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旬老人负债累累,给2个儿子盖起大房子,寒冬腊月却被赶出家门

老人年轻时为两个儿子盖起亮丽的小楼,而如今年近9旬的张建国和他的妻子周艳,临近年关却无处栖身,只能住在濒危的小房子里。张建国的小女儿张秀芬带来了记者,参观了现在父母居住的这个房子,屋里到处都是窟窿,屋顶的瓦片被狂风掀翻。

9旬老人负债累累,给2个儿子盖起大房子,寒冬腊月却被赶出家门

现在寒冬腊月,外面冬雨连连,这个破败的房子连为老人基本的取暖都做不到,两个儿子家就住在旁边,但是他们从不让父母进自己家门,濒危的小房子一左一右是两座漂亮的小楼,门前停着一辆辆的小车,这就是两个儿子的家了。

张建国老人告诉记者,自己年纪大了每天还要输几次氧气,现在却只能每天晚上冻得睡不着觉,前前后后住了6次院,只有第一次住院两个儿子每人出了一千五百块钱,其余五次住院钱都是女儿们出的,也一直是女儿们在照顾。这时旁边的房子传来了动静,在外面见到了张建国的大儿媳王英。

见到大嫂,张秀芬便出去跟她理论,两人越说越激动,记者赶忙将两人拉开,之后王英来到屋内,从她这里得知之所以不愿意赡养老人,是因为多年以前的土地分配不均造成的。老人当初将地基一分为二给两个儿子盖房子,原本十分公平的方式,可是因为分的时候小儿子那边多出去了一点,这就引起了大儿子的不满。

这时候大孙子张川行告诉记者,自己家可以赡养老人,但是要把地基再分给他们一些。当初大儿子张全提出自己的不满时,张建国老人也意识到了不妥,为了补偿大儿子张全就划了另外的山地给他作为补偿,但是张全并没有接受。在张全口中,父亲不只在地基的事情上偏袒弟弟,平时生活也对弟弟照顾更多一些。那为什么受到更多偏爱的弟弟也不愿意赡养老人呢?

随后记者来到弟弟弟弟张易家中,可是记者敲了好久的门也没人开门,然而此时因为受不住天气的日渐寒冷,老人张建国的身体也终于支撑不住了。记者赶到的时候老人只能躺在床上吸氧,面对如此情景老人必须马上送医,这时记者见到了小儿媳李云芳,李云芳见到记者就转身离开,显然并不想交谈。之后见到了在楼顶的小儿子张易,听说父亲病情加重张易并没有理会,只说让他们去找哥哥。

在记者的劝说下张易终于下了楼,而在张易口中却是自己吃了亏,是哥哥要和他抢房子,既然兄弟俩都觉得不公平,那到底要做到什么样他们才算满意呢?

如今老人情况危急,只能赶紧劝说他去往医院,这时一位姓莫的好心人来到家中,他将老人背上车送去了医院,老人此时住院观察,他向病友讲起两个儿子如此的缘由。病友纷纷为他抱不平,回想起两个儿子年幼时自己送他们读书学艺,没想到年迈竟落得如此境地。

此时记者又去向周边村民了解情况,村民们都了解他们家的情况,对于两个儿子的做法大家都感到十分气愤,对于此事记者前去咨询了律师,律师表示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子女不履行的话建议老人走法律的途径。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了如今这番田地老人依然不愿意起诉自己两个儿子。

老人说如今最感谢的还是相伴六十多年的妻子,说到这里老人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出于同情那位好心人捐出了五千块钱作为老人住院的费用,他说还有很多他这样的人正在陆续捐款,他们会一直帮助老人把病治好。此时不禁让人感慨,近在咫尺的儿子却不如陌生人来的温暖,因为老人不愿意起诉,记者只能再次来到大儿子家进行调解。

大孙子张川行提出自己和叔叔每家赡养一位老人,之后来到小儿子张易家,张易并没有露面,小儿媳李云芳正在扫地,记者说出这个方法时她直接走开了,显然她并不想赡养老人。无奈之下好心人选择了报警,张易这才来到了村委,然而他说的话更让人气愤,面对家中两层小楼,他居然说出没有房子给母亲居住这种话。

经过村委杨主任的协商,老人的住处暂时安置在大儿子家里,杨主任表示想让老人安稳过年,正月十五之后再做张易的工作,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他们可以用羸弱的身躯让子女都过上好日子,即使自己无路可走,也不愿意让子女的档案上有不光彩的一笔,如今子女们有车有房,可油尽灯枯的父母却没有了安身之所,儿子的冷漠自私和陌生人的无私帮助形成鲜明的对比。希望张易最后能醒悟过来,让两位老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儿子   老人   寒冬腊月   孙子   负债累累   病友   大儿子   小儿子   儿媳   地基   好心人   家门   子女   弟弟   父母   房子   记者   两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