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中的背景解读

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中的背景解读

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1977年在中国放映,这也是文革之后,罗马尼亚电影中首部历史影片在中国公映。


这部电影让中国观众看到了罗马尼亚电影里对宏大场面的营造,让人叹服不已。


影片里的战斗场面,主要集中在下半部,但对前部的大段的文戏,却很容易让对欧洲历史缺乏了解的中国观众感到相当的费解,影片里的那些你来我往的对话场面,究竟表现了什么?


在罗马尼亚历史片中,反侵略是电影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而这个侵略者,主要就是奥斯曼土耳其。


从历史来看,1354年土耳其开始插足欧洲,进入到欧洲的地盘,之后,不断蚕食着欧洲的边缘地带,不紧不慢地向欧洲中心地带稳步推进。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克了君士坦丁堡,这是西方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西方的近代史,也是从这一个时间节点开启。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近代史开启的时间点在1840年这个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


土耳其人攻下了君士坦丁堡,封住了西方人进入亚洲的通道。


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中的背景解读


虽然现在很多中国人对土耳其没有好感,但是从历史上来看,土耳其人阻挡住了西方人对亚洲的侵入,其功不可没。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土耳其人在欧亚大陆桥横生一脚,像象棋中的铁门栅一样,封住了欧洲人一直虎视眈眈觊觎亚洲财富与地盘的野心,估计亚洲早已经被欧洲的坚船利炮打得七零八落。


土耳其封住了欧洲人东进的路线,但欧洲人的觊觎之心不灭,此路不通,另走海道,从此揭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英国的坚船利炮绕过了土耳其占领的欧亚大陆桥,从海洋上来到了中国的大陆架,耀武扬威,直接把中国这一头睡狮给打醒了,从此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历史。


《斯特凡大公》就是表现了土耳其将其战火的锋芒,从亚洲推进到欧洲的内陆,一直将战线延伸到欧洲最大的一个势力所在——神圣罗马帝国的眼皮底下。


罗马尼亚各公国成了率先应对土耳其挑战的一个“大门与窗口”。


但有意思的是,“斯特凡大公”在历史上,最先是与土耳其沆瀣一气的,一直参与土耳其的西进大军,甚至帮助了土耳其去进攻瓦拉几亚与匈牙利。这一点,电影作了视而不见的忽略,而强调了电影主人公的正能量的一面。


《斯特凡大公》这部电影表现了罗马尼亚公国之一的摩尔多瓦与土耳其之间的1475年瓦斯卢伊战役。


电影里涉及的几个国家让人眼花缭乱,太过复杂,下面笔者围绕《斯特凡大公》这部电影梳理一下相关的各种势力的关系。


一、 先看看罗马尼亚三个公国情况


另一部罗马尼亚历史影片《勇敢的米哈依》的时代背景在1600年左右,而《斯特凡大公》表现的时间在1475年左右。


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中的背景解读


两个电影的时间相差在一百二十年左右。


在《勇敢的米哈依》里,我们看到罗马尼亚的三个公国,已经基本成型,这三个公国是:特兰西瓦尼亚、摩尔多瓦、瓦拉几亚。


《勇敢的米哈依》中米哈依是瓦拉几亚大公,瓦拉几亚又被称着罗马尼亚、蒙特尼亚,这些名词混一起,很容易让人一头雾水。


米哈依通过征伐诱降,相继灭掉了特兰西瓦尼亚、摩尔多瓦,短暂地统一了三个公国,但他死后,三个公国又恢复原状。米哈依的统一,实在不能与中国的秦始皇相比,秦大帝采取了一系列同化措施,而米哈依根本没有能力与时间做到此。实际上,罗马尼亚历史上的分分合合,你吃掉我,我灭掉你,一直处于动荡不宁之中,米哈依短暂的统一不过维持了6个月,如此弹指一瞬的时间就被认为是大英雄,叫我们中国人来说,实在有一些难以理解。


在《斯特凡大公》故事发生的时代,罗马尼亚三个公国,只有两个公国存在,这就是“斯特凡大公”所在的摩尔多瓦,以及瓦拉几亚。


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中的背景解读


另一个公国特兰西瓦尼亚在哪里?其实这时的特兰西瓦尼亚属于匈牙利,是匈牙利的一部分。


在罗马尼亚人所著的《罗马尼亚通史简编》中写道:罗马尼亚区域“自治地区的残存成为特兰西瓦尼亚总督辖区本身在匈牙利王国实行自治的原因。”


就是说,匈牙利国王一直控制着特兰西瓦尼亚,保留着“从大贵族中任命总督的大权”。


据英国学者所著的《罗马尼亚史》中所述,在13、14世纪,特兰西瓦尼亚主要是实行一种“公爵领地”制度,“匈牙利人在其上设置乡镇,匈牙利国王通过当地的公爵以及王室的高级官员在该地区行使统治。”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特兰西瓦尼亚是在匈牙利王国名下的一个自治地区,由匈牙利任免的公爵统治。有一段时期,特兰西瓦尼亚的总督,还兼领匈牙利国王。


匈牙利的地位肯定要比特兰西瓦尼亚要高,但这个王国命运不济,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在1541年就消失了,它的土地,被奥斯曼土耳其与神圣罗马帝国分割,特兰西瓦尼亚被析出,成为一个自治公国,臣服土耳其。


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中的背景解读


这样看来,匈牙利灭亡了,但却给特兰西瓦尼亚带来了出头露面的机会,成为一个可以与摩尔多瓦、瓦拉几亚相比肩平身的公国。


这样,到了1600年左右的米哈依时代,这个特兰西瓦尼亚就成了电影《勇敢的米哈依》中米哈依的最主要对手。


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归属至今仍然是罗马尼亚与匈牙利之间国家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它曾经是匈牙利的一部分,匈牙利在后来复国后,对这一块曾经属于它的土地肯定念念不忘,而二战期间,特兰西瓦尼亚也曾经属于匈牙利。


这样,在《斯特凡大公》故事发生的年代,东南欧存在六个国家:奥斯曼帝国、匈牙利王国、威尼斯、拉古萨、摩尔多瓦,以及瓦拉几亚。拉古萨相当于现在的克罗地亚(据《罗马尼亚史》记载)。


这六个国家中,罗马尼亚三个公国占据了二分之一,可见,土耳其要进军欧洲,必然要碰到罗马尼亚的诸公国。


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中的背景解读


这就产生了罗马尼亚公国与土耳其人之间的冲突与战斗。


二、《斯特凡大公》中的人物关系情况


在《斯特凡大公》中,出现了斯特凡大公的皇后,名叫玛丽亚。


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中的背景解读


她出生于克里米亚汗国,是斯特凡大公的第二位皇后。


斯特凡大公的第一位妻子是基辅大公的妹妹埃弗多恰,1463年结婚。斯特凡大公生于1437年,结婚时斯特凡大公26岁。这位皇后去世于1467年,留下一子一女。


第二位皇后是1472年与斯特凡大公结婚的,相当的年轻,此时斯特凡大公已经35岁。在电影里有表现斯特凡大公与这位皇后一起去看孩子的场面。


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中的背景解读

在电影里表现的这场战斗2年后即1477年,这位皇后去世,她与斯特凡大公共同生活了五年。


在电影里,这位皇后对拉杜夫人及她的女儿被扣留在摩尔多瓦怀有戒心,并告戒斯特凡大公不要与她们母女见面。


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中的背景解读


当斯特凡大公问是什么原因的时候,皇后提到了外面的风言风语。


这暗示着皇后对这两个母女与斯特凡大公之间的暧昧关系已有所察觉。


实际上,拉杜夫人的女儿沃伊基策日后的确成了斯特凡大公的第三任皇后,结婚时间是在电影里的瓦斯卢伊战争之后的1478年,此时玛丽亚皇后已经去世,斯特凡大公续娶杜拉夫人的女儿的障碍已经不存在。


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中的背景解读


在影片里,我们可以看到拉杜夫人忧心忡忡,而她的女儿,则天真烂漫,对斯特凡大公满眼都是崇拜之情,还向斯特凡大公提出请求,也想跟着斯特凡大公到前线去,被斯特凡大公拒绝,电影由此暗示,这个妙龄少女打心眼里已经释放出满满的爱意,这为她日后嫁给斯特凡大公作了铺垫。


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中的背景解读


她与斯特凡大公生有一子,日后继承了斯特凡大公的王位。


拉杜夫人本是罗马尼亚三个公国中的瓦拉几亚的拉杜大公的王后,按电影里的说法,这拉杜与土耳其勾勾搭搭。斯特凡大公说他是“苏丹的奴才,他卑鄙无耻,迫使我出兵兄弟的瓦拉几亚,在布加勒斯特另立君主,让他和我并肩作战,反对奥斯曼的侵略”。


斯特凡大公把拉杜抓了起来,把拉杜的夫人当作人质,在影片里,拉杜夫人对丈夫拉杜也缺乏好感,后来拉杜死去,斯特凡大公还下命令告诉拉杜夫人。


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中的背景解读


可以看出,当时罗马尼亚那个范围内的几个公国,相互之间完全是靠武力说话,谁武力强大,就可以克制住对方,看不惯对方的君主,直接开出大军,把对方对废了,而另立自己满意的君主。


斯特凡大公废掉拉杜的理由,是因为拉杜与苏丹狼狈为奸,但是斯特凡大公在最初当政的时候,也与奥斯曼土耳其关系密切,帮助土耳其去攻打其它的邻国。


所以,《斯特凡大公》对斯特凡大公作了拔高性处理,把他塑造成一个单纯的应对侵略者的民族英雄,但实际上,可以看出,斯特凡大公对于别国来说,他也在干预他国的内政,一言不合,就大兵出动,废了人家的君主。


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中的背景解读


而这种谁有武力就有说话权的方式,几乎就是欧洲那些小国的不谋而合的生存模板。


三、《斯特凡大公》里的波兰段落情况


在斯特凡大公的时代,罗马尼亚公国周边有三强,分别是:匈牙利王国、奥特曼帝国、波兰王国。


匈牙利王国支持罗马尼亚三个公国中的特兰西瓦尼亚,很多时候,匈牙利的国王,直接兼了特兰西瓦尼亚的君主,所以,在《罗马尼亚史》里,可以看到,那时候的南欧的六个国家中就看不到有特兰西瓦尼亚的存在,因为特兰西瓦尼亚就在匈牙利的势力范围内。


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中的背景解读


斯特凡大公的祖父亚历山德鲁于1400——1431年在位,他去逝之后,几个儿子争夺王位,城头变换霸王旗,朝为君,暮为臣,混乱不堪。斯特凡大公的父亲是私生子,在匈牙利国王扬库的支持下,赶走了同父异母兄弟彼得·阿隆,登上了摩尔多瓦的君主之位。彼得·阿隆不甘心失败,在波兰的支持下,害死了斯特凡大公的父亲,重新夺回王位。


斯特凡大公不得不随着曾经是瓦拉几亚公主的母亲,逃到了瓦拉几亚,寄人篱下。


瓦拉几亚也不安稳,这里也被各种外来势力犬牙交错地穿透着与作用着,使王国动荡不宁。著名的吸血鬼原型弗拉德·德古拉1456年登上王位,看样子,他对逃难在他的国家的斯特凡大公颇有好感,他当政的第二年,也就是1457年帮助斯特凡大公,用六千军队,杀到斯特凡大公的母国,赶走了在台上的彼得·阿隆,斯特凡大公由此成功上位。


大致是1461年,瓦拉几亚的大公弗拉德·德古拉反叛土耳其,反叛的标志,就是拒绝进贡。日后,勇敢的米哈依反叛土耳其的时候,还是用的是这一套路。


土耳其自然不容反叛者,派出大军,把弗拉德·德古拉赶下台,而把弗拉德·德古拉的亲兄弟拉杜扶上了王位。这样,当了6年国王的德古拉于1462年被赶下了台,逃到了匈牙利,被匈牙利关在布达的牢房里达14年。这就是日后闻名遐迩的吸血鬼的原型,其实他的命运还是挺惨的。蹲在牢里他在想什么?他肯定想到,当年是他把斯特凡大公送上了摩尔多瓦的王座,可是这位老兄在哪里呢?


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中的背景解读


斯特凡大公果然没有忘掉对于他来说有着救命之恩的弗拉德·德古拉,在电影里表现的战争之后的1476年,斯特凡大公协同匈牙利把德古拉扶植上了瓦拉几亚的君主。


传闻中说德古拉比较残酷,主要是他对土耳其的俘虏采取了用尖桩刺死的酷刑,令人毛骨悚然,很容易就把他附会成噬血成性的恶魔。他用的那种酷刑,其实在罗马尼亚电影《达基亚人》也表现过,影片里的国王信奉一种巫术,让自己的儿子从高处摔下带有尖刺的木板上,人体被穿刺而过,看上去惨不忍睹。所以,当时的罗马尼亚领导人认为《达基亚人》表现本国人太过残酷,对这部影片很是厌恶。但由此可见,这种日后被德古拉发扬光大的尖桩穿刺的酷刑,在罗马尼亚的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承。


德古拉被称为“穿刺者”这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绰号的原因,也是缘于他在处死对手时的毫不留情,手段残忍。


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中的背景解读


不过,罗马尼亚人却因为他曾经抵抗过土耳其人,而认为他为国家统一作过贡献,称他延缓了土耳其对罗马尼亚诸公国的统治至少七十五年以上,把他看成是民族英雄,与吸血鬼的污名完全唱了对台戏。


德古拉的这个弟弟拉杜,成为瓦拉几亚的新大公。他在《斯特凡大公》里,被指斥为投靠土耳其,凭着这个理由,斯特凡大公于1473年,也采取干预手段,大军开进了瓦拉几亚,把拉杜给废了,拥立拉约特·巴萨拉布为君主。


这个拉约特·巴萨拉布由斯特凡大公扶持上来的,本应该对斯特凡大公感恩戴德才是,但后来,他再次背叛斯特凡大公,于是斯特凡大公再次用武力说话,这一次,他把当年扶持他登上摩尔多瓦的德古拉恢复了王位。也算是投桃报李,报答了当年他成功上位的重要支持者。


不过,德古拉仅仅登位一个月,拉约特·巴萨拉布在土耳其支持下卷土重来,杀掉德古拉。斯特凡大公岂甘自己的意旨被人否决,于是再次兴兵,废掉了拉约特·巴萨拉布。就这样,罗马尼亚的三个公国之间不断重演着拉帮结派、武力互动、干涉内政的权力的游戏,这种游戏,有内部的小循环,更有外界的大交锋,大娃套小娃,牵一发动全身,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如果不是对这些历史感兴趣,根本搞不清你来我往的政权更叠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中的背景解读


而斯特凡大公取而代之的摩尔多瓦前大公彼得·阿隆逃到了波兰,伺机复辟。在电影《斯特凡大公》中,彼得·阿隆已经被除掉,但他的余党还在,电影里表现了彼得·阿隆当政时的国玺大臣米胡与他的侄子,在波兰暗中密谋,伺机杀回国内。


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中的背景解读


后来斯特凡大公派出自己亲信、吉德里家族中的席苗恩,来到了波兰,把米胡从波兰抓了回来,彻底地扫除了前大公的势力,这样,斯特凡大公终于把国内的反对力量给扫清了,可以专一地应对与土耳其的战斗了。


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中的背景解读

吉德里家族的五个儿子


《斯特凡大公》前半部分,主要是表现斯特凡大公扫清各种势力的宫闱斗争,在完成了廓清妖雾的斗争之后,电影表现了一场气势磅礴的战斗场面。这也是《斯特凡大公》当时给予中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相对于相当单纯的战斗场面,电影里作了铺垫的宫庭斗争,才是《斯特凡大公》电影耐人寻味的景深所在。通过这些复杂的交锋,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欧洲的现实图景,而今天我们仍然会在巴尔干地区看到这种相互牵扯着的热战与冷战锋芒在暗中角力,可以说,欧洲最有趣味的历史恰恰在这些让人看得天昏地暗的地段,从这个意义上讲,《斯特凡大公》提供给我们一个鸟瞰欧洲历史的独一无二的窗口,远比站在英国、法国、德国、俄国角度看历史那么大而化之来得更有复杂的纵深与内质。

罗马尼亚电影《斯特凡大公》中的背景解读

本文由“文学私秘”原创,揭密文化隐衷,袒现创作要津,把握人性意旨,透视灵魂真相,敬请指正。如要转载须征得本人同意,并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

《斯特凡大公》在中国公映时剪掉的一段接吻镜头,牵连的背后隐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罗马尼亚   摩尔多瓦   兰西   奥斯曼   匈牙利   彼得   波兰   土耳其   王国   公国   电影   欧洲   君主   中国   皇后   背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