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作为高福利国家为什么自杀率很高?芬兰生活实录

#趣谈八卦#

北欧是一种很特别的福利型社会模式,但是他们一些物理意义上的生存状态确实难捱。他们的生存条件很恶劣。人们有些玻璃心,失业率非常高。

疫情之后现在芬兰失业率已经达到了20%,也就是说,在18~65岁的健康人士中,每5个人就有1个人没有工作或被辞退。

1.气温条件非常艰苦。

不仅非常寒冷,半年的时间都零下10度。一年8个月的寒冬。芬兰最南边的地区都比中国最北边的地区还北啊!那是一种北极圈style的寒冷。我穿着最厚的羽绒服依然天天冻得完全僵硬,冻得没有知觉那种… 经常我带着帽子围巾手套等还是感觉整个人冻得都要去世了...

芬兰的公共交通非常差,除了首都和坦佩雷,其他城市公交车30分钟~1个小时才有一班。周末1~2个小时才有一班车。你想出门买个菜,穿上巨厚的夹克,在零下10度的雪地里走,等了20分钟的车才能等到…而且这一路上全是风风雪雪。一个人影都见不到。

芬兰,除了首都,其他地区几乎一年中有将近一半的日子都是被雪覆盖的:

这个图其实是比较罕见的一天,我专门拍的,因为冬天一天天亮的时间只有4-5个小时左右,其他时间都是黑夜。这天是个难得的晴天,不过,依然吃过午饭马上天就黑了…

芬兰作为高福利国家为什么自杀率很高?芬兰生活实录

一年中有将近一半的日子都是被雪覆盖的

2.黑夜漫漫无尽头

如我上面所说,芬兰的冬天里基本上一天只有上午10点到下午2点天是亮的,有的时候只有11点到1点天是亮的。(天亮不代表天晴,就是白蒙蒙的) 其他时候,那都是漆黑漆黑啊!你想想,连续半年晒不到太阳,那是啥感觉!真憋屈啊!很容易抑郁的... 我后来见到白天都感觉不适应了…

下图是下午四五点,天早就已完全黑透了,我穿过雪地去超市买菜…… 不会碰到一个人

芬兰作为高福利国家为什么自杀率很高?芬兰生活实录

有的时候只有11点到1点天是亮的

3.东西非常难吃且食物物资稀缺

芬兰人的饮食非常差,由于地理条件原因,基本上没什么原产的东西大量依赖进口。超市里能买的东西种类很少。每天就是西红柿土豆和包菜,鸡肉牛肉猪肉,吃来吃去就是这6个东西,哦,还有洋葱……我几个月吃不到其他东西很正常。

(更新:评论里有人说三文鱼,首先北欧地区的salmon和国内吃的那种日料三文鱼完全不是一个口味,北欧的鱼种又柴又腥。第二,三文鱼很贵啊!一块巴掌大的大概17欧元吧,一盘鸡肉就3欧元,一盒牛肉就5~6欧而已啊。芬兰人自己也吃不起。第三,不是所有超市都卖三文鱼,芬兰最常见的s和k都没有,只有citymarket和prisma才能买到的。)

想想看,东西又难吃,外面那么大雪那么冷又出不去门,下一班公交车1个小时之后才有,你想找个朋友聊天都难……

另外,我觉得和芬兰人的民族性格有关系,他们人的性格真的内向害羞…这个网上有很多相关的文章的,大家可以看看。之前有欧洲科学家跟踪过芬兰人的基因,他们性格中的内敛确实与基因有关。也就是说,他们的民族性格有群体性遗传倾向。

3.高福利养刁了人民的胃口

大家觉得芬兰很好,从来不加班,下午5点公司人都走光了(有的都不到5点,还有的公司一周四天班....),无论什么工作,每个人都有一个月的暑假文化开放,社会保障健全,不上班也有收入等等,这些在中国看来非常发达国家、非常舒服的事,在芬兰人的成长环境里,已经是太正常的事了。

在芬兰人的成长环境里,已经是太正常的事了。

在芬兰人的成长环境里,已经是太正常的事了。

从芬兰1917年建国开始就确定了要走高福利国家路线,至今已经100多年,高福利型的舒服型社会的观念非常非常深入人心。这种制度造成的养懒汉、人均懒惰的情况芬兰政府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年年议会有党派提案消减福利保障额度,年年提案不通过——

为什么,因为这100多年以来顽固的舒服型社会的理念太深入人心了!

所以,他们其实感觉不到他们很舒服,因为他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

假设你生长在中国大陆,经历过贫穷、高考的竞争、人际关系的复杂、加班、高额的房价等等让人心力交瘁的事,你突然去了芬兰那你可能会觉得:芬兰很爽,人间天堂。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芬兰人呢?你从小到大,这些福利保障,这种放松、不强调竞争的文化从你爷爷奶奶就开始了,你还会觉得很舒服吗?

事实上是,芬兰民众普遍意义上其实并不觉得他们过得很容易很舒服,因为他们其实都不知道一些国家的人过得有多忙多累,他们思维意识里就没有这一层....

还有一些民生方面的问题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一个概念是,首都赫尔辛基绝对不能代表全部的芬兰。芬兰国土面积大概就跟广西省差不多,所以芬兰其实只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城市就是首都赫尔辛基大区。赫尔辛基和剩下的芬兰挺不一样的,无论经济水平还是百姓的眼界、思维能力等等,也是所谓的“Helsinki Gate”,这是很好理解的事,就像北京上海绝对不能代表整个中国一样。很多中国留学生去芬兰留学就在芬兰首都或首都附近的大城市读书,所以评论里也有人说感觉和我生活的不是一个芬兰,我在赫尔辛基(包括espoo)、库奥皮奥和奥卢都生活过,希望能提供一些更全面的信息。

芬兰人收入怎样?房子贵吗?有房贷压力吗?

这个问题还是得首都和非首都地区分开看,就像北上广深的房贷压力绝对不等同于全中国。赫尔辛基50万人,芬兰550万人,每11个芬兰人里有一个首都人,90%的芬兰人都不是首都人。

除了首都赫尔辛基,其他地方房价相对于工资收入还是很便宜的,也就是说,对于90%的芬兰人来说,可以说没有房贷压力这回事。芬兰人的收入在月薪税后2000-3500欧左右,全国相差不大,工人白领基本上都是这个收入,很少很少有人比这个收入高,也不会有人比这个低,很平均。

一个省会城市两室一厅的房子大概5-10万欧元。小别墅10-20万。首付最高5成,年轻人第一套房子无首付,提供几乎全额贷款。而且由于一些原因(很复杂,不展开讲),他们房子的实际支付价格是总价的75%左右,也就是说一套公寓房子实际上就4-7万(大型捂脸……)。

咱们不看货币单位,也就是说一个正常芬兰夫妻家庭月收入税后在5000元,年收入6万,房子总价基本上在7万左右,所以不吃不喝不用两年可以就买房。而国内省会城市打个比方,家庭夫妻月收入16000元,年收入20万,房子总价200~500万左右,不吃不喝10~25年才能买房,这还是不考虑通胀、看病和养小孩子的。

而且,芬兰教育是完全的福利教育,从小学到研究生,一分钱都不用花,连午餐都是免费的,而在中国,小朋友教育是家庭的一大笔开销。他们的教育到什么程度呢,一个班就10-20个人,小学里有各种各样的音乐课,钢琴小提琴等想学什么都可以,还有体育、美术等等。他们学这些东西都是在学校里学的,而不是像中国是在培训班花很多钱。而且他们一个班里基本上都是三四个老师,大家可能不理解这是啥概念,就是一个老师站在黑板前上课,一个班里有四张小桌子,每个小桌上有4个学生外加一个老师,有任何学生不懂的问题,桌子上的老师就立刻手把手地教……(捂脸,我太感慨了),所以他们也是没有家教或者补习班这个概念的,有任何不会的都可以咨询班里老师,因为师生比太高了…

还有生小孩的话,国家每个月还给钱给到父母,我记得是18岁前大概是一个月300欧,所以那些有三个小孩的家庭,一个月就白拿1000欧了…。

找到了一些芬兰学校的照片,下图是一个中学:

芬兰作为高福利国家为什么自杀率很高?芬兰生活实录

学校外面

芬兰作为高福利国家为什么自杀率很高?芬兰生活实录

学校里面

转自知乎某匿名用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芬兰   赫尔辛基   北欧   芬兰人   总价   中国   实录   首都   福利   也就是说   性格   房子   收入   东西   感觉   老师   国家   高福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