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这部电影“抢档上映”,女排精神敢当先


《夺冠》这部电影“抢档上映”,女排精神敢当先

《夺冠》这部电影“抢档上映”,其实是有些出乎意料。

毕竟国庆这么好的机会虽然年年都有,但一年也就那么几天。

有不少人对这部电影存在质疑,其中一个质疑点就在于导演陈可辛,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陈可辛导演能拍出亮眼的体育电影吗?

《夺冠》这部电影“抢档上映”,女排精神敢当先

想起陈可辛,大部分人还是第一时间想到《甜蜜蜜》《如果爱》《投名状》。

可体育电影不同于其他电影题材,它的拍摄难度非常高,特别是排球这类集体竞技需要刻画出不同的群像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

再看电影《夺冠》,它不仅是要呈现给观众一套女排群像,它需要把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几代女排群体都呈现出来。

《夺冠》这部电影“抢档上映”,女排精神敢当先

这个难度可想而知,就连陈可辛导演也直言。

“我当时那么大胆去接拍这部电影,也像是一种女排精神。就是不知道最后结果如何,但是一定会一分一分地咬,尽可能地做好。”

《夺冠》这部电影“抢档上映”,女排精神敢当先

陈可辛说这句话并非夸大。

首先他的胆子确实很大,因为《夺冠》这个电影剧组“排场”是真的大,没有实力的导演是真不敢接这部电影。

除了有巩俐、吴刚、黄渤、彭昱畅这类一线艺人外,更重要的是有郎平的女儿以及真正中国女排运动员。

《夺冠》这部电影“抢档上映”,女排精神敢当先

说实话,一部体育电影的精髓是在于体育本身,就算是演技再好的艺人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演绎运动员的形象。

因为运动员的身体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

《夺冠》这部电影“抢档上映”,女排精神敢当先

其实我之前也没有对这部电影抱很大期待,直到听到陈可辛说出“女排精神”那句话后我才相信这部电影,才相信陈可辛。

估计现在只有上了岁数的人才能理解什么是女排精神,很多跟我一样30岁及以下的年轻人可能听过这个名词,但并不能真正领会。

我也是经过一番了解后才对其有了初步感受。

《夺冠》这部电影“抢档上映”,女排精神敢当先

女排精神,它并不单单指女排。

上世纪80年代初,各行各业都处在探索新道路之中,体育行业也是如此,几乎没人能想到女排能夺冠,更多的是认为“凭什么夺冠”?

可女排的姑娘们做到了,她们在1981年一举拿下了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冠军。

不仅如此,在1981年至1986年的间的女排世锦赛、奥运会、世界杯中,她们创下了五连冠的神话。

《夺冠》这部电影“抢档上映”,女排精神敢当先

这就像是一道强心剂,它刺激了人们的内心,让人们振奋之余认识到“原来真的可以做到!

可以说女排精神影响了当时各行各业,女排精神成为了那个时代“拼搏,永不言弃”的代名词。

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过一句歌词,“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夺冠》这部电影“抢档上映”,女排精神敢当先

也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就叫《阳光总在风雨后》,我非常佩服电影《夺冠》的宣发团队,他们将这首老歌交给痛仰乐队重唱,让人们不自觉的产生共鸣。

女排姑娘们在03年女排世界杯夺冠、2016年奥运会夺冠以及2018年郎平集起三代女排姑娘们时,都合唱过这首歌。

《夺冠》这部电影“抢档上映”,女排精神敢当先

可以说这首歌早已印上了女排的影子,它同时唱出了女排王者归来的铿锵之声。

因为中国女排也并非是一帆风顺,她们也经历了一段低谷。

但就如歌词一样,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只要坚持不放弃,胜利和希望一定会出现,这就是女排精神。

《夺冠》这部电影“抢档上映”,女排精神敢当先

而这部《夺冠》这部电影就是要让大家再一次感受这种精神,陈可辛导演也是带着这种精神执导了这部电影。

所以我们也完全可以相信陈可辛导演,也可能相信这部电影不会让我们失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女排   精神   群像   彩虹   世界杯   各行各业   共鸣   运动员   奥运会   艺人   导演   风雨   阳光   体育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