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茜凭什么受欢迎?这部国产悬疑电影有话说

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开播了,三十位女明星同台竞技,各有风采,不过这当中却有一个人牢牢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人淡如菊,清冷沉稳,她就是——演员万茜。

节目中的她看似清冷,只是安安静静的坐在一边,打招呼时一句“你好,万茜。”既礼貌又疏离,网友都戏称“万茜就像一个误入女孩子堆的沉默寡言的直男”。

实际上她又十分温暖,当张雨绮上台紧张求拥抱时,她立马转身给了她一个安心的拥抱,而当其他姐姐被问及最想和谁成团的时候,白冰冰、王霏霏、黄圣依等毫不犹豫的说出了万茜的名字。


万茜凭什么受欢迎?这部国产悬疑电影有话说

这就是万茜,她身上总有一种神奇的魅力。

其实,对于很多观众来说,万茜并不是耳熟能详的名字,甚至在知乎上有人疑惑“为什么不出名的万茜在节目中那么受欢迎?”

非要说个理由的话,因为实力,在花无百日红的娱乐圈,唯一的至理名言就是靠实力站稳脚跟。

而网络上流传的一组万茜教科书式的炸裂表演使得这位“不红”的实力派靠演技突围,而万茜更是凭借这部电影获得第2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这部电影就是是由饶晓志执导、郭帆监制的荒诞喜剧电影《你好,疯子!》。


万茜凭什么受欢迎?这部国产悬疑电影有话说


荒诞话剧的电影演绎


《你好,疯子!》电影改编自同名话剧,导演饶晓志作为一名话剧导演,本片是他从话剧跨越到电影领域的一次新的尝试。

熟悉的饶晓志的人会知道,他的作品总是带有浓浓的黑色幽默于荒诞感:自编自导的悬疑片《你好,疯子!》;荒诞喜剧电影《无名之辈》、监制的小成本电影《平原上的夏洛克》均令观众印象深刻。

从话剧到电影,看似都在讲故事,但在执行上却有着很多不同之处。戏剧的舞台设定与交流性使得观众从开始之初就产生了与生俱来的抽离感,从而形成一种演员与观众的默契,观众以旁观者的姿态参与了叙事。

而在电影中,没有了话剧舞台的单一景别与戏剧性强的表演,电影需要营造的一种尽可能共情感强烈、感染力显著的自然呈现,使观众能将自己自然而然的参与其中。


万茜凭什么受欢迎?这部国产悬疑电影有话说


作为话剧导演出身的饶晓志在面对这样一个难题时坦言,在拍摄时不得不放弃很多自己在导演话剧中的积累的经验,而是需要更多的采用电影语言即视听语言,他说:“话剧和电影都有揭晓谜底的一刻,从揭晓谜底的那一刻开始,电影跟舞台剧就是两种讲故事的方向。”

所以我们会发现《你好,疯子!》电影中镜头叙事的功能被利用到了最大,具体体现在区分景别、上下纵深运动以及蒙太奇所带来的时空自由切换上:

比如电影开头的时候,几个陌生人被关在了一个精神病院里,导演采用颠倒蒙太奇将众人被关之前的场景与现在的场景相联系,几个镜头就交代清楚了每个人物的背景;或是在电影的后期,真相慢慢浮出水面,交叉蒙太奇的手法将女主角安希与医生的对话和安希脑海中几个人的剧情串连在一起,正如苏珊•桑塔格说的:“如果电影与话剧之间存在着某个最简单的区别,那这个区别就是两者对空间的利用方式的不同。”而对于本片这种主打悬疑风格的电影来说电影的呈现更为有利。


万茜凭什么受欢迎?这部国产悬疑电影有话说


“戏剧从起源上来说,就是演给神灵看的,跟神说我们有多苦。” 本片的话剧版有很多宗教的元素,而电影则有意弱化了宗教的成分,电影之中出现了一段安希一个人向主祈祷的片段,然后就再无其他。但这并不是一种牺牲,在电影中导演尝试从一个更加社会化的角度:即最后自我的孤独感的解释。

话剧舞台是临场感、交流感、仪式感,因此主题的表达偏爱探讨性和思辨性;而电影则是记录感、再现感、生活感,如同造了一个真实的梦境,最终要给人以希望和平静。

所以,在共情的角度,电影无疑是成功的,就像电影副导在访谈中说的:“看这部剧时,我们会笑,因为知道戏是假的。但笑完过后又会不由自主陷入沉默,因为这分明是现实的写照。”


万茜凭什么受欢迎?这部国产悬疑电影有话说


演技派的惊艳表演

作为一部悬疑片,影片中的悬疑设定让很多影迷们大呼过瘾,一开始众人不明缘由的被关在一个陌生的空间中然后相互猜疑攻击,让我们看到了《心慌方》《电锯惊魂》的影子,而最后原来其余六个人都是女主角幻想出来的人格,我们看到了《致命ID》《搏击俱乐部》的影子,而电影的结尾安希向自己的人格告别则俨然是《美丽心灵》的重演。

在电影中,其实有很多细节都暗示了安希是一个人格分裂患者:明明是7个人,但是每天都只有一份药和饭;安希懦弱孤僻的性格也为她后期渴望与几个人格共存来缓解孤独作铺垫;坠入海底的画面与最后安希在浴缸中企图自杀的情节向呼应……情节设定的多重反转、人物角色的丰满塑造、细节铺垫的巧妙使得这部电影在中国悬疑片中脱颖而出。


万茜凭什么受欢迎?这部国产悬疑电影有话说

当然,作为一部商业贺岁片,《你好,疯子!》的演员阵容也十分强大。一出场就让人忍俊不禁的王自健在电影中罕见的正经了一回,话剧演员金士杰的演技自然不必多夸,在电影中甘当绿叶,周一围也在本片中贡献了疯魔式的演技,极具感染力。但是,在其中最为出彩的莫过于演员万茜,有网友说:“万茜最后30分钟的演出值得她捧回任何一座奖杯。”

相比起话剧调动全身的表演,中气十足的台词,电影的表演则胜在细微之处。从一开始举止唯唯诺诺,到高潮时的爆发嘶吼,再到最后一段一人分饰7个人格的教科书式表演,万茜仅仅用脸部和上半身的变化便完成了7个角色扮演,细节的处理被镜头放大,从人物神态、声音、姿态惟妙惟肖,伴随着电影中画外音的出现,这个时候,再也没有人质疑一个粗糙的出租车司机和一个柔弱的女孩会是同一个人。


万茜凭什么受欢迎?这部国产悬疑电影有话说

万茜凭什么受欢迎?这部国产悬疑电影有话说

通过《你好,疯子!》中炸裂的演技,低调的万茜也逐渐被观众认可,但是其实她在很早以前就是一名实力派:在《军中乐园》万茜饰演的女侍应生妮妮,安静神秘,和环境看似格格不入,却像发光体般吸引了主角和观众的注意力,也为那个时代的女性留下了令人同情的身影,演技层次分明,引人入胜,也让她获得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的殊荣;而在中国最后一批胶片电影《柳如是》中,她将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刻画的入木三分,可谓眉目流转都是情,女子的坚贞多情优雅都在一个人身上。


万茜凭什么受欢迎?这部国产悬疑电影有话说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里的伏寿皇后既有着扶持皇帝成长时运筹帷幄的“至刚”,又有着在丈夫面前脆弱娇憨的“至柔”,让我们在一个女性角色中透见一个时代的悲凉;《猎场》中的熊青春由一开始的大大咧咧到后期的绝望悲凉,万茜用忧伤且动情的眼神掩饰了角色的;《南方车站的聚会》里普通木工杨淑俊的一场哭戏就能使监视器后的导演流下泪来……

就像有人评价的她:“不笑的时候冷拒人于千里之外,一笑起来又春暖花开”,人淡如菊,却又独有韵味。所以哪有什么突然翻红,有的只是在以前的日子里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打磨。


万茜凭什么受欢迎?这部国产悬疑电影有话说


就像万茜自己说的:“我的目标是成为一个青年表演艺术家,并且也为之努力,我希望能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不是说表演已经不够了,而是说我们是一个社会人,我所有的能量都来自生活,来自这个社会。我觉得我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可以起到这样一个作用。”

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万茜演唱了歌曲《敬你》,同样的,这首歌的歌词也送给万茜一样的演员:


我敬你满身伤痕还如此认真

山水迢迢还奋不顾身

我敬你万千心碎还深藏一吻

乌云滚滚还走马上任

在崇拜成名趁早的圈子里,一个30+女演员有出路吗?万茜或许在证明,演员与流量的自我认知区别。


自我观和世界观的解构与重塑


很多人在看电影的时候都会习惯将这部电影与同样是讲述人格分裂的影片《致命ID》进行比较。但再细细深究这部电影你会发现,电影只是用了人格分裂的外壳,内核还是在讲群体效应,所以最后这部电影走向了社会性的方向。

在狭小的空间内将群聚效应从众心理浓缩,领导者的暴政、伪代表的审判俨如社会“观察模型”,这个精神病院已然变成了一个小社会:一开始随着记者李正被关进“监狱”,出租车司机杨猛靠着暴力成为了这个社会的“统治者”,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原始的成王方式,即通过暴力,而后来“暴政”被推翻,以律师为首的精英阶层获得了统治权力,这一转变也象征社会后期,单纯以武力已经行不通了,更高一层次的身份登上了舞台。

影片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隐喻,六个人格身份的设定很有新意:老师代表教育,医生代表生物,律师代表着法律,公关代表着艺术,出租车司机代表着劳动。几个形形色色的人构成了一个社会的缩影。

而电影中出现了一幕他们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通过肢体表演出“进化”这个词语的画面,与电影海报上的形象不谋而合,所以电影还隐含着一个深层次的意象即人类文明的演变,这就使整部电影的格局从一个单纯的个人进化到了人类这一宏大的框架,具有着深刻的哲学思辨。


万茜凭什么受欢迎?这部国产悬疑电影有话说


后结构主义理论家福柯在他的著作《癫狂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精神病史》中就提出:“现代精神病院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权力机构……没有把文明叫做疯癫并加以排斥的历史,就没有疯癫的历史。”所言极是。

《你好,疯子!》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将我们所熟悉的社会图景和自我重新解构再重组,你看,导演的野心绝不止于仅仅拍摄一部悬疑电影。

除了世界观,导演还对于自我这一概念进行了延伸。在导演眼中,他更想把这部电影看作是披着人格分裂的外壳,依托在自我的观念的作品。

电影从创作初期就没有打算从病理学角度延伸,而是想要探讨一些有关正常不正常的探讨,即:全世界都认为你是疯子的时候,你该怎么证明自己是正常的?如果全世界都疯了,你该怎么证明自己也疯了?当理性被锁进牢笼,智识被扼住咽喉,当正常需要被证明,当疯癫已无法判定,人性该何去何从?

面对这个问题,导演在电影中给我们指了一条方向,即找寻自我。意大利剧作家皮兰德娄认为,人有真实的自我和面具的自我,而今天的自我又不同于明天的自我。

电影一开始主角安希的自我依托于她所分裂的人格,每一个人格帮助她拼凑出一个看似完整的自我:兽医是父亲一般温暖的存在,记者李正是令人仰慕的存在,出租车司机是承担的存在。但是这个自我俨然已经不是真正的自我,所以女主安希不得不与其“非法”生产的附属人格告别。但是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告别是一种牺牲式的结局,反而这是一种走向新生的过程。你的现在藏着你走过的路,爱的人,尽管告别了那些自我,但已在心中留下了烙印。


万茜凭什么受欢迎?这部国产悬疑电影有话说

所以,在故事的最后,安希与“分裂”告别,因为总需要一个人醒着,带着所有人的梦想继续生活下去。就像片尾曲唱的:


时间留下了美丽和一片狼藉

庆幸我们 还有运气唱歌

我们站在大路上 向天空望着

看见太阳照耀着就会快乐

你好啊,陌生人,假如世界笑你疯癫,请你用力微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悬疑   蒙太奇   电影   荒诞   话剧   演技   疯子   人格   导演   观众   演员   你好   自我   代表   社会   万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