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下架,众多APP被查,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

“忙”,是滴滴最近的状态。


6月11日(北京时间),滴滴正式向美国证监会(SEC)递交了上市(IPO)招股书。


6月30日,仅三周左右时间,滴滴在美国成功上市


7月2日,网信办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滴滴出行”停止注册新用户。


滴滴出行下架,众多APP被查,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


7月3日,网上传言,滴滴被查是因其为在美国上市,将中国的道路信息打包给了美国。


“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及副总裁李敏随后回应称,这是有人在恶意造谣。


滴滴出行下架,众多APP被查,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

滴滴出行下架,众多APP被查,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


7月4日,网信办再次发布通报,要求“滴滴出行”下架整改


滴滴出行下架,众多APP被查,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

滴滴出行下架,众多APP被查,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


根据目前信息,暂时还不能明确“滴滴出行”具体是怎么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


但网络的热潮,已从金融资本层面,到国家安全层面,都对此事进行了大力“冲刷”。


反常的是,无论是谁发声,似乎都秉持着叫好的态度。


除了滴滴常被人“喷”的杀熟等因素以外,数据安全是此事的重点,也是网民关注的焦点。


滴滴出行下架,众多APP被查,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


用户变成“透明人”


5.5亿的注册用户,让滴滴成功登上出行App的王座。


滴滴也由此掌握了庞大的数据信息:使用者的身份信息、手机号码和行程信息


这其中也包含了略显神秘的国家部委工作人员的出行轨迹。


2015年,滴滴媒体研究院就曾通过实时生成的移动出行大数据勾勒出7月13日和14日国家部委里面的加班能手。


滴滴出行下架,众多APP被查,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


其实,不单是“滴滴出行”。


打开应用商店,随便下载一个App,都会要求用户授权App访问手机内的通讯录、相册、相机、位置、语音等权限。


甚至有不少App还会“软强迫”用户签订用户协议。


签不签随你,只是不签就不能使用罢了。


滴滴出行下架,众多APP被查,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


打开资讯类或短视频类App,也总是能刷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想买什么东西,目之所及处皆是其广告或推荐,部分甚至都不是购物App。


诸如此类的现象都反映出了什么?


是互联网的强大和“贴心”吗?


No no no!


是我们这些互联网的使用者,却被互联网牢牢“拿捏”住,逐渐透明化的事实。


滴滴出行下架,众多APP被查,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


关于数据安全的必修课


其实,为了精准营销,互联网公司收集用户的部分信息可以理解。


怎样收集用户信息、什么信息是必要收集的、收集后如何使用和存储,这些都是互联网企业的必修课。


根据《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规定,以下行为可被认定为“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滴滴出行下架,众多APP被查,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


以下行为可被认定为“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








滴滴出行下架,众多APP被查,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


《网络安全法》则是这样规定数据储存的。


《网络安全法》第37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在境内存储。

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按照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办法进行安全评估。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网络安全法》第66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违反本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在境外存储网络数据,或者向境外提供网络数据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如果“滴滴出行”真的存在将数据“送给”美国等违法行为,法律自会对其进行严惩。


相关的“阴谋论”可暂且歇一歇,等待政府的官方通报,让子弹飞一会儿。


滴滴出行下架,众多APP被查,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


7月5日,

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再次发布公告:

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同日——

浙江省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工作组经检测,通报“萌拍拍”“婚礼纪”等57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6日,

《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在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公布,并将于2022年1月1日实施。


《条例》坚持对大数据“杀熟”等问题说“不”,最高可罚5000万。


相信此事仍未结束,网络数据安全审查还会继续。


而这也算是对各互联网企业敲响了警钟。


告诫其要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防范网络安全风险。

否则,法律的铁锤必定落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美国   网络安全   必修课   境外   此事   安全法   信号   权限   状态   方式   功能   业务   数据   用户   网络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