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不能补,你家孩子也别想!”双减落地后,家长疯狂举报

文/馨儿

风靡已久的补课行为,在双减政策下发之时,已发生变化。

补课这一概念,最初来源于家教。在二十多年以前,大城市就已开始重视学生的教育问题。部分学生跟不上学校的教学进度,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些家长决定给学生另外请一名老师,每天晚上在家中补习。尽快将落下的课程追上去,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没想到,补课确实起了效果。

“我家孩子不能补,你家孩子也别想!”双减落地后,家长疯狂举报

越来越多的家长让学生加入到补课行列中,补课形式也由一对一改为一对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开办起补课班。随后,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占领市场。

这些良莠不齐的培训班扰乱教育的公平性,不断给家长制造焦虑让其报名班次。乱象频出的补课班,终于在双减政策出台后,得到了应有的后果。

“我家孩子不能补,你家孩子也别想!”双减落地后,家长疯狂举报

双减落地后,家长们开始报复性举报

双减政策旨在给中小学生减轻负担,还给他们快乐的童年。对内,控制学校布置作业的数量,保证学生们有充足的睡眠。对外,严格限制补课时间和补课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涉及到的九大学科,不允许在寒暑假及周末开班招生。为彻底清除违规补课现象,各地教育局接收群众举报。一旦发现,必将马上关停。

“我家孩子不能补,你家孩子也别想!”双减落地后,家长疯狂举报

家长们为了保证教育的绝对公平,开启不间断举报模式。学生们为了不补课,不参加培训班,也开始举报补课机构和所在的学校。一股举报之风悄然兴起,不知是好是坏。

在双减落地一个多月的时候,教育部相关平台已经接到8000多条举报消息。双减政策本是给学生和家长的福利,不知为何演变成报复性质的集体举报活动。

“我家孩子不能补,你家孩子也别想!”双减落地后,家长疯狂举报

“我家孩子不能补课,你家孩子也别想!”

举报之风仍在继续。一位家长在得知自己家孩子所在的补课班被举报后,说出这么一番话:我们没课上,其他班的人也休想上课。一个老师离职,就让其他老师也没饭吃。

可以看出,家长说的是气话。但表达的意思非常明确,我家不能补课,你们也别想补。大家一起躺平,谁也别在背后搞小动作。这一行为不是偶然,很多家长都有这个想法。

“我家孩子不能补,你家孩子也别想!”双减落地后,家长疯狂举报

本来学生的补课费用为每节100元,老师突然改为小班教学,课时费一下涨到600元。这个收费标准普通工薪家庭很难负担,只能放弃补课。

但家长又不想其他家庭条件优秀的学生继续补课,如此一来就会形成巨大差距。家长在一气之下,直接将这名违规老师举报了,所有学生都失去了补课的机会。

“我家孩子不能补,你家孩子也别想!”双减落地后,家长疯狂举报

不甘心躺平的家长,会有所行动

上面这些家长的行为,可以理解成“拉人下水”。表明看似是在响应国家号召,实际只是为了私人利益着想。课后延时服务作为双减政策的延续,存在诸多争议。

部分学校将减负贯彻到底,实行5+2延时服务以后,让学生学习多方面技能。绘画、书法、剪纸等课程,纷纷摆上台面,作业根本写不完。

“我家孩子不能补,你家孩子也别想!”双减落地后,家长疯狂举报

不久前,北京众多家长向教委投诉。因延时服务没有效果,家长认为就是在浪费时间。他们要求提前将学生接回家,不能让学生在学校放养。

最后这些家长硬是把强制17:30放学的条件,改为15:30可请假。学生脱离学校后,家长可以随意安排补习时间。

“我家孩子不能补,你家孩子也别想!”双减落地后,家长疯狂举报

积极为学生寻求出路的家长,深知高考的残酷性。本以为双减会让学生和自己好过一些,却没想到还要继续参与内卷。心中的焦虑无法放下,他们也不会真正躺平。

这些家长或是吃过没文化的亏,不能让学生停下前进的脚步。这种行为难免会引起其他家长不爽,于是就有了针锋相对这一幕。

“我家孩子不能补,你家孩子也别想!”双减落地后,家长疯狂举报

减负不是直接躺平,要正确理解

双减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确实想让学生减轻负担。课后延时服务的初衷,也是为了让家长们更轻松一些。

这些内容被赋予不同的含义,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也就有了差异。有需要的学生,依然可以在周一至周五晚上参加补习。

“我家孩子不能补,你家孩子也别想!”双减落地后,家长疯狂举报

家长们完全没必要互相举报,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减轻压力不等于不能有学业压力,中高考制度依然在,学生也还要努力学习。

学生还不具备躺平的资格,不能在本该奋斗的年纪享受安逸。可以用这次难得的机会来培养自学能力,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家孩子不能补,你家孩子也别想!”双减落地后,家长疯狂举报

今日讨论:

大家会举报违规补课行为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复性   家长   我家   培训班   孩子   作业   课后   焦虑   负担   确实   老师   疯狂   政策   时间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