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杜迁了新居


老杜迁了新居

13路车到了东华园西站,老杜抱着一箱瓷砖,穿过拥挤的人群挤下车来。这13路车人太多了,谁让它是通往最大的安置小区-东花园社区的唯一的公交车呢?几千户的社区,装修的,搬家的,置办家什的,亲朋好友来看新居的,你说这人能少了吗?

小区门口,老杜把瓷砖放在地上,活动一下手脚,一路抱着瓷砖以一个奇怪的姿势站着,早已经手脚发麻。

小区门口非常热闹,这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倒是一反常态。你看那揽活的,卖小吃的,卖装饰材料的,收废旧门窗的,活脱脱的把诺大个小区门口变成了一个综合市场。来往穿梭的人们,带着喜气,带着匆忙,人人都在为乔迁新居忙碌着呀!

“杜哥,这么早就买材料回来啦?”老邻居王晓亲热地打招呼。

“王晓啊,这不是差了几块瓷砖吗,早点买回来,一会给它贴上。你这一大早上哪里呀?”

“我那房子弄完了,现在开始弄我妈那边,我是半包出去的,我得去给买材料。”

“阿姨不和你一起住啊?你那100多平的房子,就一起住呗!阿姨她都80多了吧。”

“可不是嘛,81了,我想让她一起住,但老太太说了,憋屈了一辈子,可下有个敞亮的房子,她要自己好好享受享受。她那套也80多平呢,我给她好好装修一下,她愿意住就住吧。好在就前后楼,我们照顾起来方便。”

“是啊,阿姨盼这个房子盼了好久了,住了一辈子憋屈的小平房,也让她享受一回高楼大厦。”

“杜哥,我先走了,着急用材料呢。”

“快去吧,快去吧,哪天我再去看阿姨。”老杜看着王晓匆匆的背影,有点小嫉妒:“还是这小子脑瓜够用,那年快要塌陷的小平房几千块钱没人要,这小子一口气买了四五个,现在赚着了吧,好几套房子呢,这下子阿姨也跟着享福喽。”

老杜迁了新居

老杜抱着瓷砖,哼着小曲拐进单元门,一楼的李老太,正在翻弄放在走廊里的咸菜。 浓浓的酱香味,再夹杂着放在一边的白菜叶子腐烂的味道充斥在电梯间外,显得和这新楼有点不协调。

“又在弄咸菜呀,婶子。”

“不弄怎么行?虽然我托了共产党的福,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但平常日子我还得过呀,没有咸菜,我吃啥呀?”

“婶子,你要买啥跟我说一声,我帮你带回来。”

“好的好的,没少麻烦你呀,要没有你们这些好人,我真不知怎么过了。托党的福啊!”

李婶老两口都是残疾人,特困户,搬迁的时候,按照政策一分钱没花,就给他分了新楼房,老两口也没有装修,直接就搬了进来,好在是安居工程,一切生活设施倒也齐全。老两口高兴极了,逢人就说托党的福。

进了家门,老杜放下瓷砖,又开始对他的新房子上下仔细打量,这房子下来有一段日子了,可老杜天天看,就是看不够。每次回家都要从里看到外,细细打量一番。

“我老杜也能坐上这么好的房子,当初那沉陷区那个小平房,地基塌陷,外面的马路和屋里的炕一边高,一到下雨,门口的沙袋子,不知道要垒多高,有一回下大雨,渗进来的雨水漫上炕了,一家老小就蹲在窗台上躲了一夜,想想真是后怕。”

老杜迁了新居


老杜拿出账本,一边记账,一边碎碎念:“瓷砖弄完,就刮大白铺地板,等橱柜门做好了按上,就差不多了。”

“下岗这么些年,四处打工,也没攒下几个钱儿。虽然说换新房子,加上物业费,暖气费,扩大面积,一共也没花上两万块,可是这装修好贵呀,我这能干的都自己干,能省的就省,也花了小两万了。这硬装搞完,家里还能有个一万来块钱,怎么着也得买点家具吧?那彩电先不买了,等过年搬迁奖励那5000块钱下来再买。”

“你说这党的政策是好啊!我那小平房换成了这80平的大房子,没花多少钱不说,积极签搬迁协议的,政府还给奖励。我老杜也该知足喽。”

老杜单身十几年了,带着一个老母亲和一个小女儿生活,他自言自语的碎碎念,是他解压的方式。

楼下大喇叭传来了物业的宣传声:“我们一定牢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请各位业主监督我们的服务。下面播放一下业主守则……”

老杜迁了新居

老杜听到声音走到窗前,向楼下望去,楼房的东侧,一座连接东西两区的连心桥正在建设,为了赶工期,桥面上扣上了塑料大棚,里面传来机器捣制的声音。楼下,盖上了皑皑白雪的小花园,花枝,树梢透着雪后的妩媚。老杜不禁想起李老太的话来:“托共产党的福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热地   新居   婶子   老两口   憋屈   咸菜   块钱   老太   瓷砖   阿姨   楼下   门口   房子   小区   装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