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赞太平天国的人变少了,骂曾国藩的人也不多了呢?

很多人应该感觉得到,近些年来,对于太平天国的赞扬明显比十年前少了。而镇压太平天国的曾国藩却越来越多的得到理解,虽然历史教材的立场并没有发生改变,那么原因何在呢?

首先的一点应该归于网络发达。以前大部分人只能从历史课本上的寥寥数语去判断,而历史书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基本上非黑即白。现在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关于太平天国与曾国藩的各种资料史实,随处可见,非常全面。人们能够看到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各个方面,自然更能够真实客观的做出自己的判断。

为什么赞太平天国的人变少了,骂曾国藩的人也不多了呢?


从网络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历史书里根本没有的东西。比如太平天国内部的天王与东王的装神弄鬼,领导高层的腐朽奢侈,各王之间的勾心斗角,以及对士兵及家属的残忍管理,都是以前课本里见不到的。这些让我们在教科书留下的印象瞬间产生了变化。

为什么赞太平天国的人变少了,骂曾国藩的人也不多了呢?

太平天国初期轰轰烈烈、排山倒海的气势,甚至让马克思为之振奋。“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这个普遍危机一旦扩展到国外,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马克思把发生在中国大陆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作为国际政治运动的一部分,称之为“强大的革命”,这是不小的肯定和很高的评价。

但是10年之后,即1862年,他对太平天国的看法,彻底倒转。他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毫不客气地批评说:“(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为什么赞太平天国的人变少了,骂曾国藩的人也不多了呢?

我们就是这样,从网上零零星星的知识中对太平天国有了一个全新的印象,再也不是历史书写的那么笼统了。我们知道了太平天国失败跟他们自己不争气有太大的关系。

为什么赞太平天国的人变少了,骂曾国藩的人也不多了呢?


而曾国藩虽然镇压了太平天国,罪责难逃。但是很多关于他的一些故事,也体现了他某方面的闪光点。比如太平天国东王李秀成、翼王石达开曾经怂恿曾国藩起兵反清,太平天国全部可归于其下。当时的曾国藩是清政府最有实力和号召力的人物之一。最有名气的湘军是自己缔造,第二有名的淮军,是自己得意门生李鸿章掌管。太平天国又愿意归服,他完全可以扯起一面大旗,与晚清一争天下。但是他没有,不管他处于何种想法,他此举还是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他若起义,跟古代历届起义最大的不同就是国际背景不同,以前都是国家内部争权夺利,改朝换代而已,而曾国藩如果起兵,西方各列强个个虎视眈眈,不管曾国藩还是清军,在洋军面前都是菜鸟,到时候肯定会做出双方都勾结洋人自相残杀的愚蠢举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会不会亡国还真不好说。

为什么赞太平天国的人变少了,骂曾国藩的人也不多了呢?

其次曾国藩是近代儒家思想最典型的传承者,对儒家思想里面一些积极的道德思想十分看重。诸如“吾日三省吾身”以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样的核心观念,能够做到的人越来越少,但是曾国藩却是在努力践行。使儒家思想在他身上放出了新的光彩,所以他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传递有非常重大的功劳。

综合起来,太平天国的唯神论、腐败变质现象、非人性化管理等,也是今天的我们所憎恶的,自然对它的好评也会减少。而曾国以往一些少为人知的积极思想是我们今天还在弘扬的,那么对他的好评自然多了起来。当然,太平天国的积极历史意义是摆在那里的,并没有人觉得可以否认。而曾国藩是封建统治者的典型代表也早已盖棺论定。

为什么赞太平天国的人变少了,骂曾国藩的人也不多了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太平天国   罪责难逃   盖棺论定   马克思   万状   改朝换代   惊惶   统治者   课本   好评   印象   儒家思想   危机   自然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