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大摆“鸿门宴”,斩杀太平天国八员猛将,洋人大骂无耻

“鸿门宴”的源于楚汉之争,项羽依范增之计,宴请刘邦,欲在酒席上杀掉刘邦。但是由于项羽犹豫不决,事情失败。

李鸿章大摆“鸿门宴”,斩杀太平天国八员猛将,洋人大骂无耻

楚汉争霸——鸿门宴


真正的鸿门宴失败了,晚清李鸿章摆的一次山寨版鸿门宴,却大获成功,一次斩杀太平天国8员猛领。

天京兵变后,杨秀清被诛,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势力一下子萎缩。重担全落在年轻的忠王李秀成和英王陈玉成身上,好在二位不负其所望,表现突出。1862年3月,外国侵略者的洋枪队进攻上海,连克嘉定、青浦,进犯太仓,一口气夺了100多座军营。幸得李秀成从苏州率精兵前来迎敌,打败外国侵略者,一口气又夺回了130多座敌营。不得不说,太平天国真的涌现不少的优秀军事人才,完全可以走得更远,可惜洪秀全,没有好好利用,为此,史学家都十分惋惜。

李鸿章大摆“鸿门宴”,斩杀太平天国八员猛将,洋人大骂无耻

而就在李秀成率领下的太平军在上海连战连胜时,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悄悄率湘军南下,直奔天京。天京告急,洪秀全大惊失色,一天之内连下三道诏书,着李秀成回援天京。李秀成正在苏州,得令之后即安排事宜,准备启程。让他最不放心的是镇守苏州的八大将领,对他们应付凶猛的淮军与洋枪队深表忧虑,担心他们意志不坚,弃城投降。临走时他嘱咐一向忠心的慕王谭绍光说:“盯紧郜永宽8人,防止他们叛变。”

李鸿章大摆“鸿门宴”,斩杀太平天国八员猛将,洋人大骂无耻


1863年11月,李鸿章率淮军和洋人组成的“常胜军”,开始进攻苏州。太平天国军队在谭绍光率领下,英勇作战,顽强抵抗,清兵损失很大,久攻不下。洋枪队长戈登提出招降的建议。李鸿章答应。

数次的接触之后,发现纳王郜永宽、宁王周文嘉、范起发、比王伍贵文、康王汪安钧、天将张大洲、汪有为、汪怀武,等八名太平天国将领有意投降,李秀成不愧是英才,洞若观火。1863年11月28日,双方在城北洋澄湖签订投降条件,戈登作为担保人,许诺:保住性命的前提7给郜永宽二品武职,其手下各有封赏。

李鸿章大摆“鸿门宴”,斩杀太平天国八员猛将,洋人大骂无耻


面对八人的投敌行为,忠王谭绍光却无力阻挡。因为各王之间权利是独立的,他没有权利干预他们,他所做的只能是苦苦劝导叫旁敲侧击。但是八大将领,没有回心转意,反而把谭绍光杀了,拿做投名状。

虽说戈登做了担保,但是李鸿章担心太平天国将领诈降,毕竟之前抵抗那么顽强,看不出有思想动摇的样子。一旦是诈降,李鸿章后悔都来不及,于是摆下了鸿门宴。

就在郜永宽等人将苏州城交给清兵后,李鸿章派人接他们去军营领赏换官服。8人因为先有第三方洋人的担保,又有谭绍光人头做投名状,心中没怎么怀疑,到了军营看到了桌子上给他们备好的官服后,都非常高兴,准备坐下吃饭,此时刀斧手一齐杀出,八大将领瞬间人头落地。可怜的八个人,本可以英明长留,却因一念之差,成了刀下冤鬼。

李鸿章大摆“鸿门宴”,斩杀太平天国八员猛将,洋人大骂无耻

李鸿章剧照


“李公因留与宴,即帐中南向设席。八降酋各占一座,从官咸侍左右。甫就席,有军官自外入,投牒李公,李公就牒出。酒行,旋有武弁八人,各手一冠,皆红顶花翎,膝席前,请大人升冠。降酋不知其计也,意扬扬得之。转瞬间,八降酋之头血淋漓,皆在武弁之手。”(王德森《岁寒文稿》)

戈登听闻此事,雷霆大怒,大骂这是世界上最无耻的背信弃义,拒收李鸿章的万两白银,直接拿枪四处寻找李鸿章对干。李鸿章自知理亏,到处躲藏。他万万没想到,中国古代常用的鸿门宴,在西方人眼里变得那么讨厌,但是还是打心底佩服这个洋鬼子。

李鸿章大摆“鸿门宴”,斩杀太平天国八员猛将,洋人大骂无耻

洋枪队长戈登


这件“杀降”事件,影响极大,当时上海的外国领事馆官员认为这是对人性的彻底背叛,还签署了一项决议,严厉谴责李鸿章杀降的行为,并警告说将不会再帮助清政府,威胁要撤回帮清军打仗的洋人武装。让晚清政府第一次认识了现代战争中,不杀降兵的规矩。

李鸿章大摆“鸿门宴”,斩杀太平天国八员猛将,洋人大骂无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太平天国   鸿门宴   太平军   洋人   项羽   洋枪队   洋枪   官服   清兵   晚清   侵略者   猛将   刘邦   苏州   将领   军营   无耻   李鸿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