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行西:霍尔果斯河边

马行西:霍尔果斯河边

作者:马行西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1年第34期

马行西:霍尔果斯河边
作者简介:资深法律人,长期从事政法管理和检察实务。近年来履职新疆,本职工作之余,致力于边疆历史文化及社会建设考察,努力促进依法治疆和文化润疆有机结合。
马行西:霍尔果斯河边

第三次来霍尔果斯市,我终于来到了霍尔果斯河边。两岸杂树丛生,正晚秋季节,醉染霜林。河床中一川乱石,行水不丰,然水清流急,哗哗作响。远处雪峰在望,那是河源之地阿拉套山。风景不错,但河边一人多高的铁丝网以及耸立的岗楼却告诉人们,这里不是休闲之地。

知道霍尔果斯市的人不少,知道霍尔果斯河的人不多。这条河虽然只是伊犁河的一条小小支流,源不远流也不长,但却是一条不应该忽视的河流。它如今是中哈两国的界河,荷载了中国近代史一段屈辱而又抗争的故事。

1856年至1860年,英法联军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破津沽,占京师,焚毁圆明园。清政府挨打不过,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屈辱的《北京条约》。长期觊觎我国领土的沙俄趁火打劫,借口调停有功,也强迫清庭签订《中俄北京条约》,攫取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相当于10个山东省。

1864年,据此条约,中俄对中国西北边境重新划界,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正式把历来属于中国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比两个河北省还要大)划入俄国版图。

这样一来,中国边界向内收缩300多公里,本来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伊犁却成了边城,被沙俄视为随时可以吞掉的嘴边之肉。当时的伊犁共有九城,核心是伊犁将军府所在的惠远城,周围还有八城拱卫。而现在作为伊犁首府的伊宁市,则是八座卫城之一的惠宁城。

1864年,浩罕汗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一带)军阀阿古柏乘清朝国力疲惫、无暇西顾之机入侵新疆,占领天山南北,并以喀什为中心建立了哲德沙尔罕国。惯于落井下石的沙俄再次趁火打劫,于1871年6月借故出兵伊犁地区,并以为清政府“代守”为名,侵占伊犁九城。

在经过激烈争论和利弊权衡之后,清政府决定武力收复新疆。1876年,年过七旬的陕甘总督左宗棠将军抬棺督师,进军新疆。他采用“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策略,以披靡之势横扫阿古柏势力,天山南北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但是“土沃泉甘、膏腴之地”的伊犁一带仍被俄国占领,不愿交还中国。清政府决定先礼后兵,委派盛京将军崇厚出使彼得堡,与沙俄交涉伊犁九城问题。昏庸无能的崇厚面对沙俄的软硬兼施败下阵来,与其签署《里瓦几亚条约》。按此条约,大清只收回一座惠远孤城,而周边地带则由俄国所有,另外还要赔偿俄国所谓“代守”军费。消息传来,朝野愤慨,丧权辱国的崇厚被革职查办。

《里瓦几亚条约》必须废除,重订新的条约,这无异于把吃进虎嘴的肉再掏出来。谁能完成这个艰巨任务呢?一个伟大的外交家出现了——曾纪泽!他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次子,从小在严父督促之下饱读诗书,后又学习外文洋务,时任大清国驻英法公使。

曾纪泽作为特命全权代表来到彼得堡,受到前所未有的冷遇和没完没了的刁难。但是曾纪泽既不气馁,也不让步,运用其丰富的外交智慧,与沙俄政府折冲樽俎、据理力争。同时,左大帅在国内作出进兵伊犁的姿态,配合曾纪泽的外交斗争。经过六轮反反复复、一波三折的艰苦谈判,1881年(光绪七年)2月24日,中俄双方终于废弃旧约,重新签约,这就是《中俄改定条约》,又称《中俄伊犁条约》。

此约规定,伊犁周边地区仍属中国所有,中俄双方以霍尔果斯河河流中心线为界。这一划界,保留至今,感谢曾纪泽先生!没有他的努力,自惠远至霍尔果斯这一片土地,就不再姓“中”了,整个霍城县都成了人家的地盘,哪还有霍尔果斯市啊!

弱国无外交,中国近代史便是由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堆成的屈辱史。唯有曾纪泽出使俄国,被视为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次外交斗争胜利!废弃旧约、改签新约那一天,跟曾纪泽博弈了9个月的沙俄外交大臣格尔斯说:“您是我接触过的外交官里最具智慧又最难对付的!我曾经恨过您,但为有您这样的谈判对手而自豪。”一个能让对手折服的人,可见其人格何等高尚!

270多天的单刀赴会、夜以继日的苦心孤诣,让曾纪泽先生的身体大受损害。他谈判期间几度患病,形销骨立,但是责任和信念支撑着他将斗争进行到底。新约签订之后,他马上回到法国处理新的外交纠纷,因为中法战争又爆发了!1890年,曾纪泽先生逝世,享年51个春秋。

常言道,创业容易守业难,凡事接续奋斗才能成功。曾纪泽处心积虑争取来的外交成果,却没有100%的实现。《中俄伊犁条约》签订之后,双方落地竖碑。界碑由独块青石打造,高过一米,重过200公斤,清政府出资、沙俄政府制作。埋设界碑是一项重要而精细的工作,本应由双方派员共同操作,但清政府竟无官员到场。界碑不是你们打造的吗?你们运过去埋掉算了,我们省点事儿。

俄方却不怕费事儿,趁机将一些界碑,越境埋到中国地面上。特别是伊犁河南岸肥沃地区,一些界碑竟向中国境内推移了20公里,窃取中国40多平方公里土地。清政府发现时木已成舟,对此拒不承认,成为争议地区。

直到1994年4月26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领导在阿拉木图签订协定,对历史遗留的40多平方公里的争议区给予了断,其中27.4平方公里划归中方。在这块故土上,共有沙俄非法竖立的界碑4座,后运至霍城县惠远镇原伊犁将军府内陈列。

2002年6月,4座界碑中的18号界碑由将军府移至霍尔果斯口岸,筑亭安放,警示后人,这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耻辱碑”。在它的不远处,就是熠熠生辉的今日界碑。新旧对比,不胜感慨。

如今的霍尔果斯市大厦林立,国门高矗,颇有气势。城区常住人口不到5万人,年流动人口却达800多万人。土地面积虽然不到2000平方公里,但财政收入却达30多亿元。市领导说,现在又有几个大企业落户霍尔果斯,发展前景很好,他们正在向财政收入百亿元进军。

不管走多远,我们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我向市里建议,应该在霍尔果斯河边开辟一段游览区,竖一尊曾纪泽塑像,供人凭吊历史,铭记那些为了我们国家领土完整作出杰出贡献的先人。

投稿转载说明

投稿邮箱:543183107@qq.com

本公号非营利性 不支付稿酬

投稿即视为同意本公号对文章进行转载刊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霍尔   霍城县   彼得堡   沙俄   英法   伊犁   俄国   界碑   新疆   屈辱   条约   中国   河边   外交   清政府   将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