战”,各地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一些城市甚至给出了送钱、送房、送户口这样的“优惠三连”,人口数量的确涨势喜人。然而,抢人容易,留人难。


相比刚来新城市时的壮志满满,一段时间后,劳累的身体、不多的积蓄、日渐稀少的头发……都让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萌生了换城市的想法。


让他们迟迟无法扎根、想要离开的最大原因,就是居住问题。但作为在“抢人大战”中当之无愧的“王者”——大湾区,不仅吸引来了人,还留住了人。


根据贝壳研究院的数据,大湾区城市圈省外客源购房占比尤为突出。珠海是全国重点城市中,省外客源占比最大的城市,省内客源仅有 26.45%。大湾区其他城市,如广州、东莞等,也都是省外客源购房比例靠前的城市。


这意味着,来大湾区打拼的人,更愿意在这里扎根安居。

中国的年轻人,怎么都往大湾区跑

为什么大湾区能留住那么多“移民”?居住体验,是一个重要因素。


很多人在选择城市之初,主要关注的是就业这样的发展机会,而不太在意居住的好与坏,但时间一久,这个因素就逐渐成为影响大家是否留下的一个关键。


以中心城市广州为代表的大湾区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还保持着极强的居住优势。贝壳研究院就基于居住成本、居住品质、居住生活便利度和人居指数,计算出了中国各城市的居住竞争力得分。


在各大区域中,粤港澳大湾区的居住竞争力指数最高。具体到城市,深圳和广州则共同霸榜,成为最具居住竞争力的城市。

中国的年轻人,怎么都往大湾区跑

虽然深圳在居住便利度方面,领先很多城市,但其高昂的房价,也劝退了很多想要在这里打拼的普通人。


相比之下,广州无疑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根据贝壳研究院的计算,广州的购房负担只有深圳的一半左右,排名上甚至比部分新一线城市还低。


同时,住在广州,生活幸福感真的很高。就比如日常生活的便利程度,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便利店的密度。便利店不仅让城市运转更为高效,也为城市平添了许多人情味,24 小时营业,深夜不灭的店铺永远是社畜的“深夜食堂”。


而大湾区的城市就有着全国最多的便利店。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东莞的便利店饱和度全国排名第一,每 2073 人拥有一家便利店,深圳、惠州、广州也均排名前列 [4]。

中国的年轻人,怎么都往大湾区跑

如果以各城市非连锁店订单额及城市平均非连锁订单份额计算美食多元指数,我们发现重庆、成都和长沙在美食多元指数上得分最高,而大湾区美食最多元的地方,则在广州。


同样是加班,如果生活在“美食之都”广州,至少能吃的好一些。


不管是遍地早餐摊贩卖的热腾腾的肠粉,还是夜宵时间冒着滚滚热气的牛肉火锅,都是在工作了一天的疲劳之后,最暖胃暖心的选择。而作为开发较早的老牌城市,在硬实力之外,大湾区“领头羊”广州所具备的优势便是文化底蕴深厚。


和高校于文化“沙漠”深圳相比,广州是中国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2020 年共有 143.59 万名在校大学生 [5]。


居住、美食、生活和文化休闲,硬软实力兼具的广州,成为了很多人最想定居的城市。


在广州,怎样买房才不会后悔



正是因为广州在各方面的优异表现,在大湾区之中,最受购房者欢迎的城市会是它。



根据贝壳研究院的预测,大湾区 2025 年新房交易规模将会达到 15.3 万亿元,年均速保持在 4.5% 左右 [6]。这其中,广州是购房需求最为旺盛的城市之一。


根据 58 同城和安居客发布的《2021 年第三季度楼市总结》,在环广深地区中,广州是人们新房找房热度最高的城市,远超佛山、深圳等 [7]。


然而,比起在低线城市,在一线城市买房,如果想要享受居住环境的优势,就要承担一笔不菲的购房成本。以上海为例,根据 2021 年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开展的住房需求调查,房价是他们最顾虑的因素,其次是户型面积和地段,占比均超过了三分之一。

中国的年轻人,怎么都往大湾区跑

从大家的焦虑源头房价来看,虽然“二线城市一套房,一线城市一间厕所”只是一句调侃,但事实上在老家能买 200 平的购房积蓄,在北上广深能选到 90 平方米以下 2 - 3 房的刚需户型就已不错。


房价之外,地段和交通也是居住痛点,平时上班已经够累,如果可以,谁都不想折腾。


能在离工作工作地不远的地方买房,当然最好。如果家里有小孩和老人,还需要考虑住房周边的学校、医院以及养老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湾仔   省外   客源   东莞   生产总值   广州   深圳   贝壳   中国   研究院   城市群   年轻人   美食   城市   经济   全国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