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用武力解决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大国的政策往往惯性很大,要大范围转向是非常难的。中国不喜欢用武力解决冲突,是因为从80年代后期以来始终不用武力解决冲突,而这条路上中国一直是在大赢。走了和平发展之路,又收获这么大的利益,中国很难下决心偏离这条道路。

中国不用武力解决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冲突

作为比较,我们可以想一想中国从1949年到80年代中期这段时期。那个时候的外交风格与后一阶段就完全不同,整个阶段中国都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或者输出武力给别人解决问题或者预备用武力解决问题。最主要原因就是一建国就打了朝鲜战争,然后在朝鲜战争中吃到了巨大的红利,并且发现帝国主义既可怕但又没那么可怕。

中国不用武力解决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抗美援朝老战士

帝国主义可怕,所以就需要用有力措施避免帝国主义动武。帝国主义不那么可怕,就说明采用攻击性极强的防守态势是完全可能奏效的。中国的若干场武力冲突,基本上收益远大于损失。最有争议的可能是和苏联的严重摩擦。这虽然一段时间内让中国备战的压力增到了很多,但也是中国可以转向美国的一个重要原因,长远收益实际上是大于备战的经济损失的。

既然说到大国的政策惯性很大要转向很难,那么中国这两个阶段(好武力阶段和好和平阶段)的转换是怎么实施的呢?主要靠D公在毛的基础上的接力操作。最为关键者,是从1979年开始的越南战争这一步大棋。后面这个操作我有另文大肆吹捧了,我认为是国际关系史上经典中的经典之作,应该写进“共和国资治通鉴”供各国人士和后人借鉴。

好了,中国未来可不可能再次出现重大转向,从好和平又转为好武?理论上当然也是可能的。但实际上要中国主动进行操作这件事,可能性是比较小的。主要是中国在中美竞争中已经赢了。2035路线是个和平路线。到那路线完成之后,中国已经过于强大,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很可能已经不敢不让中国继续赢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如果去主动转向,内部很难形成共识。

不妨想一想,在20年代中国如果要主动发兵去攻打某国,或者在一些边境冲突中反击力度远超边境自卫,这个决心是不是非常难下?哪怕是主动破局武力统一台湾这件事情也很难形成共识,大家不要被网上的信息茧房蒙蔽了。

所以如果中国转向到好用武力解决冲突的新阶段,最大的可能不是中国主动追求而是受到外界强烈刺激,然后在反击中拿到巨大红利并且发现之前忌惮很久的对手的战争力(不仅仅是武器水平)远低于预期。如果这样的话,军工复合体和一部分政经势力顶不住诱惑将国家路线转向好武之路是完全可能的。而一旦转向,力道只怕比冷战后好武期的美国重得多。

这种外界刺激也只能是来自美国了。之前的键政文里面我反复提出,美国不要傻傻地送给中国军事立威的机会。有一些键政人担心美国在中国身上拿到“凯撒之胜”,其实真正应该担心的是美国人,他们应该担心中国从美国身上拿到“铁木真之胜”。

这几年很多美军人士都在谈论类似的中国军事挑战(中国战胜美国),中国人很多解释为美军要抢军费或者政客炒作中国威胁,但我认为这里面确实有合理考量,的确有些美国有识之士负责之人在为国夙夜忧虑。有鉴于此以及美军这两年好几次头脑清醒之举(从罗斯福号到米利),我对美国不送上“铁木真之胜”持乐观态度

中国不用武力解决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中美对抗

转自知乎持续低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中国   冲突   中美   帝国主义   红利   美国   美军   可怕   路线   主动   担心   和平   年代   阶段   原因   操作   武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