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35岁职场荣枯线,探究坎后的风景是否更美丽

就业永远是一个不变的话题,而且对于年龄越来越大,负担越来越重的从业者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也成为现在职场人士所焦虑的一个话题。随着社会进步,就业者的素质都在明显的提升,所以为了能够挑选更加优异的人员,企业正在逐渐地设置更高的门槛,直至变得有些严苛。

跨过35岁职场荣枯线,探究坎后的风景是否更美丽

现在规模较大的企业,都在选用985/211本科毕业或者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员,从管培生开始培养,这是另外的一种竞争;还有的设置管理者TOP工作经验,年龄不得超过35岁等等。整个从业者群体素质的提升,导致了企业要求人员结构的年轻化,所以对于中年从业者或者说35岁左右的从业者来说,再就业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

举个例子来说,2021年辽宁省公务员招录报名于3月1日24时结束,报名总人数已达到165820人,一个岗位竞争比达到789:1,由此可见公务员这一战场的火热程度。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火热呢?一个是公务员体制的吸引力,再一个就是社会就业的压力,这种持续性的压力,让应届毕业生选择进入了公考的大军,以求一次的血拼换来余生的安稳。

跨过35岁职场荣枯线,探究坎后的风景是否更美丽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12月1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京召开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中指出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这相当于每年多了近1000万人在和我们竞争就业机会,如果我们原地踏步,继续从事着可替代性极高的工作,我们怎么能够竞争过学历及素质越来越高的迎接毕业生呢?

最近看了一篇报道名称为35岁荣枯线,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所以接近35岁的我们,对于接下来的职场路怎么走,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不然难逃大浪淘沙的结果,被拍死在沙滩上,苦苦挣扎。

首先,我们先自己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1、是否一直在处理基础性工作,日复一日地重复着;

2、是否处于基础管理层级,看似都有涉猎,但无一专精;

3、走专业路线还是管理路线,自己的专业能力及管理能力如何;

4、现在工作平台如何,将面向大平台或者转向中小平台。

跨过35岁职场荣枯线,探究坎后的风景是否更美丽

针对这几个问题,我们制定接下来的行动方案,争取能够让自己击碎35岁这道魔咒,可以潇洒地纵横职场,而不是整体忧虑烦躁。

摆脱事务性工作迫在眉睫,高效工作是关键

事务性工作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常态,更有多数人被复杂琐事深深地缠绕着不可自拔。这是工作现象,但不是我们的归宿,我们必须想办法把自己从中逃出来,拔高自己思路,开拓自己的视界,以更高的层次来审视我们现有的工作,这样才能够发现更深一层次的东西,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更加的游刃有余,透过现象看本质,高效解决,让自己有时间思索自己的工作及今后的规划。

综合自己的性格及特色,决定走专业路线还是管理路线

这两种路线一般来说是相辅相成的,但是一旦决定走向其中一个方向,必然会有损另外一项能力,毕竟我们精力有限,不可能两者兼得。所以仔细地分析自己的优劣,并综合自己的性格、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如果自己迟迟不能决定,不妨听听旁人对于自己的评价,也能作为自己的一个参考。

跨过35岁职场荣枯线,探究坎后的风景是否更美丽

可以业务全面,但一定要有自己的专长

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好多人都被迫涉猎多个业务层面,并逐渐迷茫在疯狂地扩张自己的涉猎面,而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我们涉及别的业务,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竞争性,就像把一盆水泼洒到大地上,占据了不小的面积,比旁边的一汪小水面积大得多,但是也脆弱了许多,没有根基,停留在表面的广。要想不被击败,我们需要自己的根,也就是我们的专长所在,可以抗拒风雨磨难而屹立不倒的地方。有了立足之本,再加上我们的业务全面,才能够加强我们的竞争力,而不是空无的悬浮在空中,被人一击就倒。切忌,本末不能倒置。

跨过35岁职场荣枯线,探究坎后的风景是否更美丽

就业平台的选择,一定要切合自己的能力

如果现在就业的属于top型企业,而自己的能力在此属于比较中规中矩型的,那么在下一份工作时,继续选择往上走所受的挫折应该比较多,而且有可能因为机会的措施,导致自己就业压力的加大。所以不妨转战中小企业,执掌一方,退一步说不定就海阔天空了。

就业平台的选择也是一门比较关键的学问,就像与人相处一样,总有那么几种人虽然优秀但就是接触不来,八字不合,所以不必一味地去追逐top企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自我升华进化不能停,学习需持续进行

我们处在信息化时代,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不幸。我们享受了生活,见识了时代的飞速发展,同时我们也承受着莫大的压力,适者生存是现代社会的主旋律,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不争的事实。为了不落伍,不被淘汰,我们必须让自己与时俱进,甚至能够走在前列更好,所以学习是绝对不能停止的。

现在都说35岁是一道坎,但是我们与其焦虑等待,不如奋起反击,坐以待毙的结果就是淘汰无疑。奋起反击,虽说不能百分百成功,但是最起码我们有极大的机会去成功,而且不逼自己一把,我们又怎么能知道自己能力到底有多大呢?

35岁荣枯线,我更愿意将其视为龙门,一道我们鱼跃龙门的考验,我也想去看看更上面的风景是不是更美丽,花儿开的是不是更娇艳。与其看做一种压力,不妨看做一种动力,是磨砺我们发光的动力,让我们笑脸相迎。朝气相拼,打破这个魔咒,越过这个龙门,去看看门后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教育部   高效   业者   龙门   公务员   路线   素质   压力   竞争   能力   风景   人员   业务   工作   平台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