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国产战争电影的“天花板”被捅开

战争电影的精髓是什么?

小编认为是细节,让人容易发现,并且忘不掉的细节!

《长津湖》:国产战争电影的“天花板”被捅开

我们现在的电影并不缺“大场面,大制作”,但每每谈起国产战争电影还只是那几部,大部分新电影甚至于几十年前的《地道战》都超越不了。

原因肯定不是电影技术退步,也不是剧本主线剧情老套,只是因为没有让人记住的细节。

而这次电影《长津湖》做到了,甚至小编觉得这部电影捅穿了国产战争电影现用的“天花板”。

原因在于细节,小编列举影片两个细节,当然不止于以下两个。

第一,对饥饿的刻画

很多电影都喜欢直接用死亡来体现影片角色的饥饿感。

《长津湖》:国产战争电影的“天花板”被捅开

这种方式能最直接的刺激观众的感官,可这种刺激对于观众而言来的快去的也快,最终不会被记住太久。

在电影《长津湖》中有一个片段让人过目不忘。

段奕宏饰演的谈子为在跟敌人一番惨烈肉搏后炸掉了一处据点,当谈子为再次露头查看情况时嘴里塞满了敌人遗弃的食物在咀嚼。

在此之前,那个食物只给了一瞬间的特写。

电影《长津湖》有接近三个小时的片长,影片中后期有一段描述了战士们食物紧缺的剧情,但食物仍有,只不过就剩下冻得跟石头一样硬的土豆。

在那时,影片并没有让观众觉得食物不足已经影响到了战士们的生命,只是初步营造出了饥饿的氛围,毕竟土豆再硬还是能填下肚子的。

《长津湖》:国产战争电影的“天花板”被捅开

当战斗开始后,各种惨烈搏斗搬上荧幕,这个饥饿氛围渐渐淡下,直到段奕宏将食物塞满嘴巴的画面出现后,影片饥饿氛围直接拉满。

小编瞬间想起,电影里那些战士只吃了几个硬的磕牙的土豆啊,他们是靠什么支撑这样惨烈的战斗呢?

这个细节不由得让我对这些战士肃然起敬,支撑他们坚持战斗的只有一股信仰。

第二,为什么去战斗

过往的国产战争电影,不乏大义,高举大义旗帜没有错,但作为电影来讲,不管什么样的剧情背景,它仍是一部电影作品。

《长津湖》:国产战争电影的“天花板”被捅开

电影作品面向的就是普通观众,作为有正常价值观的观众而言,大义我们都懂,有谁在看电影《长津湖》之前会不知道电影中的战斗为什么要打响呢?

大家都知道,也都知道这场战斗的惨烈,同时也有很多人都拍过这个类型的电影电视剧。

那么就如之前所说,这么多类似的电影,为什么要去看《长津湖》呢?

其中一个细节说明了问题,影片《长津湖》其实有两处剧情交相呼应。

一个是领袖的儿子(黄轩饰演)上战场,另一个是渔夫的儿子(吴京、易烊千玺饰演)上战场。

《长津湖》:国产战争电影的“天花板”被捅开


渔夫的儿子对着年迈父母沉默相望,因为他知道这一别可能就是永远。

紧接着另一段领袖的儿子说:“几十万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战场,我有什么理由不去。

这两段剧情悄无声息地解释了为什么要去战斗,为什么必须要战斗。

因为这是一场不论是领袖还是渔夫都躲不了的战斗,

《长津湖》:国产战争电影的“天花板”被捅开


小结

类似以上让人记忆深刻的细节还有许多。

小编之所以认为《长津湖》这部电影捅破了国产战争电影的天花板,正是因为有这些细节。

国产战争电影早已不缺宏大场面,不缺特效辅助,更不缺剧本题材。

缺的只有细节刻画,而像《长津湖》则是在各种细节处交相呼应,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断被感动,被震撼。

这才是一部战争电影该有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战争   电影   大义   渔夫   惨烈   天花板   饥饿   领袖   战场   土豆   观众   细节   剧情   儿子   食物   影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