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蓝盈莹的努力,为什么反被当“槽点”质疑?

蓝盈莹的努力也变成过错了?

《浪姐》第四期播出的内容,将蓝盈莹推向了风口浪尖

蓝盈莹选人时错过白冰,组队后试图让吴昕学乐器,在“伊”物降“依”物之外,蓝盈莹似乎是本期最大的焦点,引发吃瓜群众真情实感吵架。

《浪姐》:蓝盈莹的努力,为什么反被当“槽点”质疑?

舒心酱在整集评论中已经表明了观点:这是价值排序的差异

接下来我们聊一聊不同的选择体系同时混杂在一档综艺产生的堆叠效果。

一,捆绑情感牌。

蓝盈莹第一轮选择黄龄,第二轮将选人权利让渡给黄龄,赞同黄龄选吴昕的决定。

备采中,白冰表示她误会“这是一档情感节目”。

《浪姐》:蓝盈莹的努力,为什么反被当“槽点”质疑?

节目中白冰的讲述内容,核心恰好吻合“控诉陈世美”套路,三步走。

第一步内核:我为她牺牲了好多。为了进蓝盈莹组,第一轮没有站、错失无数机会。(事实上站了也未必会被选中,参见站了好多轮的张萌)

第二步内核:我和她曾经浓情蜜意。(我以为我们那样好,以为综艺里共事几天、她就应该会我放弃自己的准则。)

第三步内核:万万没想到是我太天真。

《浪姐》:蓝盈莹的努力,为什么反被当“槽点”质疑?

你看,没有一句直接指责,但实际呈现效果,就差把“她辜负我”几个字打在公屏上了。

让我们脱离白冰的单方面表述,来看看选人的游戏规则。

选人标准叫“请选出和你关系最好的小姐姐”吗?

没有吧。既然不是,那么考虑唱跳实力、观众缘等综合因素,而并非考虑此前在节目中相处的时间长度,是非常合理的做法。

《浪姐》:蓝盈莹的努力,为什么反被当“槽点”质疑?

王霏霏的选择对象里,包括好几位《大碗宽面》组的队员,她同样一个没选,而选了另一组的万茜。

孟佳选择时,张含韵撒娇卖萌说“她居然纠结那么久(没直接选我)伤心了”。

如果设身处地将自己放在被选择的位置上,从前和自己关系相对进一步的人没选自己,或多或少会引发一些小情绪,这很好理解、也很容易共情。

面对同样的情绪,张含韵当众笑着闹着说,说完了就算了、王霏霏没选她她也没连环十把大刀砍上去,完美翻篇很体面;白冰一句“误会这是一档情感节目”,事情就麻烦了。

《浪姐》:蓝盈莹的努力,为什么反被当“槽点”质疑?

当然,综艺节目需要的未必是嘉宾们感情好的体面,节目更中意的局面,或许就是能带入不同角度的争论热点。

此处的重点,其实是有无情感绑架、道德绑架的嫌疑。

站在蓝盈莹的角度,她选人之前根本没有注意到白冰为她而第一轮轮空,白冰也没有事先和她约定好选择意向,在这样的情况下蓝盈莹选谁都很合理。

选谁不选谁太得罪人,蓝盈莹没选白冰,不意味着她是一个情感道德上有问题的人,白冰也没有直接指责这一点,但言下之意过于有倾向性。

《浪姐》:蓝盈莹的努力,为什么反被当“槽点”质疑?

后采的内容,瞬间将故事推向了情感层面,这一套被辜负的话术潜台词是什么?是我有情有义、你不仁不义。

从竞技角度而言,选更强更专业的队友无可厚非。

但综艺节目的观众滤镜,同时还存在着一层“道德滤镜”和一层“代入投射滤镜”。什么意思?蓝盈莹一旦被塑造成“为赢不顾队友情分”的形象,路人缘就会疯狂下滑。

《浪姐》:蓝盈莹的努力,为什么反被当“槽点”质疑?

更何况,很多时候受众喜欢“在她身上能看见普通的平凡的我”这一类包装的艺人,更有受众会代入“被辜负的我”这样的处境

问题在于,没选白冰就是无情无义吗?

当然不是啊,这根本是一场和感情牌无关的选择,白冰将感情话术拽下场、表达中渗透出几丝“我被辜负(所以她不善意)”的意思。

反观蓝盈莹的表现,她很有愧疚之情,都快哭了。

《浪姐》:蓝盈莹的努力,为什么反被当“槽点”质疑?

预测一下之后的发展可能:大家为蓝盈莹对不对、白冰有没有情感道德绑架吵得不可开交,节目组坐收超高热度红利,两位当事人晒一波相亲相爱的营业发言“我们好着呢”。

啊多么熟悉的“搞事情再往回找补”套路。

《浪姐》:蓝盈莹的努力,为什么反被当“槽点”质疑?

二,“努力”价值在团队中的临界感。

蓝盈莹个人的鸡血人生,没有任何问题。

她上进,努力,积极,能吃苦,这些都是辅助成功的良好品质

引发讨论的点,在于当拼命三娘鸡血妹出现在团队中时,她是否应该过度打鸡血裹挟团队去努力?

《浪姐》:蓝盈莹的努力,为什么反被当“槽点”质疑?

前两期中蓝盈莹所在的组,画风相对和谐,抠脚励志姐让人印象深刻。

(当然她让郑希怡绑沙包已然引发争议)

这一期遇到了吴昕,画风一度相当尴尬

蓝盈莹和黄龄一拍即合,迅速商量出要搞乐队,二人在“想办法弄出加分项”这一点上步调完全一致。

这对后进生吴昕而言,很难。

《浪姐》:蓝盈莹的努力,为什么反被当“槽点”质疑?

蓝盈莹的内心信条是这样的:挑战一切不可能的难关,塑造更好的自己

吴昕内心大概在os:这么多年我也没这样为难过自己啊。

舒心酱之前就说了,这两个人的价值排序有非常大的差异

挑战对于蓝盈莹来说是有兴奋意味的,对吴昕来说应该有恐怖色彩

吃苦对蓝盈莹来说有价值感成就感、有快乐,对吴昕来说应该就是单纯的苦不堪言。

《浪姐》:蓝盈莹的努力,为什么反被当“槽点”质疑?

当然,节目里,双方都主动为对方着想、主动做出妥协

蓝盈莹很快放弃让吴昕学乐器的念头,吴昕也很怕拖团队后腿

坦白说这个节目里的吴昕,比其他综艺中个人秀部分的吴昕表现好一些。某档生活观察类节目中她崩溃大哭,事后又在另一档综艺中指责网友们凭什么指指点点她的生活。逻辑很迷:不是你主动把生活内容做成综艺产品公开放送出来的吗?从什么时候起,说冰箱不制冷还需要得到生产厂家的授权了?

对比之下,《浪姐》中吴昕的表现消停很多、讨喜很多,纵使这一集里她是拖后腿剧本,但主动为团队着想也是加分项。

《浪姐》:蓝盈莹的努力,为什么反被当“槽点”质疑?

不涉及团队问题,单看蓝盈莹和吴昕,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排序,观众站哪一种完全是投射的喜好问题,没有对错分野

就个人观感而言,如果选人一起逛街吃饭玩耍,当然是选吴昕这样的随意姿态(虽然深深怀疑死宅不会出门),否则吃个甜点也要配鸡血有点吃不消。

但如果选事业合作伙伴,那一定倾向于蓝盈莹类型,搞事业不励志、难倒上班摸鱼等着摸出锦鲤啊?

《浪姐》:蓝盈莹的努力,为什么反被当“槽点”质疑?

坦白说,能走到行业金字塔尖的人,大部分都是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

但吊诡之处在于,观众缘是一门玄学,大家喜欢的未必是业务能力最强、最努力最拼命的,营销包装出的废物们(不是说吴昕)贴着种种讨喜的人设、市场非常可观

《浪姐》:蓝盈莹的努力,为什么反被当“槽点”质疑?

舒心结语

《浪姐》这一期节目依旧很聪明地摆出了可供讨论、容易引发共情的AB方:蓝盈莹vs白冰,蓝盈莹vs吴昕。

但一档节目能呈现出的内容永远只是少数的局部而已,真情实感将节目中她们的表现视为她们全部的百分百的人格外化,未必百分百公允。节目里随着“剧本”变化,姐姐们红红黑黑洗白白起起伏伏都已经变化了好几轮。

从某种程度上说,综艺和影视剧一样,都是艺人在特定情境下的“作品”,这个作品没有逐字逐句的剧本,但同样是“再加工”的“艺术的真实”,姐姐们表露出性格中的某个或者某几个侧面,节目组予以高光放大。

被众人真情实感讨厌的,摇身一变或许又会成为最大的赢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滤镜   舒心   努力   真情实感   内核   剧本   观众   主动   道德   团队   综艺   节目   价值   情感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