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王漫妮:我想嫁个有钱人,但我不靠男人,有错吗?

《三十而已》王漫妮:我想嫁个有钱人,但我不靠男人,有错吗?

《三十而已》截至目前累计播放量打40.80亿,火爆今夏,作为一部上星剧的同时在网络视频平台开启超前点播服务,全民期待着剧情的走向,一饱眼福的观众对于结局议论纷纷,豆瓣评分也从开播初期的8.3分掉到7.4分,编剧李英姬也向大众回应剧情的走向,她认为30+的女性面对困境会成熟理智地解决,剧情不能违背角色设定,一味迎合市场。

《三十而已》王漫妮:我想嫁个有钱人,但我不靠男人,有错吗?

从《蜗居》《奋斗》和《裸婚时代》再到《二十不惑》和《三十而立》,现实主义抓住了社会大众的需求,展现与大众息息相关的真实生活状态,这些作品都彰显着社会的时代特征,我们不仅能从中感受现实主义与生活的魅力,还能发现作品中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价值观与文化内核转变。


那么《三十而已》如何“乘风破浪”的呢?


“她经济”大背景女性作品的崛起

《三十而已》王漫妮:我想嫁个有钱人,但我不靠男人,有错吗?


近年来,女性影视作品崛起,从《送我上青云》强调女性的平等话语权利,《传闻中的陈芊芊》的女权与男权的碰撞与和解,还有最近火爆的《危险的她》《二十不惑》《三十而已》都是从女性角度讲诉年龄定位和社会经历的故事。


市场决定需求,需求反作用于供给,随着女性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女性对消费的推崇,推动经济的效果很明显,所以称之为"她经济"。


《三十而已》王漫妮:我想嫁个有钱人,但我不靠男人,有错吗?

现代女性拥有了更多的收入和更多的机会,她们崇尚"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喜爱疯狂购物,以信用卡还贷,成为消费的重要群体。电影与电视剧的主流观众群体年轻化,其中女性观众占比更高。


女性对比男性群体更有消费力,能够让影视作品的影响力发挥到更大,包括收视率、影视周边等都能呈现有竞争力的数据。

《三十而已》王漫妮:我想嫁个有钱人,但我不靠男人,有错吗?

所以制片方、出品方想要将自己的作品推向市场获得盈利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女性群体的需求,诸如题材、剧情等迎合市场,这也是最近几年来以女性视角讲述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关注的原因。


《三十而已》为何出圈?

《三十而已》王漫妮:我想嫁个有钱人,但我不靠男人,有错吗?

《二十不惑》以二十的年龄区间的定位,是回首二十岁和正经历的年龄群体属于核心受众,四个女主角以大学实习期间为起点讲述其经历,表现青春经历和初入社会的滋味,收获一大批观众。


相比同类型《二十不惑》剧的小爆,《三十而已》大爆发成为全民讨论的话题,三十区间的定位,是正经历的三十而立和即将到达三十阶段的群体是核心观众群体,他们共同与制作方赋予30更多意义,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同样以30+的年龄的选手为吸睛点,成功迎来成团选秀综艺巅峰,同时期两个优质作品联动发挥超强影响力,让大众更加关注30+的女性群体。

《三十而已》王漫妮:我想嫁个有钱人,但我不靠男人,有错吗?

除了30对于大众的文化和成长意义之外,《三十而已》的剧情设计也很有亮点。相处着“海王”、“绿茶”的人生过客,遭遇着租房、搬家的窘迫,出轨、被欺骗的无奈与不甘,一幕幕映着的是另一个自己。

《三十而已》王漫妮:我想嫁个有钱人,但我不靠男人,有错吗?

演员与角色的契合度,是角色的三十岁又是自己的三十岁,观众感受到强烈的代入感,江疏影、毛晓彤和童瑶所扮演的角色是与自身气质和特征有很大的匹配性。


江疏影温柔优雅,细腻又努力,毛晓彤天真单纯、魄力十足,童瑶霸气强势能够hold住一切,与精致穷的王漫妮、三十未独立的钟晓芹和“新女性楷模”顾佳完美结合在一起。


她们拥有着岁月给予的阅历与美丽,剧中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如此贴近普通人,失业、失恋、漂泊与回家的人生选择,不论何时她们仍然拥有勇气和魄力重新开始,拥有自信和骄傲的底气,自己就是最大的资本。

《三十而已》王漫妮:我想嫁个有钱人,但我不靠男人,有错吗?

在每集片尾处的小段落,用镜头表达生活的烟火气,细腻生动的触碰内心,是生活更是艺术,引发观众的共鸣。


影视剧中“沪漂”女性的价值观转变

《三十而已》王漫妮:我想嫁个有钱人,但我不靠男人,有错吗?

2009年的《蜗居》中的海藻,“沪漂”一个,25岁,大学毕业两三年,做着文案策划的工作,有一个任劳任怨和脚踏实地的男友小贝,小贝努力赚钱,拥有着在大城市安身立命的梦想。


小贝不在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进行消费,追求实在的幸福,也是一个十足的暖男,尽自己所有的能力对女友海藻好,为她做饭、不让她刷碗,在自己条件范围内制造惊喜和浪漫。

《三十而已》王漫妮:我想嫁个有钱人,但我不靠男人,有错吗?

刚刚大学毕业的海藻因为工作认识了宋思明,42岁的宋思明有一定社会地位,因为“职位”成了高档消费的成功人士,宋思明送她手机、借她钱,帮助海藻姐姐买房,她抵御不了唾手可得的诱惑,她在矛盾中选择了欣然接受。


海藻与小贝两人因为各自的考虑,小贝并没有借出海藻一笔钱,钱的事情不断累积,渐行渐远。


正如台词中说的“人向下的堕落总比向上攀爬简单”,物质裹挟下,海藻对宋思明动了感情,成了“情债肉偿”的负面形象。


小贝是脚踏实地过日子的好男友,宋思明是能满足海藻虚荣和物质需求的大叔,海藻在两个男人之间周旋。


尽管最后与宋思明分开了,但与小贝的隔阂也越来越大,两人最后也没能在一起,海藻也因为自己的错误而买单。

《三十而已》王漫妮:我想嫁个有钱人,但我不靠男人,有错吗?

《三十而已》的王漫妮同样是小地方去上海拼搏的“沪漂”,但她与小贝的观点却完全不同,她的人生有追求有梦想,各种光鲜亮丽的东西,她都追求舒适、精致和所有一切美好的东西。


她可以住离上班地方要一个半小时地铁通勤的边郊,也不与其他人合租,独居一室一厅。从来不买廉价盗版的鞋子,宁愿粘胶底给高跟鞋,宁愿信用卡分期,也要邮轮升舱旅行,追求精致的生活宁愿自己穷。

《三十而已》王漫妮:我想嫁个有钱人,但我不靠男人,有错吗?

在感情生活上,王漫妮同样追求宁缺毋滥,她会因为消费能力拒绝一个男人,但同样有精神洁癖会拒绝一个有能力但感情状态复杂的人,她敢爱敢恨,但仍有自己的底线。


她发现自己深爱的符合自己一切择偶标准的梁正贤是个有女朋友,还不想负责任的“海王”,她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分手,她想要的感情不允许有那么杂质。

《三十而已》王漫妮:我想嫁个有钱人,但我不靠男人,有错吗?

对比海藻和王漫妮两大“沪漂”价值观的转变,背后是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和发展下,女性自我觉醒意识随着升级。


海藻需要钱走上了出卖自己的路,核心价值观仍停留在旧男权的模式中,内心默认女性是弱势群体,只能依附男人的权与财,而今天的王漫妮追求美好的生活,同样需要金钱去满足自己想要的物品,但她懂得途径是靠自己努力双手打拼,而不是依附于任何人,当代女性先独立然后爱人,追求男女社会地位的平等。

《三十而已》王漫妮:我想嫁个有钱人,但我不靠男人,有错吗?

观众曾经唾骂海藻虚荣拜金,今天王漫妮也同样受争议,女人很“现实”,就是想找一个有钱的男人结婚?


王漫妮扮演者江疏影公开表示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不爱比不婚更可怕,正如她说:“难道我们找一个有点钱的男生我们就是拜金的吗?难道我们去找三十多岁还一无是处的男生就是正确的吗?”


今天的女性已经有工作养活自己的能力,不需要唯嫁人而存活。今日影视剧里的女性角色自然也不必装“小白兔”,可以大大方方说出自己对结婚对象的期待。就像一位网友说的,女人不是非得嫁有钱的,但一定不会选不思进取的。


经营婚姻养育孩子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追求物质不是错的,但今天的女性知道,想要的东西不一定要靠别人,贵的东西自己也能买得起。


究竟什么婚恋观一定是完全正确?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在试错中成长,付出学费而后成熟。


社会赋予刻板印象与压力对女性并不宽容,离真正的两性平等还有距离,比起社会上令人作呕的“女德班”,《三十而已》出现意义不是恐婚劝离,而是真实告诉女性,任何一种婚姻都有风险,无论单身、已婚、离婚随时都该做好独自重新出发的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不惑   大众   海藻   有钱人   群体   观众   剧情   角色   年龄   感情   需求   东西   女性   男人   社会   作品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